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玩唐 > 分节阅读 679

分节阅读 67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势,开始祸害海外的土著人。

王画借着这时间,写了一篇文章,印刷了若干份,然后送到国子监以及长安各大闹市口张贴。

文章开篇就说道:吾自幼喜猎书,无有大慧,唯记忆尚好也。幼时不知,然年长后,观圣人诸子之言,多有自相矛盾之处,吾不解也。今张贴此文,实乃余心中疑窦之处,望天下诸儒大贤,教吾乎。

我不明白了,所以向天下的各大能本事的人请教一下。很谦虚的语气。

然后将他的疑问一一罗列。

第一个问题就是诗经大雅里面说道,既明然哲,以保其身。易经里面也说,天地之大德曰生。可是论语里面却说道,士见危授命。君子以杀身求仁,无求生以害仁。

诗易可不是小经,乃是正规的经义,科考必修科目,所以不能否认它的话。论语更是读书人当作了宝典。诗易里面说保全爱惜生命是大德。但孔子却说道,舍身取仁是对的,不能因为贪图生命危害仁义。

当时王画写这篇文章时,李持盈就站在身边,第一个问题就让她产生糊涂了。究竟是那一个是对的呢

于是第二个问题出来了,管子说,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吕氏春秋里面却说道,夫子以食死者,欲禁天下食,悖矣。有以乘舟者死,欲禁天下舟,悖矣。有以固兵丧其国者,欲偃不在天下之兵,悖矣。

管子对吕氏春秋,半斤八两。但管子说,现实使人疑惑,看看古人是如何做的。想以预知未来,多看看历史。以史为鉴嘛。可是吕氏春秋里面却说道,不能因为有人吃东西噎死了就禁止天下人吃饭,不能因为乘船不小心淹死了,就禁天下人乘船,不能因为作战失败亡国,就取消天下军队。

第三个问题是孔子说的,恶讦恶以为直。但三国著名大臣曹羲却说道,夫世人所谓掩恶扬善,君子之大义;保明同奸者,朋友雷同,败必从焉。

孔子说敢谒发别人缺点是对的。但曹羲却说掩人之短,扬人之长是君子应当做的事。虽然曹羲不如孔子,可是他也是一个有学问的人,曾经主修过论语集解。为什么不注意到孔夫子说的这一句话。

赵绝书说,卖弄姿色的女子不贞洁,夸耀自我的士子不守信。汉书说,成大事者不拘于小节,行大礼的人无须谦让。

赵绝书不及汉书,可在现在的文人中间依然有很大的影响。

张良的师父黄石公说,务地广必荒,务德广必强,保护好自己的东西,能使人安份守己,贪人者残。这一句话让司马光很是赞同,也就是守成保守。

但著名军事家司马错却说道,欲富国必广其地,欲富兵务富其人,欲王者必务其德。除了道德两个观点一致外,其他观点皆对立。

左传说心苟无暇,何恤乎无家论语说礼义不僭,何恤乎人言也就是不做亏心事,不怕半夜鬼敲门。

可是有一句著名的古语又说,积毁销金,积谗磨骨,众羽溺舟,群轻拆轴。况且还有一个三人成虎活生生的例子。就是你没有做亏心事,小人反复的攻击诬陷,还得要倒霉。

看到王画写到这里,沐孜李与李持盈皆是无语。

孔子说君子不器,圣人智周万物。对这句话王画很不赞同的,不相信让孔子制器,他不如工匠,让他务农,他不如农民,让他作战,他甚至不如刘统。但王画没有反驳,通篇文章他皆没有评议,只是将这些圣人大贤的言论摘出来,让他们以子之矛对子之盾。

