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阿斗 > 分节阅读 335

分节阅读 33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中又出什么大事了说来听听。”陈群懒洋洋的说。

“义父,徐庶来了”

“徐庶你是说徐庶回来了什么时候的事情”陈群马上问。

“就是刚刚的事情,秦朗在城门前截住一辆马车,结果却见到徐庶从车上下来。”

“那徐庶现在人呢”

“已经去皇宫了。”陈本说着,偷偷看了看陈群的脸色,随后开口说:“义父,那徐庶赶来邺城,肯定是有所图的,不知道这次徐庶冒险而来,所为何事。”

“所谓何事哈哈哈他徐庶自然是为了劝降而来”陈群想都不想直接答道。

陈群为官多年。是魏国的三朝元老,积累下来的政治经验,不是孙资刘放之徒能比的。多年积累下来的政治敏感,让陈群一眼看出,徐庶是来劝降的。

“义父,那徐庶莫非是疯了不成大将军曹爽麾下还有四十万大军,我们还远远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陛下他是不会投降的。”陈本斩钉截铁的说。

陈群并没有反驳,而是闭上眼睛想了想,随后开口说:“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吧建安十三年的时候,太祖南征东吴,那个时候,太祖麾下有百万大军,而孙权手中士兵不过数万人,孙权唯一能够依仗的,就只是长江天险和他那点水师了。”

“当时江东内部文官,皆言降,就连张昭之流,也不例外,而孙权对此也颇为动意,这时候鲁肃出来对孙权说,众人皆可降曹,唯独你孙权不能降曹张昭等人投降,可保住官位,鲁肃投降,大不了辞官不做,去乡下当教书先生去,虽不富裕,至少是自由,而孙权投降的话,顶多是能够保住宗庙罢了”

“义父,您的意思是,现在的冀州也跟当年江东一样,人人皆可投降,唯独陛下不可投降”

陈群点了点头:“我魏国豪杰何其多无论是文臣武将,他刘禅都用得着。所以臣子们投降,可保住荣华富贵。我魏国宗室,唯有曹氏和夏侯氏两族而已,夏侯氏与刘禅的关系,天下尽知,那夏侯霸投降刘禅,不也是加官进爵了么所以这宗室中夏侯一族也可降。算起来,唯有曹氏宗族降不得可是如今,这朝中官员,或目光短浅、或胆小怕事,即便是像我这种看出门道来的,也会选择明哲保身,谁会站出去劝诫陛下”

说到这里,陈群长叹一口气:“哎,昔日赤壁之战,东吴有鲁子敬劝诫孙权,以安其心,而如今我魏国大敌当前,我朝的鲁子敬,安在呼”

第五卷 天下大势 第一二八章 纠结

皇宫大殿中的那鼎中的油一直沸腾着。翻滚着的热油散发出阵阵热浪,让人都不敢靠近。

殿内,时而安静,时而喧闹,呼喊声、怒骂声、咄咄逼人的郎声,时不时的回响起,可以感觉到,殿内的人正在进行着激烈的辩护。

一直到傍晚时分,只见徐庶一脸平静的从殿内走了出来,皇宫内的侍卫此时并没有接到曹叡的任何旨意,也不敢阻拦徐庶。

一名侍卫头领大着胆子走进了殿内,希望能够从曹叡口中得知如何处置徐庶,到底是杀还是不杀,可是却看到了惊人的一幕。

魏帝曹叡坐在地上,背靠着一根大柱子,神情呆滞,若不是看到那还算整齐的衣冠,侍卫肯定会以为曹叡刚刚被人揍了一顿。而刘放孙资二位大臣则跪在一旁,仿佛在认真思考些什么。

“陛下这是怎么了”侍卫悄悄的走上前去。

“难道真的要降么,从祖父起,建立起来的基业。就要让朕拱手让人了么”曹叡喃喃自语说。

旁边刘放孙资二人听到曹叡的话,对视了一眼,最后刘放爬了过去,开口说:“陛下莫要自责,这怪不得陛下,徐先生说的对,都是先帝无能,葬送了雍、凉、司隶、荆州四地,所以才有了今日之局势,与陛下无关陛下能撑到今日,已经是贤明厚德了”

“是啊,陛下刘大人说的是,此事罪责不在陛下,况且徐庶不也说了么,封陛下为安乐王,而且还会保留住宗庙的。那刘禅也算是个重信用之人,想必不会出尔反尔。”孙资也从旁边插口道。

“哎,朕累了,让朕好好休息休息吧,尔等,都先退下吧”

徐庶来邺城劝降的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邺城,这轰动了整个邺城。

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徐庶开出的条件,也很快的被大家得知,曹氏宗族,除了曹叡被封为安乐王以外,其他曹氏宗族子弟爵位不变。俸禄不变;魏国官员,官爵不变,职务不变;魏国各郡县所举的孝廉、茂才等,也都予以保留。

徐庶出了皇宫,便直接去了驿馆住下。曹叡没有说要拿徐庶怎么样,魏国的官吏还不真的不敢拿徐庶怎么样,只能暂时小心翼翼的伺候着。

只是出乎人意料之外的是,徐庶刚住下,立刻就有人拿着礼物,登门拜访。

曹叡见过徐庶以后,那颓废的模样早已经被有心之人打听到,不少人已经感觉到,曹叡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说不定明天一下令,也就投降了。而徐庶在大汉身居高官,又是阿斗的老师,颇得信任,趁着这个时候来巴结徐庶,也可为日后仕途打好基础,多给自己留一条路。就算是曹叡不投降,自己所损失的也不过是一份礼物而已。

之前徐庶在魏国为官的时候。从不结党营私,朝中没有几个官员与徐庶有很深的私交。不过这一次,徐庶是来者不拒,凡是来拜访的,都是笑脸相迎,亲自接待。

第二日,前来驿馆拜访徐庶的人更是络绎不绝,驿馆前面的马车排成了长龙,各类大小官员不停地进出驿站,驿馆后院,送来的各种礼品堆成了一座小山。而这一切,被有心人看在眼里,传播出去,很快有形成了蝴蝶效应。

就这样,徐庶在繁忙中渡过了整整三天,在叙述到达邺城的第四天,曹叡终于举行了朝会。

皇宫大殿上,群臣分列左右,但是却没有一个人说话,整个气氛都是阴沉沉的,压抑的很。

感觉到这种死气沉沉,曹叡越觉得昨日徐庶说的很对,这个朝廷,已经到了末日。

“诸位爱卿,你们也都知道了,徐庶来邺城,劝朕归降,你们怎么看”曹叡缓缓问道。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全都选择了沉默不语。

正如群臣所料,对于这些官员来说,归降反倒是一件好事,反正归降大汉以后,大家的官位不会丢,说不定那些见机快的还能够官升一级。

只是这个时候,大家都不知道曹叡是怎么想的,即便是大家心中想投降,也不会说出来,所有人都知道枪打出头鸟这个道理。群臣想投降,但是却又不敢说出来,所以只能是以沉默对待曹叡的问题。

曹叡也不是傻子,堂下臣子们的沉默,让曹叡明白过来,这些臣子心中已经是心向投降了。

“哎难道真的是大势已去了么”

魏国朝堂上并没有鲁肃的那般人物来劝诫曹叡,群臣以沉默对之,让曹叡心若死灰。可是回头想想,祖上自曹操传下来的基业,若是最终葬送在自己手里,那么自己有什么面目去见列祖列宗

曹叡内心陷入了激烈的斗争中。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