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阿斗 > 分节阅读 263

分节阅读 26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子,却都还在发愣,如此选官,这还是头一遭,所以大家都觉得新鲜的很,同时又在考虑,阿斗如此做,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正如阿斗所筹划的那样,在大殿上当中这么多人来考量一番,果然立竿见影,虽说这文无第一,但是当庭比试,谁优谁劣,还是很容易分清楚的。

但是阿斗也知道这科举事情,是万万急不得的。如今只是开一个头,让大家先熟悉一下科举的几项制度。

所谓万事开头难,而且朝廷上向来有一个规矩,有律按律,无律则按制。意思便是处理事情的时候,如果是有法可依的话,就按照律法规矩来办,若是没有法律依据的话,就按照祖制,看看先人是如何做的,然后依葫芦画瓢。所以什么事情,只要是开了头,以后便有机会实施下去。

相比起江东开发江南弄出来的那个均田制,阿斗的这个武科并没有引起太大的震动。毕竟不是人人都有诸葛亮和庞统那种深远目光的,所以不少的魏国东吴臣子都觉得,这大概是蜀汉的这位小皇帝闲着无聊闹着玩,弄出来的把戏。毕竟这武科并没有选出一个非常厉害的大将,算起来效果也不是很强,大家权当是看一场热闹。

江东。

孙权不过四十余岁,正是身强力壮的年华,而孙权的长子,也就是太子孙登要比阿斗小上一岁,但是随阿斗执政,孙权也开始有意识的培养孙登。

孙登是个宅心仁厚的人,性格多少有些偏柔弱,而孙权最不喜欢的便是孙登这一点。若是和平年代还好,君主宅心仁厚,可以使国泰民安,但是如今是乱世,孙登的这种性格,很明显不适应这个时代。

当年孙坚死的时候,孙权还年幼,而后孙策病死的时候,孙权才十八岁,这种经历让孙权比同龄人早熟的多,所以在孙权看来,孙登之所以会是这种性格,完全是因为小时候没有遭受过历练。

为了磨练孙登,孙权给了孙登一千人马,战船若干,命孙登领兵征讨夷洲。

对于孙权来说,能不能打下夷洲,根本无所谓,就算是一千人马全军覆没,孙权也不在乎,只要是能够培养出一个合格的继承人,哪怕是有阿斗八成本事,也值得了。

慢慢的,又到了初冬时节。

一场冬雨过后,邺城气温骤降,护城河也已经结起了一层薄薄的冰。

邺城的皇宫中,曹丕躺在床上,使劲的喘着气,四个炭炉摆在曹丕床边,里面的炭块被烧得通红通红。

曹丕身上裹了四层锦被,但是依然觉很冷,突然间,曹丕意识到,自己快不行了

“来人,快来人”曹丕微弱的气息呼出,带出了一丝的声音。也许是因为声音太小,旁边的宦官裹了很久才反应过来。

“陛下”宦官走到曹丕身前,将耳朵探了过去。

“快,传曹休、钟繇、王昶三人,即刻进宫见朕”

求月票,求月票,厚着脸皮求月票

第五卷 天下大势 第四十八章 乱的开始

第五卷 天下大势 第四十八章 乱的开始

这名宦官能作为曹丕的内侍,自然是个聪明人。曹休、钟繇、王昶当宦官听到这三个名字的时候,就意识到,曹丕这是要准备托孤了。

这个节骨眼上,宗室当中的曹真不在曹丕身边,曹休便成了宗室当中的第一人。

钟繇与王朗、华歆同为三公。但是与华歆和王朗比起来,已经年过七十的钟繇更加的稳重,而且钟繇的资历也能够镇得住朝中的大臣,所有钟繇是曹丕托孤的不二人选。

至于王昶,官职虽然不大,但是王昶却是曹丕的好友,与曹丕二十多年的老交情,曹丕选择王昶过来,更多的是做一个见证人。

司马懿不在邺城,否则得话,现在司马懿也必然会被曹丕招去。

宦官得了圣旨,一溜烟的跑了出去,后面两名小宦官急忙跟了上去。

“陛下招曹休、钟繇、王昶三位大人入宫面圣,你们快去把这消息告诉那几位”老宦官低声吩咐道。

老宦官口中的那几位,便是曹丕的几个妃嫔和皇子。

曹丕病了这么久,是个人都能看出来,曹丕随时有可能咽气,整个邺城不知道有多少人盯着皇宫,而作为曹丕的内侍,这老宦官自然是大家打听消息的首要人选。

老宦官是个心窍玲珑的人,如今曹丕久久未立太子,这几位皇子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未来的皇帝,老宦官是一个也得罪不起。于是老宦官干脆来一个来者不拒,只要是跟自己打听消息的,甭管是哪位皇子或者是哪位妃嫔派来的,老宦官都会实情相告,如此也是卖了未来皇帝的一个人情。

皇宫中藏不住秘密的,老宦官没每次泄露出一个消息,很快就会满朝皆知,而如今,这托孤的大事,老宦官更是准备第一时间把消息送到几位皇子手中。

曹丕的几个儿子,除了曹叡以外,其他的都没有成年,但是他们背后强大的外戚集团,却是曹叡所没有的,对于这些外戚来说,皇帝年幼,便是外戚执政的大好机会,所以这伙外戚对曹丕的病情,要上心的多。与其说夺嫡之争是几位皇子见的斗争,倒不如说是曹叡与外戚集团,或者是几个不同的外戚集团之间的斗争。

平原王府。

曹叡正待在平原王府中。

算起来,曹叡除了待在平原王府,也无事可做。曹叡这平原王可不比江东孙登的那太子,孙登多少还有些事情做,而曹叡这平原王,只是一个王爷头衔,闲散差事罢了。

平原虽然是曹叡的封地,但是毕竟只是一座小县城,根本用不着曹叡费心管理,所以大多数的时间里,曹叡是闲在家中。

曹叡作为嫡长子,又认了郭皇后为母,而且又是成年皇子,自然要比其他的几人更有希望继承皇位,所以外戚团伙一直想抓住曹叡的把柄。徐庶深知这一点,于是告诉曹叡平日行事一定要低调,尽量不要去掺合政事,不要给人抓住把柄。而曹叡也听从徐庶的建议,每日除了待在府中以外,其他的时间便是出去也一种文人吟诗作对,钻研文学。

而此时,曹叡刚刚穿戴整齐,正准备出去,刚走到门口,恰好遇到一名小宦官慌慌张张的跑了过来。

“王爷,王爷”小宦官老远就看到了曹叡,急忙快步奔了过来。

看到这小宦官的模样,曹叡知道,很可能是宫中有变了。

“王爷,陛下刚才传召曹休、钟繇和王昶三位大人入宫面圣。”小宦官一边说着,一边大口喘着粗气。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