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异世明皇 > 分节阅读 91

分节阅读 9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想乘机捞一笔。”

“那你以为林丹汗为何胁赏不成,会出死力进攻大同呢”

宋献策来前做过一番谋划,倒也能答得上来:“应该是拿不到好处,便想在大同镇劫掠一番。”

“你若是林丹汗,你会在这个时候出兵攻打我朝嘛”

“这臣不敢做这设想”

“那你说,林丹汗兵掠大同,与大明交恶,能够得到什么样的好处”

“应该林丹汗是吃准大明现今全力防御女真人,无力对付北面,他率蒙古骑兵来攻,是想逼大明求和,然后再狮子大开口,借此来掠夺大批财富。”

我叹了口气道:“恩分析得还算合理。这个林丹汗,朕倒是看走眼了。他发兵来攻,看似不错,但实际来看,朕觉得他是走进了个陷阱。”

宋献策不禁愕然了一下,道:“皇上,这是陷阱林丹汗落入了陷阱”

“你以为凭借林丹汗的十万骑兵可以攻破大明多少地方”

“微臣不敢估计”

“可以攻打下京师嘛”

“绝无可能”

“那就是了,蒙古人怎能一时灭得下我大明一旦我朝与蒙古结怨,获利的人只怕是皇太极啊”

宋献策毕竟也是聪明人,一点就通道:“皇上是说,一旦蒙古人退回草原,皇太极就会发兵攻打林丹汗。而我两家结盟已破,大明将士也不愿出兵,最终只能坐看蒙古被吞并。”

“嗯”

“皇上,可蒙古毕竟也有十万人马,只怕皇太极一时也吃不下吧”

“林丹汗要是能够抗得住皇太极,就不会逃到归化城了。”

“蒙古人会不会跟皇太极有什么协议才先后发兵来攻呢皇上,这不可不防啊”

“不会,朕肯定林丹汗不会与皇太极结盟。”

“皇上为何这么认为那毕竟都是虏人”

我轻笑了一声道:“皇太极坐上汗位后的策略便是对抗我大明同时,不断壮大其自身实力。比如说早先年攻打朝鲜,吞并辽东蒙古等等。皇太极是一带雄主,他的志向可不是辽东这么简单,问鼎中原才是他的目标。但女真人实在太少了,十万之众无论怎样都不可能占据关内。所以他必会吞并四周部落,以求得到更多的兵力。朕想着皇太极现在最首要的目标不是大明,而是林丹汗。”

宋献策听完,忙跪下道:“皇上圣鉴,微臣拜服”

我挥了挥手让他起来,眯着眼睛想了半会才道:“朕原先看着林丹汗也算是个霸主,几年内刀兵不兴,不断集结实力,怎么就会如此轻易跟大明开战呢朕倒是想不明白了,你上回去到归化城,有没有发现点什么奇怪的地方”

宋献策听我这么一问,忙皱着眉头思索,好一会才恍然大悟道:“若说有什么奇怪的地方,微臣在归化的时候还真发现一点,不是皇上问起,微臣还不当一回事。”

“说”

“当时微臣在城外跟林丹汗说破脸后,以为结盟无望,没想到过了几天林丹汗就派人来请臣等,要与我大明结盟。就在那会上,微臣见到一个奇怪的蒙古人。”

“怎么个奇怪”

“他虽穿着蒙古人的衣物,但微臣觉得他是汉人,文质彬彬的象个读书人,当时微臣打量他的时候,他也在观察微臣。”

“蒙古人,象汉人,读书人”我头脑有些糊涂,难道是林丹汗从掳走的汉人里挑出来的智囊范文臣第二“他穿的是蒙古人的衣服”

“是的”

“既然能参加结盟大会,此人身份不低。又是汉人的话,应该是林丹汗的参谋。朕先前倒没有看到过相关的记载,真是世事难料”

宋献策听了我说的话一连迷惑,又不敢问我什么意思,只好在一旁站着。我的原意是说我在明史中尚未看到过在林丹汗手下效力的汉人,看来历史的转变,使得许多东西偏离了原来的轨迹。这个问题想不明白,我就转而问道:

“今日早朝,兵部提议调湖广兵驰援大同,你以为如阿”

“湖广的兵倒是可以,只是远了点”

“嗯,朕知道了。好了,你下去吧。”

“微臣遵旨”

宋献策出去后,我略休息了下便对方正华吩咐道:“传朕的旨意,去把皇城司的指挥使黄得功找来。”

“是”

皇城司由原来的御马监演变而来,有勇士两万,分为武骧、腾骧左右卫。我登基后为了奖赏开国公,定国公两人,遂将御马监的提督之职由两家世袭。此时常炎林与徐子文被调到湖广,御马监由两位国公世子挂名,具体事务则是指挥使黄得功主持。

指挥使黄得功,开原卫人。少负奇气,胆略过人。十二岁那年,他母亲将酿熟的酒放在家里,被得功偷饮至尽。母亲责怪他,得功笑着说:“这个偿还您容易。”当时辽事正急,得功持刀混杂在行伍里,寻机而出,斩首二级,得赏银五十两,归而送给母亲,说:“儿就用这个偿还您酒钱。”。又相传他少年时做过商人,执鞭经过山东,遇到响马,其他商人都逃跑了,唯独得功手持两只驴蹄抵御贼寇,所向披靡,格杀十余人,众人皆惊异。后来得功年壮出关,投经略为亲军,积功至游击后调入京营。我对他印象很深,明史中也有专门的列传记载,所以常炎林他们调走后,我就让黄得功暂代御马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