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阿斗 > 分节阅读 262

分节阅读 26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整个严氏一族中,大大小小的有三十多人在朝为官,大到朝中侍中,小到一地县令,都有严家人的足迹。

同样,严家也是这江州数一数二的大地主。而这次,阿斗加了一成的田赋,对严家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严家议事大堂。

“陛下加了一成的田赋,咱们每年可就要多交出去不少了啊”

“是啊,如此算起来,咱们可亏大了”

“要不跟朝中的子弟通通气,联合其他大臣进谏一下”

一众人乱哄哄的,开始讨论起来。

“哼,都给我静下来”一声轻喝传来,只见门前站了一个老者,老者胡子和眉毛都已经白了,但是看起来仍然颇为精壮。而大家见到这老者,全都恭敬的站了起来。

这老者,便是严颜。

在族中,论年龄,严颜可能不是最大的,论辈分,严颜也不是最高的。但是严家能够兴起,在蜀汉混的风声水气,很大部分是严颜的功劳,没有严颜,就没有今天的严家。所以在场人中,哪怕是严颜叔叔辈的,也得很尊敬的站起来。

“不就一成田赋么用得着吵成这个样子么”严颜这人说着,径直走到最前面,族长旁边的位置坐下。

如今的严家族长,是严颜的堂兄,不过面对严颜,这位族长只能一脸赔笑的开口说道:“五弟,你是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啊,族中平日里花销可大得很。这一成的田赋,可是不少啊”

严颜在他们那一辈当中,排行老五,所以这位族长称呼严颜“五弟”。

“哼,这几年一直在打仗,打得国库空虚,陛下没钱,自然要加税了”严颜冷哼一声。

“嘿嘿,五弟说的是,不过这赋税太高,总是影响社稷安危的啊”族长继续陪笑着说道。

“你还好意思说若不是陛下重用我族,我们严家可能像今天这么大的家业么再说,陛下要钱是干什么,是去打天下又不是去吃喝玩乐了”严颜横眉一竖,开口说道。

“打仗又不关我们严家的事,那雍州离我们江州远着呢”下面不知道是谁小声嘀咕了一句。

严颜年纪虽然不小了,但是耳不聋眼不花,这一句话被严颜听到,严颜的火气登时上来了。

严颜也是个牛脾气,要不然当初也不会指着张飞的鼻子骂了,如今严颜火上来了,猛的站起来,一脚踹翻了桌案,大声吼道:“刚才是谁说的,给我站出来”

“唰”所有人都安静下来,包括那位族长,都低着头,仿佛是做错事的孩子一般。

严颜牛脾气,大家都知道,再加上严颜的地位摆在那里了,这时候所有人都选择乖乖的低着头,不敢言语。

只见严颜大跨步的走到正中,开口说道:“打仗不关我们的事谁说不关我们的事了,老子的爵位,就是打仗打出来的别以为我不知道,去年咱们倒卖蜀锦去西域,然后从西域买香料卖回成都,可赚了不少吧要不是陛下打下了雍凉二州,咱们上哪里去赚这个钱去赚了这么多,现在跟你们要一成的田赋,就急眼了还要去长安进谏,你们想造反不成”

提到走西域靠贸易赚钱,大家全都沉默了。不说去西域卖蜀锦,就是把蜀中的货物卖到长安,也能赚不少钱。之前益州与雍州分别属于刘备和曹操,通商就非常不方面,光税金就得交两份,而如今雍州与益州连成了一片,对于商人来说,贸易要方便多了。而蜀中的这些大世家,自然不会放过这种赚钱的好机会,不少的世家都组织起了商队。

“哼”见大家都不言语,严颜冷哼一声:“这事就这么定了,那一成的田赋,都给我交了要是敢不交,哼哼休怪我严颜无情”

终于进来了,今天上网的人貌似非常多,某聊天软件都突破一亿人同时在线了而馋虫用的某地某网络供应商也卡到现在,网页都打不卡,不停的刷新,终于进来了

祝大家过个愉快了周末,顺便也求几张保底的月票。

第五卷 天下大势 第四十七章 风雨的前兆

第五卷 天下大势 第四十七章 风雨的前兆

严颜在严家向来是说一不二,而且严颜那火爆的脾气,别人也不敢招惹他,严家只能把多的那一成田赋乖乖交上。

至于其他的世家,虽然有心不交,但是胳膊拗不过大腿,一成的田赋,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反正这些世家也不是靠这一成田赋吃饭,犯不着为了这区区一成的田赋,得罪了皇帝,所以这些世家没有一个表示反对的。

阿斗所需要的,便是这种温水煮青蛙的效果,慢慢的将人头税取消掉,转移到田赋当中,田多者,多缴税,田少者,少缴税。

一个月后,由礼部主管的武科,终于开始了。

很久以前,阿斗便开始筹备武科,而一年前,长安便放出了消息,开设武科,凡是武艺高强者,皆可参加。前百名可以参加殿试,由陛下亲自考量,前五十名皆可选入军中为将,其中五十到二十名,可为牙门将,十到二十名,可为骑督或曲都,前十名可为尉将,而前三名者,更可能被封为将军。

武科设置了五个科目的比试,分别是较力、步战、马战、射箭和兵法。每一项都设铜牌二十面,若是能在该项目当中占据前二十,便会获得铜牌一面,也可直接参加殿试。

同样阿斗还设计了一点,那就是不限军中将士报名参加,这也增加比试的难度。

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这一场较量,就好像是在争夺天下第一一般,更何况对于一些武者来说,这又是一个夺得功名的好机会,不过从一些初级的选拔所呈现出来的信息,其中并没有多少大将之才。甚至有一些什么都不会的妄图前来滥竽充数,而更多的人,还是处在观望状态,毕竟这是第一次武科,很多人都还不了解,不敢尝试。

五项科目当中,参加较力和步战的最多,竞争也最为激烈,而马战、射箭的则要少的多了,至于参加兵法比试的,只有不足百人。毕竟不少的武人,能识字就不错了,根本谈不上什么精通兵法。

对于这样的结果,并没有出乎阿斗的意料之外,自初平年间黄巾之乱,到现在已经有三十年的时间了。三十年的动乱,使得流民四起,百姓得不到安定的生活。反观世家就会好的多,所以人才也逐渐的向着世家方向积累。如果是十年前还能够在平民子弟中找到一两个像样的人才的话,如今再想从平民子弟中找到人才,难度要比以前大得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