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盛世中华 > 分节阅读 218

分节阅读 21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意谋反,所以要杀掉和珅。当权臣威胁到君权的时候,君主就必然会采取行动。从嘉庆的祖宗来看,爱琴觉罗家也是有这个传统的。

皇太极继位之后,幽禁了二大贝勒阿敏、三大贝勒莽古尔泰,大贝勒代善屈从,皇太极得以从四大贝勒“并肩共坐”到“南面独坐”;顺治亲政后,追罪死后的摄政睿亲王多尔衮;康熙亲政后,擒拿辅臣鳌拜;雍正登极后,杀了隆科多和年羹尧;乾隆继位后,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所以,嘉庆执掌朝纲,必然惩办权相和珅。

梁纲一时没想到这一点,但这也不妨碍他坚决散播谣言的大计。

时间进入到十二月,北京最新的信报传到了南京梁纲手中。

贰臣传丙编。

詹殿擢、魏大斌、李长庚、陈阳、南向阳等等一批清军方面投降过来的文武全都上了这新编的贰臣传丙编。

“嗤”一声冷笑从梁纲的嘴角升起,编这玩意有个屁用。他还记得,南明王朝也一样编过这东西,可最终还不是一样被清军扫荡。

不过自己这边终是吃了个亏。自己从后世过来的,并不在乎这个,可是这个时期的帐下文武却未必一点不在乎。

传来陈诗,梁纲要求他也编写一个汉奸录反击过去。分上中下三册。上策就抄贰臣传的甲乙两编,满清入关之时投降屈服的汉人大臣全部抄录在案;中册则为康熙平三藩、平台湾时期投降、卖力的汉人大臣,比如周培公、比如张勇、赵良栋等河西四将,比如郑克爽、施琅、刘国轩等等,都榜上有名;而下册就抄录眼下时候的满清重臣,无论是中央重臣还是地方的封疆大吏,刘墉、王杰、朱珪、董诰、沈初、纪昀等等,皆入汉奸录。

“比狠,我比你更狠”望着北京方向,梁纲心中冷声笑道。

而且除了编写之外,梁纲还让陈诗整理出一份特例的文臣名录出来,亲自带人前往南京的夫子庙,祭拜一番孔子之后,命随行的石匠将这份汉奸录中的文臣名录刻在了夫子庙正门大成门的城门洞石板上。

来往民众士子,踏于脚下,羞辱之余也让后辈者警心,引以为戒。

然后再带着汉奸录

西湖岳王坟,秦桧、王氏、万俟卨、张俊四跪像,立来三百年在今年冬季终是又添了一个同伴。梁纲抵到杭州后,大拜岳王庙,然后将日夜赶工完成的那个铁人跪像立在岳飞墓四跪像的另一边,不与同列。同时将汉奸录完本压在了这个铁人跪像下的刻槽里。

梁纲两番举动,加之公示宣告的汉奸录文本,登时将嘉庆元年末本已经恢复了平静的天下搅得大乱不已。

北京的乾隆、嘉庆听到消息后,气的简直连嘴都张不开了。乾隆老头子更是直接躺倒在了床上。而刘墉、王杰、朱珪、董诰、沈初、纪昀等人明面上虽然风轻云淡,可暗地里却无不痛骂梁纲,痛骂陈诗不已,全无半点名士重臣分度。

几人中以纪昀最感冤枉,汉奸录下册中,他纪晓岚何德何能竟然添居榜首而汉奸录上给出的回答却让他无话可说纪昀纂修四库全书,而国之三千年古书,从此亡矣

纪昀确实没能耐添居榜首,无论是刘墉还是王杰抑或是朱珪、董诰,都比他有能力坐这把头把交椅。可是谁让他的提名是梁纲钦点的呢看了陈诗编纂的汉奸录下册的各人评语后,梁纲心中对纪晓岚这个人物虽然挺有爱,可还是怒不可遏,做主把他推上了第一汉奸的宝座。

不管他出于什么样的原因,还是记忆中张国立的有爱,纪晓岚对中华文化的破坏却是绝对不容饶恕的。当然,这里面乾隆要付更多的责任,但是纪晓岚也要承担自己的罪过。

就像是在给汉奸录造势,就在梁纲在杭州岳王坟镇压第五个跪像之后没几天,海坛清军就全体告以覆没。

李南馨牵头,孙大刚后附,陈名魁又联系了李芳园,诸军一遭反噬,海坛顷刻翻覆。扎乐善、刚安等人不是战死就是自尽,一万多福建水师超过七成投降。而红巾军的伤亡则还不足一千人。

梁纲下令水师第六营成立,以李南馨为首,孙大刚、李芳园、陈名魁等人为辅。就驻扎于海坛休整,等待过年之后就启程南下,入南海雷州、琼州二府。

海南岛的石碌铁矿是中国质量最好的铁矿石,而且矿工等都已经齐全,陈广亮的密保里早就提到了细作在那里的活动,铁矿已经发掘了,北起石碌河,南至羊角岭,西起石碌岭,东至红山头,方圆十多里内都是铁矿区。南北长,东西狭的长条形,主体矿分布在石碌镇正南一公里一带,以北一主矿体为中心。只要大军占据了海南岛,自然就可以大规模开发利用。

北京。

乾隆真的是病了。汉奸录只是叫他气极,虽然卧床可是修养两天就会无碍的。但是海坛翻覆的消息传来,乾隆这把老骨头就真是撑不住了。这又是一个提督俩总兵,还连带着万多人的兵马。

消息传到了宫中,自然也就传到了京中。因为汉奸录而议论纷纭的北京再次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当然,这里面也有极少数的有心人。“我道李南馨的名字为何没上榜,原来是已经投效红巾军了。”

李南馨是一声提督,这个级别的大员已经够上汉奸录了,可是之前发布的汉奸录下册上并没有他的名号。

汉奸录这种意义的书一般是不会出现明显空缺的,而只要出现就肯定有因由。一直以来心存疑问的某些人,现在终于是明白了。

沈初摇头苦笑,他担任福建学政的时候与李南馨有过几面之缘,算是点头之交。所以对汉奸录有心的极少数人中就有他一个,现在

想想李南馨的际遇,再想想平湖老家,孔庙前自己的跪像,沈初心情何等的复杂。

他的家人在红巾军入浙江的时候就都到去了江西,然后反转赶路就上北京来投奔自己,沿途漫长到现在才走到邯郸。这样的行为在红巾军一方看来当然是铁杆的汉奸,所遇红巾军平湖县长学着梁纲在杭州的举动,也造了一个沈初的跪像,跪倒在了县城孔庙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