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阿斗 > 分节阅读 334

分节阅读 33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站稳了脚跟,同时借此掌控了江东六成的陆军。这对之前的江东军队统帅陆逊打击还是很大的。

按理说,现在的陆逊和顾雍应该是巴不得多给司马懿找茬,但是却万万没想到,二人竟然举荐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为官,朝中文武纷纷开始猜测,陆逊和顾雍到底玩的是那一招

寿春,司马懿府。

司马懿北伐魏国,带走了不少的官员作为助手,这反而使得寿春司马懿的势力收到了削弱,如今司马昭被举荐为中书令以后,司马府上竟然找不到一个像样的谋士来商议,加上诸葛瑾去了荆州巡视,所以在司马府中商议对策的,只有司马师、司马昭两兄弟再加上诸葛瑾的儿子诸葛恪。

“大哥,元逊兄,你们说顾雍和陆逊这是在干什么,竟然举荐我为中书令我总觉得,这里面有阴谋。”司马昭开口说。

司马师摇了摇头:“我也不清楚陆逊顾雍二人有何用意,元逊兄,你觉得这中书令,可有何不妥”

诸葛恪微微的想了想,随后开口说:“这中书令并没有什么不寻常的,之前也有人干过,说起来这中书令不过是平日写写记记,出不了什么大差错。也不必担待什么责任。陆逊此举,着实让人费解。”

“哎要是父亲在就好了,准能猜出来陆逊的意图,大哥,要不这样,我不去当这个中书令不就得了,那样的话不管陆逊顾雍有什么阴谋,我也不用害怕。”司马昭开口说。

“我倒是觉得你还是去的好。”诸葛恪眉头微微舒展开,随后对司马昭说:“如今司马大人虽然不在寿春,不过家父应该快从荆州巡视回来了,只要家父回来,可保你无忧而且我还有一计。”

“何计”司马兄弟同时开口问。

“陛下宠信黄皓,二位不如走走黄皓的门路。让黄皓在多留意陛下那边有什么动向,及时通知我等,我们也可以见招拆招。”

顾雍府。

悠长的琴声传出,隐隐的透着一股子悲伤与留恋的感觉。

顾雍顺着声音走过去,发现小亭中,顾谭正轻轻抚着琴。

见到顾雍过来,顾谭急忙停下来,冲着顾雍躬身一拜,随后说:“祖父,你来了。”

“子默,我听你这琴声透着一股子隐隐的哀伤。这是为何”顾雍开口问。

“没什么,孙儿只不过是想起了当年,我等太子四友在一起的时候,如今么,太子已经登基,而我等也是各奔东西了,想到这里,孙儿有些伤感罢了。”

所谓太子四友就是诸葛恪、张休、顾谭和陈表四人,四人年少的时候,都是孙登的伴读,四人之间的关系非常好。

四人当中。诸葛恪是诸葛瑾的儿子,张休是张昭的儿子,这二人都算是江东外来户;而顾谭是顾雍之孙,土生土长的江东人,陈表是陈武的儿子,是庐江人,也算是半个江东人。

几人长大以后,渐渐因为身份的原因,产生的隔阂,几人的友谊已经不再是当年那样的单纯。当年的太子四友已经不复存在,有的只是互相的勾心斗角。

顾雍当然能够猜出来顾谭所想,顾雍拍了拍顾谭的肩膀,开口说:“子默,慢慢的你就会明白了。当年我在中原游学的时候,曾经广交好友,像是荀彧、荀攸叔侄,戏志才、沮授等人,都与我交好,那郭嘉甚至还是我的师弟。不过后来也不是各为其主么当初官渡之战之时,若不是伯符将军身遭不测,我可能就随着伯符将军攻许都去了。”

顾谭点了点头,而后突然想到一件事,开口问:“祖父,我听说今天您和大将军保举司马昭为中书令,不知这是为何”

“说起来,这是我给伯言出的一个计策,目的就是将司马兄弟困住寿春。不光是司马兄弟,以后每一个司马家的人,我都会保举他们在寿春为官。”

