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海上马车夫 > 分节阅读 452

分节阅读 45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防西奈半岛按兵不动,理由是等待援军抵达后在行动。而从本土出发的五个整编师走了半年多时间,在神武十九年六月初才抵达埃及殖民地,又休整了一个月,直到七月份才开始向前线开出。

长达一年时间,故意给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准备时间,使其可以从北线和西线抽调军队回防南线。

神武十九年八月,中华帝国皇家陆军动员七个整编步兵师,一个整编骑兵师,五百门火炮,对土耳其军队防守的卡拉下要塞防区进行猛攻,并与第二天拂晓前占领卡拉下。

土耳其军队不敌,选择主动后撤。正巧在这个时候雨季和汛期来临,河水暴涨,中华帝国军队选择了停止前进。

事实上,这都是中华帝国军方高层故意设计的,否则时间怎会那么巧合军方认为中华帝国此刻的主要精力应该放在荷兰身上,因此陆军不会过度去刺激土耳其帝国,让其他国家有机可乘。皇家海军地中海舰队更是在爱情海转悠了一圈后,声称无法靠近君士坦丁堡而撤了出去。

按照神武大帝的特别指示,中华帝国皇家海军开始加强大西洋舰队和地中海舰队的力量,以应对越发强大的荷兰海军。

经过八年左右的海军军备竞赛,荷兰海军主力舰队于神武十八年夏天完成组建,并在十九年七月正式成立荷兰无敌舰队。

建成无敌舰队后的荷兰海军主力拥有头等战列舰二十艘,二等战列舰二十二艘,四等战列舰八十八艘,成为欧洲第一强海军。

与其临近的英国皇家海军主力只有八艘头等战列舰,两艘二等战列舰,以及六十二艘老式四等战列舰,实力远远不及荷兰海军。

同样,法国海军虽然也参与了军备竞赛,但是法国战舰造的慢,数量也少。截止神武十九年底,法国主力舰队当中拥有六艘头等战列舰,四艘老式二等战列舰,以及二十二艘准四等战列舰。

荷兰海军的强大不仅仅表现在主力战舰上面,在次等战舰上面荷兰海军同样占据优势。由于荷兰以前打造海军的时候喜欢建造中等规模的巡航舰和护卫舰,因此在巡航舰和护卫舰数量上,荷兰海军是英、法两国巡航舰和护卫舰总和的两倍以上。因此如果再次爆发海战的话,英国海军觉悟击败荷兰海军的可能。历史上也证实了这一点,只不过现在的荷兰海军更加强大,直追中华帝国海军。

为了平衡荷兰海军的强大军事压力,英国皇家海军已经吃不消了,隧请求中华帝国海军前来助阵。

神武二十年三月,中华帝国皇家海军舰队司令部从本土舰队、太平洋舰队、印度洋舰队抽调新式战舰和精锐海军部队支援大西洋舰队和地中海舰队。

截止神武二十年年底,中华帝国皇家海军地中海舰队拥有头等天穹级战列舰十艘、龙卷风级二等战列舰二十艘、北云级四等战列舰三十艘,其他巡航舰、护卫舰不下百余艘,驻防塞得港。中华帝国皇家海军大西洋舰队拥有头等天穹级战列舰十艘,翔鹰级钢壳战列舰十艘,海狮级三等战列舰二十艘,巡航舰、护卫舰七十余艘。驻扎在英国朴茨茅斯军港,以及对面的中属纽波特岛军港。

为了威慑荷兰海军,中华帝国皇家海军同英国皇家海军经常进行联合演习,在北海、在英吉利海峡,甚至在距离荷兰共和国的家门口的哈德尔海域进行射击演练,火药味已经相当浓厚了。

荷兰海军在主力战舰数量上显然不及中华帝国和英国联合舰队的主力舰数量,但是荷兰拥有无可比拟的庞大巡航舰和护卫舰数量优势。在荷兰附近海域,水深普遍较浅,不适合大型战舰交战。这样一来,只要荷兰海军控制住交战海域,就可以做到不败之地。

中华帝国政府的真正目的虽然是消灭荷兰海军,但是也本着趁机耗尽英国海军的战略目的。同样,英国海军亦有着自己的算盘,那就是让中华帝国海军同荷兰海军死磕,两败俱伤是最好的结果,那样一来,英国海军便可以接替中荷两国海军主宰欧洲了。

因此,中英联合舰队在指挥权问题上始终存在分歧。英国皇家好海军拒绝将指挥权交给中华帝国皇家海军指挥,要求双方各自统帅为战。双方都想着消耗对方,隧联合舰队成为11小于2的态势。

第三卷 怒海争锋 第446章对欧政策之干打雷不下雨

第446章对欧政策之干打雷不下雨

神武二十年七月十五号,即西元1650年8月16日,这一天对于欧洲未来半个世纪的格局产生重大影响,令整个欧洲各国无法忘怀。

在这一天里,中华帝国远征军参谋本部成立,驻地在英国大不列颠岛朴茨茅斯军港对面的中属怀特岛特别行政区怀特军事基地内。

中华帝国远征军参谋本部拥有强大的权利,神武大帝邓浩楠特别批准了内阁提交的战争延迟特别处理法案。该法案起初是由中华帝国各个海外殖民地提交的,关于授权中华帝国各个殖民地当局处理突发国际事务争端问题的权利。

由于中华帝国广阔的殖民地遍布全世界各地,殖民地政府同外国发生争端必须向中华帝国中央政府,即皇帝和内阁汇报并批准。由于很多殖民地距离本土遥远,一封奏折往往需要几个月甚至半年以上才能送交到北京。如果中间途中耽搁、内阁拖延、上下议院争论不休、皇帝拿不定主意等发生的话,奏折正式批准下来便要等上一年半载了,再送回殖民地当局,这期间耽误的时间最长长达两年半时间。

对此,很多殖民地当局在处理问题的效率上面显得相当的龟速,很多小问题因为拖延变成了大问题。尤其是殖民地当局同周边外国殖民者发生矛盾时,因为殖民地没有外交处理权利,等到中央政府批准下来黄瓜菜都凉了。

因此,经过内阁的讨论之后,最终模仿英国和荷兰政府那种处理方式,将一部分权利下放给殖民地当局,即颁发特许状,允许殖民地当局有权利宣战、停战、缔约等。但是帝国内阁为了防止殖民地当局脱离中央政府的控制,颁发的特许状都是有年限的,并且跟殖民地总督的任期相挂钩。每一届殖民地总督都有申请特许状的权利,但是特许状的年限跟该总督的政绩和对朝廷的忠诚度相挂钩。忠诚度高的特许状的期限将跟着他的任期走,忠诚度一般的将会逐级减少。这样一来,有年限限制的特许状制约了殖民地总督的权利膨胀,对中华帝国长期控制殖民地起到了巩固作用。

殖民地获得了特许状,相应的国际争端亦多了起来。中华帝国的强大直接影响殖民地总督的对外态度,每个殖民地总督和当局政府对外的态度都是相当的嚣张。因此,殖民地周边的摩擦和争端逐年攀升,不少殖民地当局甚至直接挑起了战争。

例如在南联盟框架内,中华帝国莫卧儿殖民总督府于神武十九年夏突然对南方的艾伯特封建自治领发动战争,武力占领了艾伯特,将殖民地领土扩张至孟加拉湾西南岸。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