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玩唐 > 分节阅读 12

分节阅读 1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期的遗物。因为艺术是一定时期社会现实的反映和缩写,所以,它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审美情趣、意识观念的改变,其风格也必定会推陈出新。也就是说,不同的社会时尚,必定会产生造就不同的艺术风格。玉器如此,其它工艺美术品亦如此。

作品相关 第五卷战国玉镂雕双凤式璜

镂雕双凤式璜,战国,长137,高62,厚03。1977年安徽省长丰县柳公乡2号墓出土。璜玉色暗青,表面有沁斑,并有较亮的玻璃光泽。器呈扇面形,较薄,边缘呈凹凸齿状。璜两面形式和雕纹相同,表面铺饰谷纹,谷粒呈菱面状,微凸起,谷纹间又有6处卷云纹,其形与凤尾相似。璜顶部镂雕一对相背的凤,细身长尾,尾端粗而回卷,与凤首相对,凤身局部有较多的镂孔,可穿绳系挂。战国时期,璜是玉组佩的重要组件,用作佩玉的璜一般都制造精致,除表面花纹外,很多玉璜还特加装饰。这件玉璜表面的云纹及顶部的双凤饰纹在目前已知的战国玉璜中是仅见的。

作品相关 第五卷镂雕东王公西王母纹玉座屏

西汉与东汉玉的区别正文中讲过了。下面讲这件国宝。

东汉时期玉器珍品,现藏于定州市博物馆

国宝价值

摆脱了中国古代玉器单形器的基本形制,由几块玉片合成,具有开创意义。

此器于1969年出土于河北省定州市北陵头村中山穆王刘畅墓,高169厘米,长156厘米,黄色,夹杂有褐斑。它由镂空的两侧支架和上下两块屏板铆合而成,纹饰精美,将神话中的人物、景色和动物巧妙地组合一起,是东汉时期玉器中的珍品。

国宝鉴赏

玉屏座两侧的支架板上镂雕有两璧相连状的纹饰,每个璧纹饰的内部又都透雕着盘旋着的龙,两条龙的中心又各镂雕有一长方形铆孔。这个长方形的铆孔正好和两块屏板两端的长方形榫头相套合,榫端各有一个小圆孔。两块屏板皆呈不规则的半月形。上层屏板正中饰有盘膝高坐的东王公,其下部和两侧刻有跪着的妇人和凤、麒麟、瑞兽等各种各样的纹饰。下层屏板正中是西王母,也为盘膝而坐的造型,其头部两侧饰有日、月状的纹饰,两侧各跪有一女子,周围还饰龟、蛇、熊等动物纹饰。东王公、西王母以及各种鸟兽都取材于东汉时期流行的各种神话故事全屏雕饰神话故事,作者自由、巧妙地把他们结合在一起。中国的玉器基本都是单形制,像这件玉屏座一样由几块玉片合成而又制作精美的实属极为罕见。

国宝故事

西王母又叫王母、金母、西姥、王母娘娘,她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一个重要女神。关于她的传说可谓各种各样。据说她本来是原始社会一个部落联盟的女首领,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始祖之一。山海经中记载,她原是一个虎齿豹尾的奇异动物,后来经过修炼才变为神仙,变为人们推崇的女神。传说王母娘娘曾经在瑶台与周穆王相会过,并和周穆王互赠礼物,临走时还恋恋不舍。又传说汉武帝也曾见过西王母,而且二人恩爱无比,最后西王母在不得不离开时还赠送给汉武帝几颗可以使人长寿的仙桃。后来人们又塑造了一个东王公,以和西王母结为夫妻,两人一年相会一次。到了西游记里,西王母又成了王母娘娘,在她过寿时群仙都来给她祝寿,因此王母娘娘又作为长生不老的象征为人们所供奉。总之东王公、西王母都是中国神话中的重要人物,因此中国古代有许多以他们为题材的艺术品出现。

作品相关 第五卷唐代玛瑙牛首杯

在书中我也说过它的一些具体情问。

但看到一个妹妹的博客,觉得很优美,摘抄下来。但这个玉器绝对是唐人作品,融合的风格与波斯人有关,而与突厥人一点关系都没有。

唐时的长安,是一座恢弘而大度的城。她像博物馆中陈列的女俑,将来自异域的文化纳入自己原本细瘦的身躯。汉时遗留下的纤弱,在这毫无保留的推崇和容纳中日渐丰腴。

长安,是我们无法企及的梦境。来自异域的民族,无论他怀揣的目的是袍笏加身抑或惊世财富,无论他的身份是没落的贵族抑或流亡的囚犯,都能在偌大的长安城觅一处遁隐的祥和之地,安然的修炼ot大隐于市ot的中国哲学。

熙熙攘攘的长安街,胡人的酒肆饭馆林立,胡姬的轻歌曼舞不绝,胡商的驼队奇货云集,连土生土长的长安姑娘,亦“竞着胡服,竞习胡风”。即便是两个对立的民族,在长安城也能安然相处,如同那些原本互斥的宗教都在长安太太平平的安顿下来。

这样一座雍容大度的城,她所表现的是大唐帝国兼容并蓄地吸收各种异域文明的雅量。

盛世的繁荣不仅留下了诗人赞美的诗篇以及帝王不朽的爱情,还留下那么多精美绝伦的石窟造像,以及如同那个混杂的时代一样风格迥逸的工艺品。

1200年前的镶金兽首玛瑙杯,置身于博物馆金碧辉煌的大唐遗物之间,却仍以一种领袖群伦的姿态,闪动着来自异族的流光。

仿佛突然看到大漠上掠过的飓风,夹杂着沙石的号角声粗犷而悠长,琥珀色的液体在杯中映出觥筹交错,歌舞升平的盛世景象。波斯人,新罗人,粟特人,争先恐后的行进于通往旧都长安的路途。波斯商人从东非,东南亚运来宝石,珊瑚,玛瑙,香料,药品,用来交换中国的丝绸,纸张和瓷器。黑衣大食商人麋集于长安西市,用他们的货物换取巨额的财富。然而,无论波斯人,新罗人,粟特人抑或吐火罗人,他们不仅带来了货物,也带来的属于异邦的文明。

这件极具异域风格的玛瑙杯,也许曾在突厥大帐里见证突厥人的豪放与硬朗,抑或曾为萨珊波斯的宫廷旧物享受过至上的尊宠,又或者出于一位不知名的大唐工匠之手,不仅将中外文化凝成牛首羚羊角的异兽玛瑙杯,更在中国的玉雕史册上添创了俏色玉雕的华丽身影。

无需置疑,它不仅代表了那个时代精湛的玉雕技艺,更体现了外来文化对李唐的影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