顾雍话音顿了顿,接着说:“如今司马懿掌控了我东吴大半兵权,在朝中,司马懿也纠集了一群党羽,但是跟我们比起来,他司马懿还是根基不足。我们江东世家自从伯符将军时候,就在他们孙家效力,至今已经三十余年,他司马懿不过才投靠过来几年而已。朝中根基怎比得上我们江东世家如今陛下信任司马懿,我等在暂时动不了他,但是只需让司马懿长期在外,然后朝中官员多对其进行诋毁,长此以往,司马懿必然会失宠,我们便可以宠信夺回军权,同时将司马一族的人都困在寿春,也是为了牵制司马懿,让他有所顾及。”

“中书令这官员听起来虽然好听,但是却等于断绝了司马昭升迁的道路。中书令是什么当年是宦官才做的官职,手中并没有多少实权。朝中官宦子弟若想入仕为官,首先都会外方一任太守,或者在军中挂一个校尉的职位,历练几年后,再回到朝中供职。你可曾听说过有从中书令往上升迁的就算是升迁,也不会是什么实权性的官职。我举荐司马昭为中书令,明提拔,暗却是让他送了前程”

此时的司马懿并不知道后方陆逊和顾雍已经对自己用起了软刀子,司马懿的重心还是放在冀州。

冀州的局势一日三变,曹爽的四十万大军气势汹汹,边远地区黄巾军肆虐乡里,地方上世家豪强私军横行无忌,整个冀州,早已经不复当年安定。

脚步声响起,诸葛诞走了进来。

“大人刚刚得到消息,洛阳又朝冀州增兵了而且我们在雍州的探马也传来消息,雍州居住的氐人驻军,也已经开始集结了。”诸葛诞开口说。

“看起来刘禅那边要有动作了。”司马懿微微点了点头,随后接着说:“刘阿斗有了动作,我们也不能闲着。算起来曹叡下令地方豪强阻止私军,抵抗黄巾贼这个昏招,对我却是个好消息。冀州那些世家,与我的关系都还算是不错,是时候该拉拢一下他们了臧艾,水军那边怎么样了”

“将军放心,水军随时可以出发”臧艾马上回答。

“恩,好,姜维在辽东,辽东公孙渊那边可能帮不上我们了,咱们还是要靠自己,等到我大军开拔之际,水军由你带领,由海路攻乐陵,突袭南皮”

馋虫新书重生方寸山已经上传,各位帮忙收藏一下,在下面本书作者隆重推荐里面有连接,点入以后直接加入书架即可。另外新书准备冲榜了,各位有推荐票,就砸给重生方寸山吧谢谢各位了。

第五卷 天下大势 第一二七章 鲁子敬,安在呼

第五卷 天下大势 第一二七章 鲁子敬,安在呼

曹丕死的时候,作为邺城城守的秦朗投靠了曹叡。为曹叡登基立下了不少功劳。

而后,曹叡自然是大加封赏了秦朗,本来曹叡准备封秦朗去军中供职,不过秦朗是个至孝之人,不愿意离开邺城母亲身旁,所以最终秦朗还是待在了邺城,坐镇羽林监,统帅羽林军,仍然是这邺城中最实权的人物。

羽林军负责保卫邺城,而最近一段时间,秦朗的压力却大了很多。最早的时候,马秋骑兵袭扰冀州,造成了大量的流民,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涌向了冀州最大的城池邺城。而后冀州闹黄巾军,黄巾军虽然不敢也没有能力去进攻邺城这样的大城,但是却又造成了更多的流民,两股流民涌向邺城,使得城内乞丐增加了几十倍,城内治安,也差了很多。

而后曹叡一纸诏书,地方世家门阀私军四起。更造就了一大批游侠儿。汉代时候的游侠儿可不是那些行侠仗义的侠士,在那个时候,地痞流氓、杀了人的逃犯,都是游侠儿。可以说这些游侠儿,是社会治安的一大毒瘤。

相比起乞丐,这伙游侠儿更让秦朗头痛。所以秦朗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精神,管理邺城的治安,但是即便是这样,邺城的治安仍然是每况愈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