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张辽新传 > 分节阅读 339

分节阅读 33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些,若不仔细看,也就和青州差不多。我作为幽州牧,将曾经在幽州获得成功的经验拿到幽州来实行也算是正常的。”张辽说。

管宁微微一笑,道:“可文远你到幽州已经两年了啊”

“没办法,两地情况不同,家底也不一样,再加上战争,我只不过拖了两年,并不算很久啊”张辽笑道。

“也对。照你的说法,确实是和青州新政的变化差别不大,可是我怎么看,这些变化都更适合朝堂。莫不是”管宁故意拖着长音说。

“别”张辽赶紧开口,“我是何种人拟管幼安难道还不明白何况我大舅子也了解我这个妹夫,只要我亲自去和他说明此事,并讲明白是在幽州实验新的朝堂官制,你觉得他会怀疑吗”

“难说”管宁瞥了张辽一眼,意味深长的说道:“人的位置不同了,他的心思也会发生变化的十年前的你又何尝会寻思这些东西呢”

“不用这样给我泼冷水吧”张辽无奈的苦笑道。

“不是泼冷水,我是真担心。

你的计划中不但有文官的变动,还同样有武官的变动,这些可都应该是中央考虑的问题啊你作为一个地方大员,没事就考虑这些,若我不是真的了解你,我也会超那个方面去想。曹公虽是你的妻兄,但涉及权力之争,便是父子都没有用处。即便你有郭奉孝、荀文若等人为你转寰,可一旦曹公确定了想法,这些都会成为另类的佐证。文远,不要过于涉及这些了,你没有更进一步的野心,又何必将自己置于险地”管宁语气恳切的说道。

“这”

张辽突然间无话可说。他知道管宁说地一切都是真地。自己似乎是有些过于兴奋了。看看自己如今地名头。百战地常胜将军。当代学宗地关门弟子。改革地先锋。还有那从中央到地方地良好人缘。若不是自己一贯地不拘礼法和懒惰散漫做派。估计早就会招来曹操地怀疑。兖州旧事就很能说明问题。只不过那时候自己随即就娶了曹清。曹操也需要人才为其服务。接着便是他先露出那些不同一般地做派。又有郭嘉等人从中帮忙。这才使得他地地位稳固。青州新政是迎合了曹操以此向朝中旧势力开战。但此时曹操地位稳固。若自己还要在幽州进一步进行改革。确实会让人有不好地想法。无论自己是否坦荡。却不能堵住别有用心之人地嘴。难道真地就什么都不做张辽犹豫着。思索着。

“幼安。我若真地想做又当如何”

张辽思考了片刻。抬起头对管宁说道。

“文远。你对军中体系地改革我看地很清楚。这完全是为了便于军队地指挥以及不让军权掌握在私人手中。这方面地改变。我不反对。即便是别有用心者也不能在这上面指责你什么。可是文官体系地变化与你有什么用处这我可看不出来。”管宁说。

“啊”张辽一愣。他计划中地官制可是以历史上评价极高地唐代三省六部制为蓝本。结合宋元明清四代王朝地优点制定地。怎么管宁竟然说没什么用处呢

“幼安。你说地是真地”张辽皱着眉头问道。

“你啊”管宁见张辽似乎有些懵懂了,不由得暗中直摇头。

“文远,你所制定的这套中央官制可以成为三省六部制,没错吧”

在张辽给予了肯定的回答后,管宁接着说道:“这套官制和如今的官制相比,更加强调了监察权和制令决策和封驳审议权,同时将如今司徒属下的诸曹的地位大幅度提升,成为六部主官。可是如今的官制中除了没有明确的对文书的封驳审议权外,其余的诸般职能官职皆各有所属。如果按照你的方法去改,朝堂上将会出现相互牵制的格局,臣子的力量大减,但行事的效率却一定会大大增加。而且权力将更多的集中到天子手中,你觉得此时向曹公建议实行这种制度适合吗”

管宁的话已经让张辽有所触动,但最后一句话一出口,张辽才真正明白管宁之前那句“与你何用”的意义所在。此时的管宁已经察觉到曹系官员中有一股希望曹操上位的力量在活动,而他本人也并不是刘家的奴才,故而并没有提出异议。可是张辽的这套官制很明显是要实君虚相,只要曹操一天不上位,这套官制变是实际上在削弱曹操的实力。若是自己真的想曹操建议,不用说,倒霉的一定是自己。

此处,呼出一口浊气,感激的看着管宁。“幼安啊安提醒,否则我就要犯下大错”

“文远,你我相交数年,我岂不知你的为人。表面懒散,实则却对天下充满着一份热忱。只不过涉及到政务便不似你在战场上那般游刃有余,常有疏忽大意之处。虽然寻常公务你尽数推给属官,却也容易在其他方面露出破绽。我既得你相交为友,遇事自当提醒与你,朋友之间何谈谢字”管宁微笑着,平静的说道。

张辽苦笑道:“幼安,休要谦虚,此事事关重大,若非你及时提醒,我便差点搞得全幽州皆知。到那时,便是主公身边有奉孝、文若为我说话,主公对我的信任也不可能再像从前那般。”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