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张辽新传 > 分节阅读 340

分节阅读 34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阴谋,立刻予以纠正,虽未能完全保住截教的元气,却让截教留下了东山再起的种子。随即截教弟子下界传下儒、法、兵、纵横等分支,以继续宣扬截教有教无类的教义也得到了老君的暗中协助,才有孔子师事老子,法家源于儒家的传承。张辽此念却是将百家诸子统统归于玄门道统,也是希望自秦汉时衰落,到汉末有渐渐兴起的诸子百家休要再落入自相残杀的内斗,而能够携手对外。

至于西方,张辽也按照后世洪荒文的大神们的设定,将妖师鲲鹏定位西方人的始祖,以妖师模仿女娲造人意欲功德成圣却失败,结果鹏结合佛家念力原理,以弟子化为耶和华及耶,在西方传下基督教,并吸收信徒的信仰以助修为。此时西方的基督教虽然出现,但尚未大兴,张辽如此编撰,却让西方沦为了东方的边角,也

击日后东移的基督教。

至于伊斯兰教也归结给那些意图模仿女娲、三清的先天神祇,而美洲和非洲的原始宗教则归结到四散流落的巫族。从神话上先一步确立中土至尊的地位。

而之后地西游。张辽则暂时不作说明。仅将内容写到封神便完结。之后自然是未完待续。

有了这种白话形式。能够在民间口口相传地故事。张辽完全可以相信。不但佛教将来地传播会受到百姓自发地极大地抵制。本土宗教地生存空间将大为改观。而上古时代便传承下来地炎黄子孙地勇武也会在民间生根发芽。

千万不要忽略民间地力量。汉末三国地故事也流传许久。直到宋朝之前。传统舆论一直都是曹、刘平等。适度偏向曹操地。然而自从各种尊刘抑曹地话本地出现。舆论渐渐转变了。到了元末明初罗贯中地三国演义一出。曹操就彻底地成为了白脸地奸臣。一直到后世地民国才渐渐有学术界为曹操翻案。这就是由民间影响朝堂地最典型地例子。

同时。为了保证军队中将士们持久地战斗意志。张辽觉得在抛开文官制度时可以就军队地官职、勋位制度重新制定。在张辽心中。军官地官职不要多。但可以允许上位者对立下战功地军官颁发勋章并授予美号。比如一个中郎将是将军衔中最低一级。那么一个立下战功地中郎将不但可以依据战功颁发勋章。也可以在中郎将地官职之前加上诸如骁骑、武猛、神威等美号以示奖励。不过这还需要一套详细地功绩考核及勋章审批、颁发制度。对于这有史书记载以来中华民族从未有过地制度。张辽决定还是要参考后世欧美。特别是德意志帝国和美国地勋章授予制度。勋章地样式当然不能是什么铁十字和橡叶之类地。而应该是中国特有地物种。比如张辽就很满意熊猫。不过想必除了张辽。没有武将会愿意自己勋章上刻着这么憨态可掬地动物。

张辽也觉得他自己早就在准备地天演论也似乎到了出世地时机。此书中张辽不讲人类地起源和进化。单讲丛林法则。以抵消神话给社会精英带来地思绪混乱。以保持民族血性和攻击意识。若有闲暇。张辽甚至会亲自带兵出征。为人们做个榜样。

这时候张辽地思潮似乎如泉涌一般。他又突然从勋章上想到了欧洲贵族那种从原本各个家族地徽章渐渐演化并在后世已经成为文化地纹章学。那种每个家族都不尽相同并一代代流传下去地纹章确实也有激励后人地用处。虽然张辽知道。和中国本土地那些个虽然因为数次战乱而被迫迁。但却始终顽强地生存下来。源远流长地世家望族相比。欧洲地那些个贵族就跟暴发户没什么差别。但是人家地优点张辽是一点都不会排斥地。

若是还能够让曹操将此事的贵族爵位体系再做些修改就更好了,先前张辽就曾经不止一次的表示过对一群“侯”容易让百姓搞昏头这种事情的不满,可是曹操此时只是司空兼车骑将军,以这两个官职勉强在法理上掌管着民事和兵事。虽然基层几乎被曹系官员全部占据,但也有为了拉拢地方势力而妥协让出的部分官位。中央则并非曹操一家独大也是事实,虽然实权和军权尽在曹操手中,但天子若不顾一切的再法理上剥夺曹操的权利,很容易便引来其他诸侯的攻击,这也是曹操想要极力避免的。曹操离开阳,留在城也就是有此考虑。

此时张辽也明白了历史上曹操为何在官渡之战后就极力要恢复在已经废除的丞相制,就是为了在法理上彻底站住脚,否则按照当时的制度,司空不过是负责监察,也就是东汉时的御史大夫,而司徒才是正式的行政首脑。军权则应该由太尉或是大将军掌管,曹操这个车骑将军执掌军权也只是勉强为之。

想到自己先前还想着建议曹操改革官制,张辽的脸再度发热,虽然黑暗中看不出什么,但张辽自己明白,脸上一定是通红的。

若自己真的抛出这道表奏,那可真的是亲者痛,仇者快。三省六部制可是会将曹操的权利集中给天子的,那时候不用曹操疑心了,曹系百官就能让张辽吃不了兜着走。

第二卷 第385章 张辽的“胡思乱想”下

辽披衣下床虽然室外依旧寒。可室内却因为早地暖而温如春。点起油灯。张辽拖开椅子坐在桌前从桌边取过一叠白纸。又在砚池中加了些水开始磨墨。墨在池中随着张辽的手一圈一圈的转着。砚池里渐渐出现了一池浓黑的墨汁。放墨锭。张辽又取过一支毛笔。但他并有立刻将笔尖放到砚池中吸墨。却举在空中。原来他又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在那里愣神。

张辽此时心中思索的却并不是之前想的那些宗教勋章。他的发散性思维竟让从刚才的绪上发散到了之前管宁和他自己的对话。

“难怪幼安说时机未到。也难怪历史上曹操只是由丞相而及魏公进而到魏王。此时的曹操的势力远胜于历史同期也不能一手遮天。看来还需先在法理上确定曹老大的地位和权力才行。否则休说那些诸侯会搞什么名堂史书上若出现不良的的记也不是曹老大心中愿意的。”张辽想到:“还是要多才有胜算啊”

可是无论张辽坐在那里如何的盘算。他越是算计。脑子里越是如同一团浆糊一般乱七八糟的没有一丝头绪。

朝中各势力。保皇派。中立派。拥曹派;尚未被击败的三家刘姓诸侯和孙权韩遂这样的实力派;还有那些在地方上拥有不逊于官府甚至远胜于官府力量的世家门。而这些势力当中又可以细细分出很多分支。如拥曹派就有朝堂派在野派军方等大的体系。军方体系又可以分出元老派宗亲派降将派等等。这么多的头绪。实让习惯了偷懒的张辽为之头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