所以下面又说到,列子说天地无全功,圣人无全能,万物无全用。故天职生覆,地职载形,圣职教化。

虽然列子多是子虚乌有之事,可对这句话王画却十分赞同的。可他也没有说对,而是让这句话与孔夫子的圣人智周万物相针相对。

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可他又说,晋重耳之霸心也,生于曹卫;越句践之有霸心也,生于会稽。故居下而无忧者,则思不远,覆身而尝逸者,则志不广。既然坦荡荡了,又何必要有野心,“思远志广”

唐且说专诸怀里藏着刀子刺杀吴王僚,天下人皆称赞他勇敢。西施穿着粗布衣裙,天下人依然称赞西施的美丽。可是慎子又说道:“毛嫱西施,都是天下最美丽的女子,但让她们穿上兽皮衣服,人们都会被她们吓走。可让她们穿上好看的细麻衣服,过路的人都会停下来欣赏。由此可见,美丽要由好衣服来衬托的,美女不穿漂亮的衣服也会姿色大减。”

两个人说得都有道理,可都夸大了一点。

可是将这两句对立,又很让人无语。

项梁说,先起者制服于人,后起者受制于人。兵书上也说,先人有夺志之心。也就是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秧。

但周朝史官却说,无始祸,始祸者死,不为祸始,不为福先。不要做带头闯祸与享福的人。孔子也说做人要中庸。

慎子说有德才的人屈从无德才的人,是因为权利太小,后者地位尊贵。所以唐尧是平民百姓时,连他的邻居都指挥不动,可是他做了帝王,就能做到令行禁止。可见贤德不服人,权势却能使人屈服。

但贾谊却说,自古至今,与民结仇者,必然灭亡,而最后胜利者却是百姓。所以夏桀自称天父,商纣自称天王,老百姓依然责骂。可见权势不一定是最尊贵的,名号也不是最光荣的。

辕固与黄生在汉景帝面前争执,黄生说,成汤与武王是通过杀害怕夏桀与商纣继位的。辕固说不对,桀纣荒y无道,才使民心归顺汤武。这是不得己称王,是天命称王。但黄生却说道,再破旧的帽子也是戴在头上的,再新的鞋子不可能取代帽子的位置,穿在头上,而是在脚底下的。桀纣虽然无道,可始终是国君,以臣谋君,不是谋杀是什么呢

姜子牙说,惩罚严明,人会畏惧,畏惧就会害怕。奖赏分明,就会诱发人的贪心,贪心不足就会怨恨。所以君王治理天下,不能让臣民看到他的喜好。不能说不对,无论那一国开国立朝,诸位功臣都争过功劳。

文子却说,明罚则人震慑,赏无度才是不领恩的真正原因。因此,诸葛亮也说,威之以法,法行则知恩;限之以爵,爵加则知荣。蜀国于是大治。

文子说,人之化上,不从其言,从其行也。故人君好勇国家多难,人君好色,国家昏乱。然而秦王却说道,吾闻楚之铁剑利而倡优拙。夫铁剑利则士勇,倡优拙则思虑远。以远思虚御勇士,吾恐楚之图秦也。前者要求百姓不要跟着人君跑,后者则是要求人君主动做出表率。

孔子说,不患无为,患己无立。等到他困于蔡陈之时,学生子路见他说道:“以前总是听先生说,积善者天报以福。今天先生积义怀仁久矣,为什么落到这个田地”

于是孔子又说道:“子路,我来告诉你,你以为善人必有善报吗那么伯夷与叔齐就不会饿死首阳山。你以为智慧的人一定会被人相信吗那么比干都不会被人挖出心来剖心验证。你认为忠臣一定有好下场吗那么夏桀的忠臣龙逢就不会被斩首示众。你以为忠告一定会有人听吗那么伍子胥就不会被夫差杀害了。学识渊博又有深谋远虑的君子,因没有机遇被终生埋没的人太多了,何止我孔丘一人呢”

零零总总的一百个问题,达到七千多言。

全部用圣人之言或者贤者之言,针锋相对,甚至用他们自己的话对自己的话。

一个个刁钻之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