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玩唐 > 分节阅读 13

分节阅读 1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北京保利5周年春拍古董珍玩之清乾隆“乾隆御用”御题诗澄泥伏虎砚及紫檀盖盒1400万元成交,打破砚台拍卖世界纪录。此清乾隆御制澄泥虎伏砚,钦定四库全书、钦定西清砚谱等皇家典籍均有著录。此品整器作卧虎之形,色属澄泥砚中最为上乘的鳝鱼黄,乃吴中供御巧匠根据绛州澄泥配方重新创造之品。该虎伏砚以一椭圆形包袱式紫檀木盒储之,盒面镌刻隶书“虎伏研”三字,盒盖内填金隶书御铭与砚铭相同,下有钤宝二,曰“会心不远”、“德充符”。盒内底镌刻隶书“乾隆御用”,并“几暇临池”方印,均填金,雕饰十分精美,应为乾隆书房中蒙皇帝手泽的珍品。

作品相关 第六卷之吴昌硕自用并刻铭黄武元年砖砚

估价:

rb600,000-800,000元

成交价:

660000元

简介:

说明∶此砚以三国东吴时期黄武元年砖制成,包浆古朴润泽,上下原配天地盖。黄武元年砖是1882年吴昌硕受赠于友人金俯将,吴氏得砖后制为砚台,并在砚侧刻铭“壬午四月金俯将持赠。黄武之砖坚而古,卓哉孙郎留片土,供我砚林列第五。仓硕。”以后一直自用,他晚年谈论书法的诗作中还说“清光日日照临池,汲干古井磨黄武。”足见在吴昌硕的大半生中,此砚一直是他的文房良友。吴昌硕身后近五十年,表明此砚系得自吴昌硕后人见附图拓片,同时所得还有一枚印章、一卷诗稿。以汉魏砖瓦为砚材,自宋代以后一直流行不辍。清乾隆帝曾将一方未央宫东阁瓦砚、二方铜雀台瓦砚命名为“古俗三友”,合装一紫檀盒内,置于乾清宫,列为西清砚谱之首。而在文人雅士之间,也总是认为以古砖瓦制砚,最为风雅高格。黄武元年砖砚是吴昌硕自制、自铭、自藏、自用的文房珍品,流传有绪,极为难得。此硕还曾出现在书画作品上,本次拍卖中国书画一专场第629号拍品四条屏之一见附图,即以黄武砖砚为主题,吴昌硕题记考证,搭配朱訵花果,既古拙又秀丽,也反映出清末金石风尚的鉴赏倾向。金俯将,名杰,江苏苏州人,吴昌硕好友。他酷嗜古物,曾赠给吴昌硕一件古缶,吴氏从此自号“缶庐”。金俯将过世后,吴昌硕作金杰小传、十二友诗,记念这位“任侠使气好古”的朋友。

但注意一点,砖瓦砚如果没有来历,说不出名头,许多成交价只在几千块钱。而且赝品很多。

作品相关 第六卷之建安十五年巨瓦砚

尺寸:67x46;高10

介绍:

砚首刻“砚以静方寿”铭

砚尾刻“诗乃静之声”铭

砚底刻“建安十五年,道光己丑中秋长乐梁章钜得砚至幸。”

砚额刻“过云楼藏”铭

此砚乃为清代仿古巨制,以大块澄泥仿宫瓦,形质巨大。砚中开椭圆形池,周篆题词无数,虽远古所刻稍有存疑,然此古物确着,旧配老酸枝座,更显其古。

过云楼,姑苏藏家,主人顾文彬,藏书富甲江南,其所藏名画亦不计其数,解放後将所藏书画捐献国家。

建安十五年,汉献帝年号,公元211年。

市场行情:

2005-12-3上海嘉泰估价:rb20,000-30,000成交价:rb:35200

成交价不是很高,提出来主要它真的很巨大,不信大家看一下它的尺寸。还有许多其他的砚台种类,我在正文中也说过,但精品很少,不传图片了。下面是各种精美的石砚。

第一卷 我是小花 第一章 山村

太阳快要落山了,一道金色的光芒洒在崇山峻岭之上。

这是天陵山的余脉,属于洛州巩县的一片山区。

一条小河将群山一截两半,缓缓地流向北方,最后作为黄河一个不起眼的支流,流入洛水,流入大河,融入大海。

河水在夕阳余辉照射下,闪着粼粼的波光,如同无数的金色的精灵,随着轻微的晚风玩皮地跳动。

在小河的旁边,无数的青杉翠柏之间,有一个小村庄。

王画站在山岗上,看着山脚下这个村庄。

现在村中的村民开始做晚饭了,袅袅的炊烟升了起来,与傍晚升起的山霭绞在一起,一层层,一道道,化作了流动的云烟,在归林还巢的小鸟鸣叫声中,村庄便有了一丝仙境的感觉。

这里就是他的家乡,村中那一片高大的青砖褐瓦,在一片茅草屋中鹤立鸡群,哪里就是他的家

他在这个家中整整生活了十二年。

这些年来,他亲眼目睹着这个家的繁荣衰落。

本来他家在这个村庄,甚至在这个乡里也算是一个有名的富裕家庭。在他这个身体的祖辈开始,就经营烧制陶瓷,到了他父亲手上手里已经有了三个窑洞。单是聘请的佣工就有近百个。可他这个便宜父亲开始玩乐,吃喝嫖赌,连生意都不顾,将窑洞的所有事务交给了管家处理。最后居然输得连三个瓷窑都卖了出去。

最让人好笑的是,买主正是这个管家王家另一脉子弟。他有时候想,当初家境开始衰落时,三个窑洞报上来的账目,盈利都很少,是不是管家做了手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