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盛世中华 > 分节阅读 144

分节阅读 14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军主力的内转,崇山峻岭成为了日后两军厮杀的主要战场,火器营的影响力已经随之而受到了极大幅度的削弱。进入了十月份以来,火器营在湘黔战场上基本上就已经处在了闲置状态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永保在棘手之极才会打起他们这一部的主意。而要是普通的绿营兵他反倒到不敢去打主意了。清廷对湘黔战事有多重视,看看日后的白莲教大起义就知道。

历史上白莲教起义大爆发后,清廷在震惊之余,急从陕西、山东两省调了7000绿营兵进入湖北增援。但是因为湖北宜昌、郧阳两镇主力都已经被抽调到湖南、贵州战场,所以即便是得到了这七千援军的支援,在湖北战场上清军依旧是兵少势孤,再因为最初开始时乾隆不把义军看在眼中,少量的清军还分散来使用,制定出三路出击进剿的计划,终导致清军在湖北战场上的进攻多次受挫。到了四月份,清廷见势不对就又增调了直隶、山西两地各2000军进入湖北,可形势依旧不见好转。但即便是如此,乾隆依旧不下令回调湘黔一带集结的重军平叛。直到了六月份,清军在湖北战场上再度大败,乾隆无奈之下这才下令调湖南苗疆精兵2万人回援湖北,而湖北战场上清军的危局也就此开始了逆转。

乾隆认从陕西、从直隶、从山东、从山西,四省拨调兵马抢入湖北救援,却始终不动用近在咫尺的湖南、贵州战场上的十几万兵马,岂能是没道理的如果不是因为湘黔战场事关重大,实在是离不开,他又怎会放掉那儿的十多万大军不用,而是从上述四省调兵入湖北那哪里有直接从湘黔战场上抽调兵力回救来的方便快捷啊

可是乾隆始终坚持着不那样做,原因就在于湘黔义军的鼓动力、号召力仍旧存在。历史上,白莲教大起义时,石柳邓、石三保、吴八月、吴半生等起义头领虽然已经被害,可他们的后代都还在,吴八月长子吴廷礼、四子吴廷义先后接过了父亲反清的大旗,与余部义军一道继续反清,一直坚持了11年之久才被清廷镇压下去。

所以,不把湘黔义军彻底消灭干净,不把所有的知名头领全部逮到,乾隆是不会轻易从苗疆撤军的。不然的话白莲义军还不知未来如何,湘黔战事却又始终没个消停,两头作战那才叫真正的麻烦。

只是现在又有了不同,历史上的湖北清军连同陕西、山东来的七千援军一共加在一起也不过一万来人,可现在因为梁纲的出现,单是红巾军的周边就围了不下两万的人马,只郧南一地的清军就有一万五千之多。好在万幸的是,除了郧阳府和宜昌府的北境地区外,其余地方各府的情形倒是还和历史上的一样,都是敞开了胸怀,一般的空虚。

现在可以确定的是,当白莲教起义爆发的时候,清军的调度肯定还会再变化。乾隆绝不可能再做出同历史上一样的指挥调度,那样的话梁纲不打进武昌城去,简直是对不起他乾隆爷的客气厚道。

而且现在的湘黔战场,吴八月、吴半生二人还都没死,影响力和号召力依旧无比的强大,尤其是前者。这湘黔战场上的十多万清军到底如何来调度,那就看乾隆是如何的去伤脑子了。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永保就是怀着这样的心情往北京送上了一道奏折,同时招募水师悍勇,想寒冬如水去打捞那些沉入江底的大炮和火枪。

只隔了两天时间不到,暗营就把战果送到了梁纲手中,坦然啊,舒服啊,大手一挥,梁纲直接拨下了五千两银子犒赏了时小迁一行。

火器营只是必须除掉的一个绊脚石,谁让他们放着湖南的安生日子不过,偏偏来湖北趟这趟浑水眼下白莲教大起义在即,若是放他们进了襄阳府、郧阳府,那影响可就大发了。

而且火器营上下常年操枪使炮,在清军中他们是对火器最为熟悉和使用最为精练的一批人,眼下的这队火器营兵马更是从整个火器营上万人中挑选出的精锐力量,若是能把他们一举覆灭了,那些个大炮、火枪便是被清军重新打捞上来装备了部队,战斗力也是会呈直线下降的。

与大局,与小结,两千多火器营都不能放他们过江。沉入江底才是他们最应该去的地方。所以梁纲在得知火器营的动向之后,就立刻命时小迁挑选精锐人手前去宜昌,有水龙弹为持,务必把他们送进江底。

而那些水龙弹,本来是梁纲为岳阳水师所准备的,现在是不得不先亮出来砸到火器营的头上了。

郧南的清军再度调动了起来,曾攀桂也从郧县赶回了竹山坐镇,永保更是在送出奏折的当天,就下令集结武昌、汉阳等府所有的剩余清兵和乡勇,第三天凑齐了三千人,然后走水路直入襄阳。

他们是真怕梁纲在年节之际再从山中杀出来搅闹一场,新皇初登大极的喜庆日子,自己这边可真容不得半点的闪失。不然的话,即便全天下人都知道新皇是个傀儡,也依旧会要自己等人一个好看。丢城失地可是大罪,地方官固然该杀,自己等人也一样该负责任。

襄阳教会,王聪儿、姚之福、李全、薛国玺四人再次聚到了一起,看着张汉潮传来的信报,四人不仅脸色难看了几分又来了三千人。

王聪儿现在气的牙痒痒的,咬梁纲一口的心都有了,这干的叫什么事儿啊,你自己舒服了一把,却让我们来替你遭罪

襄、樊两城本来就是军事重地,城高池深,防御坚固,远胜一般的府城城防,现在又有了相当数量的床弩火箭和部分火炮,更加的是易守难攻,如非是它们内部力量空虚,王聪儿起义后就不打算去打它们的主意了。现在襄阳教会之所以还把樊城、襄阳当做进攻目标,不过是因为两城中的兵力不多,他们在城内又有密线,若再潜伏进去一批人手,等到起义时,里应外合不见得就拿不下两城。

襄、樊,尤其是前者,海量的军资储备和粮饷,不是谁都能视而不见不受诱惑的。

现在“辰年辰月辰日”起大义的想法,在王聪儿等人心中已经动摇了,梁纲就王聪儿的那封亲笔信也回了一封信给她看,信上的内容她看了,姚之福、李全、薛国玺三人也看了,四人嘴上虽不说什么,可心理却已经认同了梁纲的推断。之前他们之所以“执迷不悟”,只不过是因为他们内心里还在缅怀西天大乘教往日的辉煌,现在被梁纲触痛了伤疤,梦自然也就醒了。这起义的时间确是极有可能大大地提前。

这几天襄阳教会已经开始在加紧联系和布置动作了,四人天天忙得脚不沾地,若非是今天的消息重大,王聪儿都不会召回姚之福和薛国玺二人。

王聪儿牙口咬的紧紧地,她现在都恼死梁纲了。

人算不如天算,那计划赶不上变化,他们就是在努力又如何眼看着永保的三千兵就已经开到了。以襄阳城的牢固,不要说是多了三千兵,就是多了一千兵,自己等人都不见得能拿得下来。永保的那三千人已经足够确保襄樊两城的安全了。

而若非是水师营已经遭重创,有他们游弋在江面,自己义军可就真是有的难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