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海上马车夫 > 分节阅读 453

分节阅读 45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然紧张,却迟迟保持克制,始终没有打起来。

中荷两国紧张了好几年始终不开战,这可急坏了两个国家,一个是英国,另一个是法国。

英国着急,因为英国亦耗费巨资在军事上,大兴海军战舰建设,准备在中荷战争中分一杯羹。如果中荷不开战,那么英国这笔钱可就打了水漂了。不但如此,巨额经费打造的海军每年维护的费用根本不是查理这个封建政府能够支撑的。拖得越久,英国的元气损失越大。

法国人着急,除了法国也有一支规模强大的海军需要养着之外,法国和荷兰挨着。荷兰打造强大的海陆要塞防御体系的借口是对付中华帝国,可是如果两国不打的话,那么这个要塞防御体系便只有针对法国了。荷兰强大的海军已经令法国忌惮,如今荷兰陆上再打造成乌龟壳的话,对于法国陆军是一个挑战,对于法国安全更是威胁。

比起中华帝国的威胁来说,荷兰的威胁此刻已经成法国军方的饭后话题了。

中华帝国迟迟不对荷兰动武,理由是中英联合舰队内部矛盾严重,英国海军不肯交给中华帝国海军指挥。

对此,忍受了一年的英国政府最终同意将英国皇家海军在战时交由中华帝国海军指挥。然而,中华帝国方面却又变卦了,称西亚战事吃紧,中华帝国在西奈半岛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作战兵力不够,加上印度次大陆的波斯和阿富汗挑衅,战火再起,需要征兵。于是将驻扎在怀特岛的两个整编步兵师全部调往西亚。而俄罗斯帝国一直抗议中华帝国海军不去攻击君士坦丁堡,不去打击土耳其海军,而偏偏呆在北海吃闲饭。对此,中华帝国迅速将大西洋舰队调往地中海,参与爱琴海交战。

中华帝国皇家海、陆军调走后,英国方面顿时傻眼,这样看来,等到对土耳其帝国的战事结束时,英国的财政已经崩溃了。

英国人拖不起,于是查理一世照会中华帝国驻英国大使,闻询中英军事同盟的关系。中华帝国方面表示双方的同盟关系十分紧密。

当查理一世问如果英国对荷开战,中华帝国会不会袖手旁观时,中华帝国方面积极表示一定不会袖手旁观,让查理一世放心。

查理一世得到了中华帝国的鼓励后,决定对荷兰开战。

于是,1653年五月五日,英国皇家海军主力舰队在北海袭击了荷兰捕鱼船,并同附近巡逻护航的荷兰战舰交火,当场击沉两艘荷兰巡航舰。荷兰照会中华帝国驻荷兰大使,问询中华帝国方面会不会帮助无耻的英国人,结果中方大使暗示荷兰方面中华帝国正忙于西亚战争,暂时不会管英国人的闲事。

中方的回答无疑让荷兰人明白了中华帝国选择中立,于是第二天下午,荷兰照会英国领事,对英国宣战。

第二次英荷战争爆发。

第三卷 怒海争锋 第447章 大阴谋

第447章 大阴谋

弱弱滴更新五千字。。。。

第二次英荷战争就这样爆发了,英国人的如意算盘没有打响,不但没有造成中荷之间的战争,反而同荷兰爆发第二次战争。

战争爆发后,英国皇家海军还是奉行第一次英荷战争时期的战术,将主力摆在北海,意图封锁荷兰本土,打经济消耗战。

然而,吃一堑长一智的荷兰政府这次没有如英国人的愿,也将海军主力摆在北海,正面同英国海军交战。

英荷两国是英吉利海峡两岸的邻居,两国海军主力都摆在北海,顿时大打出手。

荷兰国土面积小,决计不能容忍英国海军陆战队登陆,隧全力动员海军作战,务求阻止或者消灭英国皇家海军。同样,英国作为岛国,海军是其唯一的战争依靠。因此,英国方面同样给海军部下达了全歼荷兰主力舰队的最终作战目标。

