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忠王远征史 > 分节阅读 130

分节阅读 13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到治国方略,从整肃到海口关防政策,当真是越聊越投机,越说越高兴眼见得雄鸡唱晓东方渐白,陶澍的兴致居然未减分毫。

“季高奇人也”陶澍忽然萌发了一个念头,拈须笑问道:“季高可生有子嗣”

只因此一问,左宗棠得以同堂堂两江总督陶澍结成了儿女亲家

第十九章皇家9

奥运期间大量解禁文字

原来陶澍娶的那房如夫人肚子格外争气,先前生养的宝贝儿子不明不白给抱进了皇宫,做母亲的哪有不伤心难过的陶澍除了百般劝解之外,只能打点起精神在方面多与抚慰,一来二去不过几年,竟又怀胎分娩,并且还是个白白胖胖的儿子

陶澍对这个自己五十岁才到来的公子自然异常喜爱,替他起名陶珖,表字少云,此时已经长作一名即将开蒙的学童了。陶澍既惊异于左宗棠的见地才学,便下决心要加以笼络。刚好左宗棠有位女儿左孝瑜年龄相当,陶澍就要求同左宗棠定下两个孩子的婚约,拉左宗棠彼此做个儿女亲家。

总督大人肯俯就草民结亲,一般人闻之早已欢欣欲狂,却不料左宗棠百般推辞道:“陶大人乃当朝柱石,我楚人学子之泰山北斗,季高乃一介穷教习,虽深深感佩大人的提携之意,仍不敢以陋女高攀大人家门第”

“左先生差矣”陶澍不以为然说,“老夫是真心盼望能与左老弟结成忘年交,也希望咱们彼此相处不必那样客气我就叫你季高或左贤弟,你就称我老陶可好季高哇,老夫在官场打滚几十年,什么人品格高洁志向远大我能瞧不出来”

左宗棠待要分辩,陶澍拿手势阻止他接着说:“你听老夫把话讲完再开口不迟就算我看走了眼,难道你自己也看走眼了是谁朋比聚会自誉为今亮敢拿自家跟诸葛孔明相提并论,也该拥有些过人的道行吧”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左宗棠登时惊讶震骇得无以复加这位当朝一品大员如何对自己的疯癫狂语了解得如此清楚会不会自己不留神哪句讥讽朝纲的言论传与上听,因此特派此人前来拿问来了

陶澍因见左宗棠瞠目结舌的惧相,豪迈地哈哈大笑,不再对左宗棠卖关子,直接告知他事情的原委:“老夫混迹于官场学堂,什么样精彩的对联不曾见过你还真以为老夫喜好辞藻到了歇斯底里的程度实话告诉你吧,有三个人曾至书或亲自来我面前保举你头一个是我的大女婿,跟你并称为湘乡名士的胡林翼,赞你胸中卧虎藏龙;第二位翁同和是我的同庚,他夸奖你的卷子其志高远;第三位是我生平最服气的知交林则徐,他预言你日后必为朝廷的擎天倚柱所以嘛,我可能老糊涂看花了眼,但这么多的能人不可能全部看花了眼

陶澍说的这三人还真都跟左宗棠有不浅的交往,三人对他左三的评价看法未必有假。左宗棠想解释几句,被开心的陶大人捂住嘴巴道:“休得狡辩左宗棠,你蛰伏偏乡僻壤尚能博得如此口评,若给你建功立业的机会,他日伟绩勋业定在老夫之上所以说嘛,并非是老夫想提携你,而是求你左贤弟将来提携提携我那不成器的儿子也就是你们左家未来的姑爷陶珖”

左宗棠暗自佩服陶澍用心良苦:自知年事已高,便提前为儿子谋定后路。

谁料陶澍下面一句话,让左宗棠明白自己完全猜错了

第二十章孤注一掷1

陶澍说:“罢罢罢老夫都到了快入土的年纪了,还有什么话不能明讲呢季高,家国乃社稷根本,万民乃家国本源。人家都说当今圣上对老夫格外恩宠,他们谁想到真正让我们君臣默契的,其实只有一点:凡事多想想国家与百姓你左季高实属当世稀缺的栋梁之材,你可以不来提携犬子,但我为臣一生,为国家与百姓忙碌奔走,不能不以残烛之躯恳请你提携我大清的万众子民”

陶澍说罢令人动容地冲左宗棠深深长揖。

左宗棠被这位老臣说得热血沸腾,觉得粉身碎骨也难报他此番知遇之恩。当下左宗棠不再谦让婉拒,爽快地答应陶澍提出的儿女婚事,并随他同反两江总督府,后由陶澍上疏保举他出任总督府高级幕僚,衔四品俸禄。

在两江总督府期间,左宗棠虽未能独掌一方权利,然而却参与总督军政议事,从而在政治程序和中外国是方面经受了历练,为他日后腾达奠定了资历与人脉基础。陶府藏书盈屋,闲暇时左宗棠便博览群书。王船山的书叫他叹服其博学睿智,重点句式反复用朱笔圈注,奉为后来实践的至理名言:“中国之睿智蕴于虚,外国之聪明寄于实,弃虚崇实,以使中国日新而月有异焉”

与此同时,左宗棠开始醉心于对地图的研究。他搜出中华历代疆域地图,一个朝代一个朝代做精心对比,凡国土盈缺变幻,尽要弄清来龙去脉。上从禹贡国图,历秦汉三国,跨唐宋元明,直至最新测绘的大清版图,每有变化即以图标示之,细加诠释。山川关隘,城池驿道,左宗棠将其分门别类绘作几十册,并记录心得笔记数十本。在科举至上的晚清,甚至放眼整个十九世纪的世界,左宗棠都堪称是潜心研究地图学的第一人选

陶澍是左宗棠仕途上的头一位大恩公,于清道光二十九年,也就是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前一年辞世。宦场人情薄凉,随着亲家翁的去世,两江总督府已无左宗棠的容身之地,他只好返回湖南,到陶澍老家安化去做陶家独子、亦即他未来女婿的陶珖的授业先生。

而赏识左宗棠的第二位大恩公林则徐,正是于当年完成了虎门销烟的壮举。

第一次九龙之战,林则徐率部抗英大振雄风,长中华泱泱大国士气,左宗棠为之击节叫好,特作勤师篇寄予林公,为他的爱国举动摇旗鼓舞。英国舰队迫近天津时,左宗棠虽已身处湖南偏域村寨,却仿佛生着千里眼对战局了然于胸。他运用自家所掌握的兵书知识,结合历代兵战成法心得,寄书至他的老师贵州巡抚贺长龄处,备述天津用兵概略,认为筹划得法,中英可以一战令人懊丧的是朝廷畏敌惧战气氛浓重,,终至签署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草民左宗棠的呼声,当朝权贵不闻于耳。

但是有一点左宗棠没想到老师贺长龄竟把他的长信转呈给了流放西北途中的林则徐,进而为左宗棠的第二次奇遇埋下了伏笔

第二十章孤注一掷2

继续解禁,欢迎阅读

左夫人周怡端实在担心丈夫的健康,一连十几天几乎粒米未进,形容枯槁地痴坐村口,就算是铁人也有生锈的时候啊

万不得已周怡端伙同儿子左孝威及家仆,密谋了一个计划:由家仆去村外寻一只短尾巴狼狗,把狗身弄作灰,佯装是溜进村的野狼将左宗棠吓回家

岂知最后被吓跑的竟是那条狼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