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秦帝国风云录 > 分节阅读 434

分节阅读 43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琴唐不得不大声咳嗽了两下,提醒唐仰收敛一点,不要太过猖狂。不管怎么说唐仰都是琴氏子弟,过去也是巴蜀系,也是在隗氏这棵大树下生存,不要因为今日的成就就忘了本。

唐仰发泄了一通,心情爽快了,也就闭上了嘴巴。这段时间他常常受到同僚的嘲讽,心里早就憋了一肚子火,今天见到隗清,这腔怒火根本忍不住。

“咸阳已经估计到武烈侯要变革二十等军功爵,但咸阳不可能让步太多。”琴唐试探道,“封君之上再建王,显然是不可能的事。”

“当然不可能了。”唐仰说道,“但咸阳为了阻止变革,肯定要混淆视听,比如在爵秩等级上做文章,以凸显武烈侯有割据称霸之心。武烈侯为了防患于未然,干脆提出封君之上再建王,就是警告咸阳,不要挑战他的底线。”

“武烈侯的底线是什么”隗清乘机问道。

唐仰笑了起来,“咸阳当真不知武烈侯在爵秩等级的变革中,其原则就是重建世袭。”

隗清和琴唐再度沉默。两人离京前,隗状曾与他们做过一番交谈,隗状当时说得很清楚,中枢已经估计到武烈侯要胁迫咸阳重建世袭,而重建世袭的结果就是武烈侯将赢得寒门军功贵族的支持,武烈侯将因此进一步控制军队和地方,武烈侯的实力也将膨胀到一个可怕的高度,这是咸阳绝对不愿看到的事,所以咸阳试图阻止,至于如何阻止则取决于武烈侯的底线。

“重建世袭的阻力应该是最小的。”唐仰继续说道,“重建世袭符合各方各阶层利益,不过利益有大小而已。”

这句话就没有说服力了。唐仰支持重建世袭,是因为他是寒门军功贵族,是最大的受益者,他当然支持,而对于君王,对于宗室、外戚、对于豪门贵族来说,他们本来就控制着王国的权力和财富,制度是他们制定的,权力和财富的再分配比例也是他们制定的,即便是二十等军功爵制度,某种程度上也是换汤不换药,新瓶装旧酒。仔细研究一下,不难发现这一点给予寒门贵族的利益不过是商鞅从他们手指缝里抠出来的。

这个时代的中央集权制还没有到达后世的高度,各种集权中央的制度也尚在起步阶段,所以世袭制实际上是一直存在,而且在统治阶层的治国理念中根深蒂固。秦王政和他的追随者们如果要实现高度的中央集权,就必须彻底摧毁世袭制。只要世袭存在,就必然阻碍中央集权。

武烈侯偏偏抓住了咸阳的要害,利用合适的时机,毫不犹豫地拔剑相击。

第一卷 崛起 第384章 不归路

第384章 不归路

隗清和琴唐日夜兼程返回咸阳。

右丞相隗状得知两人已经回到兰苑,连夜召见,询问代北之行的经过。

隗状在听完隗清和琴唐的述说后,思考了很久,沉郁的眼神渐渐变得明亮起来,隐隐约约还带着一丝喜悦。

武烈侯建议,尊秦王为“皇帝”,在封君之上建王爵,这个意思很好理解,“分封”实质化、规模化,这是对中央集权制的否定。

唐仰代表武烈侯拿出了妥协的底线,在二十等军功爵上重建世袭。虽然武烈侯并没有直接提出重建“世卿世禄”制,但一旦把世袭制融入二十等军功爵制,那么爵秩等级制度必然会在未来走向“世卿世禄”,可以预见未来的大秦肯定是世家政治,是门阀政治。世家门阀政治与分封制相结合,必然导致中土分裂。

武烈侯的政治理念也是大一统下的中央集权,但他对中土形势的发展有自己的分析和预测,对统一后的中土形势较为悲观,为此他的国策变革策略的基本精神是“保守”,实现高度中央集权的步伐谨慎而缓慢,很多国策根本就是历史的倒退,不但不能推进中央集权,反而会遏制和阻碍中央集权。

然而,局势发展到这一步,秦王政和中枢有足够的理由怀疑,武烈侯的政治理念已经改变了,虽然武烈侯依旧高举着大一统和中央集权的大旗,在名义上和中央保持一致,但实际上他的所作所为越来越背离中央,正在向分裂大秦摧毁统一大业的方向发展。

“在二十等军功爵上重建世袭,可以激励军队士气,确保中原决战的胜利。”

琴唐看看到隗状一直凝神沉思,屋内气氛压抑,忍不住开口打破了沉默。

“如何世袭,如何最大程度地遏制世袭所带来的危害,这个主动权完全控制在咸阳手上。”隗清轻声说道,“我认为武烈侯的条件完全可以接受,否则他恐怕也没有把握打赢中原决战。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是很浅显的道理。”

隗状面无表情,慢悠悠地说道,“这是唐仰的条件,不是武烈侯的条件。”

隗清和琴唐相视苦笑。武烈侯有必要欺骗他们隗状的疑心病是不是太重了

“没有武烈侯的首肯,唐仰根本不敢乱说话。”琴唐急忙辩解道。

隗状微微皱眉,”你们没有听懂我的话”

隗清和琴唐目露疑惑之色。

“武烈侯既然叫唐仰传递他的想法,为什么还要当着你的面提出在封君之上建王爵”隗状望着隗清,两眼微微眯起,透出一股肃杀之气。

“威胁而已。”隗清紧蹙黛眉,仔细想了一下旋即感觉不对。

武烈侯当着她的面提出在封君之上建王爵,肯定大有深意,而不仅仅是威胁咸阳。武烈侯的用意是什么以此来挑起宗室和豪门贵族的贪婪,让他们一边积极推动重建世袭制,一边寻求分封诸侯假如宗室和豪门权贵联手抗衡咸阳宫,咸阳政局必定混乱,秦王政和中枢也就无暇对付武烈侯了,但咸阳政局混乱,无疑不利于中原决战。

想到中原决战,隗清顿时有所感悟。

中原决战打赢了,齐楚两国败亡,大秦疆域更大,封国会更多,宗室的实力会膨胀,与此同时,功臣们尤其豪门功臣绝不会满足于现行的权力和财富的再分配方案,他们也要封君,也想拥有封国,有条件的世袭制根本满足不了他们对权力和财富的攫取欲望,于是宗室和豪门功臣们就有了共同的利益诉求。宗室有封国,豪门功臣控制着军队和地方,这两股强大的力量一旦联手胁迫咸阳,咸阳怎么办

武烈侯在这个时候提出尊秦王为“皇帝”,在封君之上建王爵,绝不是威胁咸阳,而是他对咸阳提出的条件,在中原决战打赢后必须给予他的利益,否则中原决战会无限制地拖延下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