欧洲两大主力舰队对峙北海,其他国家的海军和商船纷纷绕路航行,生怕惹祸上身。

所有国家的政客们都在看英荷两国大战的笑话,而他们的军事家们则希望透过英荷战争观察彼此的差距,以及想要透过英国海军了解中华帝国海军的实力。毕竟此时的英国军舰大量引入了来自中华帝国的造舰技术,而荷兰则代表着欧洲本土造舰工业的最高技术。因此英荷战争的背后却是欧洲和亚洲的第一次技术碰撞。

然而,英荷两国似乎知道其他国家的目的,两国虽然宣战了,但是双方海军一直小心翼翼的试探对方的实力,并不急于进行主力决战。

从双方宣战之日起,在历时一年多的海战当中,双方海军战舰在北海、英吉利海峡、大西洋、地中海等海域上全面交战,大大小小数百次,几乎每天都在交火却没有爆发过一场大规模海战。双方主力舰队始终处于后方,参与交火的舰队规模都不大,基本上都是巡航舰、护卫舰之间的单挑,远至北大西洋,最大交战军舰数量亦不过二三十艘而已。

时间过得飞快,英荷战争转眼进行了一年半。两国海上贸易几乎都停止了,损失都很惨。英国的战备物资消耗甚巨,三个月前已经完全依赖中华帝国的海上物资补给。而荷兰亦好不到哪里去,法国受中华帝国巨大的政治压力而严守中立,对荷兰的援助有限。西班牙帝国正同中华帝国就中美洲部分殖民地和南美洲西属格兰纳达殖民地进行谈判,因为自从中华帝国给各个殖民地颁发了特许状之后,中属墨西哥殖民地开始向中美洲扩张,同西班牙在中美洲的殖民地摩擦日益增多。而中属秘鲁殖民地则向亚马逊流域扩张,于西属格兰纳达殖民地摩擦不断,包括同葡属巴西的摩擦亦持续升温。

为此,西班牙和葡萄牙此刻都在为殖民地问题同中华帝国进行深入谈判,希望给升温的中南美洲降降温,避免同中华帝国爆发殖民战争。在这种情况下,西班牙和葡萄牙的筹码自然就是在对荷兰的援助问题上了。为了给中南美洲降温,西班牙帝国和葡萄牙王国都在这个问题上向中华帝国妥协,严守中立。尤其是西班牙,他赖以生存的墨西哥和秘鲁殖民地都已经被中华帝国夺去了,此时就剩下中美洲部分殖民地和南美洲的格兰纳达,这是西班牙皇室维持奢侈生活的最后吸管不容有失,因此西班牙严守中立的同时,被迫租借直布罗陀海军基地给中华帝国,作为换取美洲殖民地的暂时安全。

中华帝国皇家海军地中海舰队将直布罗陀海军基地作为控制地中海的咽喉,由于其战略地位重要,不但可以控制大西洋进入地中海的咽喉,同时还掐断了荷兰对突尼斯、利比亚等殖民地的控制,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荷兰在海外的补给基地。作为政治交换,中华帝国中央政府限制了中属墨西哥殖民总督府和秘鲁殖民总督府的向南扩张的步伐。

这样,荷兰无法在欧盟框架内获得来自法国和西班牙等国的援助,只有北方强国丹麦和瑞典跟荷兰的结盟还具有实质意义,因为他们地处北欧,从波罗的海可以向荷兰进行援助。同时中华帝国在北欧的影响力有限,丹麦和瑞典等国不被中华帝国所左右,因此荷兰并非独立作战。

当然,荷兰能够坚持一年半时间还得益于中华帝国的倾销行动。在倾销行动中,荷兰政府囤积了大量的物资,其中大多数属于战略物资,这些物资支撑住了荷兰的战争消耗。

荷兰在第一次英荷战争战败后,对于英国和中华帝国给荷兰海军套上的航海条例这个枷锁如芒在背。因此,荷兰内部高层一直卧薪尝胆并寻求着重夺制海权的时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