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异世明皇 > 分节阅读 52

分节阅读 5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人吗朱明毕竟还是有很多人才的,皇太极甚至猜测这是袁崇焕的战略。但现在听了他们说的,发现原来和自己想的完全不一样。根据探子的消息,朱明皇帝是在自己刚出兵没多久,就去了遵化,就算袁崇焕知道我满洲要打明朝,又怎么判断得出是要打遵化,而汉人小皇帝就守在遵化。分兵诱敌之策,袁崇焕更是在广宁筑城,是谁告诉小皇帝的呢皇太极疑惑的看着范文臣。

在旁边的范文臣知道自己要遭殃了,偏自己没办法辩解,因为他也想不到明人怎么会知道他的攻略的,绕道偷袭等两次策划都是他提出给皇太极的。这如何洗清嫌疑,更麻烦的是自己居然还提议建立汉军。这会是个计谋吗如果是个计谋,反间计,那么对手之强整个满洲也没有人可以抵挡。范文臣越想越害怕,不由得冒出冷汗。皇太极越看越疑心,但范文臣自从归顺后,也献了不少的谋略。他不希望那个奸细就是范文臣,于是他决定给个机会让范文臣辩解一番。

“范先生,你怎么看”

此时范文程能有什么好说,憋了半天才说:

“臣也不知明人何以得知我军机密”

皇太极看了范文臣半天,挥挥手道:

“你先下去吧,本汗跟几位旗主商讨下”

结果当天范文臣合家被捕,在朝内一些位高的汉官如宁完我、鲍承先、高鸿中都给免职,连很早就投靠满人的佟养性也架空了兵权。集结训练的汉军也解散,全部重新做回奴隶。一时满洲朝野震动,很多汉人糊里糊涂就给扔进了监狱。

处理完政事的皇太极回到后宫身心疲敝,抓了范文臣等于少了一个臂膀。但是他能如何面对旗主的诘问,他只有牺牲范文程,何况他自己内心也在不停的问,自己真的相信汉人吗汉人又真的值得信任吗焦躁的皇太极放弃了思考,径直走到宸妃那去了,惹得一大堆的侍卫在后面跟着

第六十一章 提前的叛乱

满人罢免了范文程等,我看皇太极还怎么来攻明他手底下的汉官可是人人自危,怎还会想着为他出力。辽东众多的汉民,如果一味的作为奴隶虐待,便会人心思明,那么到了一个限度,就会像火山爆发一般。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句话恐怕是辽东满汉人心里都在想的一句话。

不过我心里也知道皇太极这是不得已的方法,这次出师遵化,虽然从兵力损失上来说,大明还吃了亏,但从国力比较而言,这次对满洲人的打击是很大的。近五万的骑兵灰飞烟灭,皇太极即位三四年来的家底一下子就耗光了。手底下的贝勒亲王们肯定是有意见的,而满洲现在汗位的继承是采用推荐制。皇太极就算再信任汉人,总得压住这股暗涌,不给反对势力丁点借口,那么范文程他们就注定要成为牺牲品。连带着整个辽东满汉的关系又恢复到努尔哈赤后期的对抗时代,这已经不是皇太极可以掌控的了。

当我正庆幸满洲的情况时,我接到今年首个不利的消息。大明自我即位这几年,不是大旱,就是地震什么的,陕西在我的每年的拨粮赈灾的情况下,才导致没有出现什么民变。陕西最穷的几个县,我特地从候选的京官里面找了几个干吏,让他们在那主持复产事宜,没有政绩不准调任,方把民风彪悍的陕西调剂安抚好

这次来的是山东六月大水,淹没数百里,几十万人流离失所。

从折子上来看,是灾民一片,济南城内水淹高达一丈,大部分百姓都往南撤了。看完奏折我忍不住开始头疼,动不动就几十万人等我去救济。我真不知各朝其他皇帝发生灾害时是怎样做的几十万我每年的赋税都是紧巴巴的,预算了下,至少要拿出五十万石粮食来赈灾,这样才能支持到明年夏季。

户部的意见是把海贸的粮食直接运到山东,以工代赈,修复堤防。我照准了,命下面的地方官带领百姓往南集结,让郑三俊从南京的藩库里先调运二十万石粮食由运河送往济宁。

此时的山东肥城到济南一带,都成了汪洋。洪水把田地房屋全部毁个干净,济南府的大小官员一早逃到了泰安,接着又去了济宁。被水淹的各州府成千上万的百姓拖儿带女随着大流往东南逃难。这日有十几万人筋疲力尽的逃到了王村,此处地势稍高,河水还没有淹来。暂时脱难的百姓却面临另一个新的困境,逃了几天,不少人已经开始断粮了。人群中幼儿见没有吃的,哇哇大哭起来。想到无粮无家的境地,哭声很快蔓延开来,大人也不禁垂泪。他们只能靠挖些野菜,草根暂且充饥。这批逃难人群后面还有一批兵士,他们是济南卫设在城东千户所的,大水一来,他们也跟着百姓逃到了王村。等他们踏着泥泞到了高地的时候,看到满片的百姓在那哭爹喊娘的,千户廖勇利不禁心里揪了下。

“该死的贼老天,一场大雨就把提防给冲垮了,让百姓怎么活”

旁边一个百户道:“唉,济南府的堤坝都十几年没有修过了,给水一冲能不垮吗”

另一个人接着说:“每年都征收的防汛税还不是到了上头的腰包里,哪个见过一方土石。”

百户道:“现在不是讲这个的时候,再往东走没有十几天也到不了青州,这些百姓有多少能活到那都很难讲,就算到了那也不一定会开仓赈灾。那些老爷的做法还不清楚吗”

廖勇利听了不禁忧心起来,如今是不能去青州。他想了下,最近的大城只有泰安,对去泰安

“各位弟兄,这些百姓如果去青州,恐怕一半都剩不到,如今只有去泰安也许有机会活命,泰安知府总该救济百姓吧。咱们带着他们去泰安,也算功德一件。”

那些兵士都是世袭军户,带着一家老小,听到长官这么说也没有意见。四下去说动百姓去泰安,百姓们听到说,泰安有粮食赈灾,绝大部分的人都跟着兵士们往泰安前行。一路上,不少人病倒的,饿得晕倒不能走的都纷纷掉队。大部队仍顽强的向泰安这个希望走去

然而廖勇利他们却是猜错了,他们带着十几万人千辛万苦的到达泰安城下,守城的兵士却关闭城门,不给他们进城。原本又饥又饿的百姓进退两难,之前山东巡抚刘宇烈是打算在泰安赈灾的,可事情的发展却出乎了他的预测,因为京杭大运河水涨,运粮船一度受阻。当地的存粮已经耗尽,泰安根本就无粮可放。总兵张大可不敢放他们进城。没有粮食的十几万人在城里不惹出乱子来才怪。

城外的百姓怎知这其中的情况,他们走了数百里,冒着风雨,忍饥挨饿以为到了泰安就可以有活路,如今却给拒之城外。一些人见没有粮食不禁哀嚎起来,一时间泰安城外哭声震天。困顿不堪的百姓守在城外不愿离开,希求当官的老爷发善心放他们进去,人群中也有不少人开始咒骂起来。僵持了一个时辰后,事情发生了变化。

靠近城门外的百姓却发现了这几个月朝廷发来的公告,其中有两条消息赫然使这股逃亡的队伍骚动起来。一是朝廷发文,在泰安发粮赈灾,让百姓在南边各府集结。二是五军督府发文,卫所军户除去世袭改为募兵,每人发放五亩田地后,家属为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