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海上马车夫 > 分节阅读 411

分节阅读 41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丹麦、挪威,以及俄罗斯帝国,国力不及其他欧洲国家,但也加入了这次海军军备竞赛,打造波罗的海区域性强大舰队。其中瑞典、挪威和丹麦海军的目的是防范俄罗斯帝国在波罗的海的军事扩张。

俄罗斯帝国国力太差,和土耳其的战争消耗甚巨,打的没完没了。因此俄罗斯帝国在波罗的海的海军建设十分弱小,不及瑞典海军一半的规模,要不是俄罗斯是同盟国成员国,其他北欧国家早就对俄罗斯帝国动手了。

这场全球性海军军备竞赛拉开序幕后,世界各国政客和军事家们似乎都感觉将要爆发一场大规模战争。但他们不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会发生,因为当前世界上,几个主要强国中有四个是同盟国,这个同盟国集团实力强大,没有哪个国家敢去挑战

但是这场世界性海军军备竞赛不可能无休止的进行下去,早晚会爆发战争才能结束竞赛,这令全球的军事家们陷入诸多的猜想当中。

到底哪里会是战争的导火线西班牙海军退役中将卡摩西弗认为战争将会在某个殖民地上打响,因为殖民战争现在是全球的主流战争状态,各国都在开辟殖民地,西班牙帝国衰落,强国会瓜分西班牙帝国的海外殖民地。他预测会在北美洲大西洋沿岸爆发,因为中华帝国皇家海军大西洋舰队早晚会组建完毕,到时候英国、法国和荷兰等国在北美的殖民地受到威胁,海战将会决定四国的命运。卡摩西弗猜测,第一个受害者会是荷兰,因为中英法三国是同盟国,他们会先瓜分荷兰殖民地,然后再窝里斗。

卡摩西弗的猜测得到很多国家的军事家们的支持,但不可否认,卡摩西弗作为西班牙退役军官,他的背后真正目的却是在挑唆同盟国内讧,报复中华帝国是他的主流思想。

英国的军事家索尔兹伯里第二侯爵立即出来反驳,通过英国泰晤士报大加赞扬中华帝国同英国的同盟关系,认为中英直接没有核心利益冲突,不会爆发战争。他认为西班牙帝国衰落,已经无力掌控海外殖民地,各个海军强国打造海军舰队的确是争夺殖民地,但瓜分目标肯定是西班牙的殖民地。而西班牙的殖民地依然广阔,所以在未来十年内,同盟国内部不会有直接利益冲突。

法国的著名军事发烧友查理布雷特孟德斯鸠他爸同意索尔兹伯里的观点,认为世界海军军备竞赛最终会引发下一次战争,但不一定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因为除了美洲广大的殖民地之外,还有非洲大面积的殖民地等待去占领,还有很多未知的土地等待去发现。他相信同盟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军事集团,在瓜分殖民地方面会妥善解决问题。

布雷特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一定会在印度次大陆或者外高加索地区爆发。因为印度次大陆上的宗教混乱,众多小国家领土分配不均,爆发战争的可能性很大。当战争进行到一定程度时,他们背后的大国将会干预,进而引发大国之间的战争。布雷特称,外高加索地区的争夺是俄土战争不可避免的。同盟国集团会被俄罗斯帝国拖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漩涡里,因为同盟国跟土耳其帝国的宗教信仰不同,当第二次十字军东征时,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候。

布雷特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作为军事发烧友,他时刻鼓动法国政府代表天主教国家,再次进行十字军东征。而这个唯恐世界不乱的家伙,更加希望把中华帝国也拖入宗教战争当中,进而将天主教在东方传播。

辩论最激烈,最八卦的地方则在中华帝国国内。

中华帝国奉行全球最开明的言论自由政策,帝国繁荣昌盛,国民们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满足,因此在精神生活上的要求便越来越高。

在家里,在饭桌上,在睡觉前,老孺们喜欢没事儿扯扯皮,弄点八卦消息来找乐子。

在工作之余,同事们喜欢寻找一些共同的话题来增进感情。在公共场合,以前是文人墨客、才女舞姬们争奇斗艳的话题最多,如今增加了一些各种思想家们在内进行辩论。

这在前朝是不可能的,莫谈国事是自春秋之后延续了上千年的禁忌,思想家根本不敢跑出来宣泄他的思想。如今帝国政治开明,这些思想家们才敢出来鼓吹他们的想法。

帝国的军事思想家们对全球形势看的要深一些,这得益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数千年来的传承,他们很多的分析都会或多或少的接近帝国政府高层的想法,也成为其他国家判断中华帝国态度的情报来源。

但是,对于帝国国内的各种舆论分析,帝国政府向来不闻不问。如果有记者询问,顶多新闻发言人会出来大吼一声中华帝国希望全球和平等等的不痛不痒,没有任何情报含量的答复。

还有很多军事家们发表看法,但他们都有背后的政治目的。有的明明猜出下一场战争的爆发点,但却因为政治而睁眼说瞎话,故意误导国民。

总之,到底下一场战争何时爆发,在哪里爆发,没有人能够真正预言。各国的领导者心中虽然明镜,但他们出于各种目的,有的希望拖延战争爆发时间,有的希望加速战争爆发时间,有的则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第三卷 怒海争锋 第400章环地中海条约组织

第400章环地中海条约组织

小更一章,以示存在。。。

苏伊士运河的巨大利润令各国眼热,尤其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早知道会有如此巨大的利润,土耳其政府估计砸锅卖铁也会自己动手开凿运河。

然而,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吃,马后炮是没用的。

中华帝国利用合同的漏洞,在苏伊士运河区驻扎十几万军队,严重侵犯土耳其帝国主权,更是威胁土耳其帝国的国家安全。

苏伊士运河从开凿成功那天起,便是亚非大陆的分界线。土耳其帝国在北非地区拥有好几块殖民地,中华帝国在苏伊士运河驻军,将土耳其帝国一分为二,影响土耳其帝国的政令实施和军事调动。

加上俄土战争中,中华帝国一直向俄罗斯出口先进武器,并给予贷款支持,使得原本并不怎么强大的俄罗斯帝国竟然成为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头号劲敌,严重威胁土耳其国土安全。

种种原因叠加道一起,导致土耳其政府越来越对中华帝国感到愤怒,虽然土耳其帝国高层一直选择沉默,但是下面的很多官员和将领们难免搞一些小动作,他们不断的在苏伊士运河附近制造一些麻烦和摩擦,期望中华帝国同土耳其帝国开战。

此前,大多数摩擦都会被两国政府高层刻意压制。土耳其政府因为其宫廷权利倾轧,后宫摄政同顽固派大臣之间争斗,使得他们无心无力去招惹中华帝国这个强敌。反过来,中华帝国在全球的战略部署要求其保持克制。爆发战争将影响苏伊士运河的巨大利润,这不符合中华帝国的既得利益。

双方保持克制,但土耳其内部一些官僚出于政治目的,将摩擦扩大,并招惹其他外国势力介入,意图将苏伊士问题国际化。

苏伊士运河的巨大经济利润和军事价值一直都是被附近国家所垂涎三尺的。在附近的亚非欧国家都不甘心被中华帝国独吞。欧洲列强很早就希望打开苏伊士运河,以便他们可以从地中海将侵略矛头指向印度洋甚至远东。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