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仙侠修真 >极品国医 > 分节阅读 121

分节阅读 12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没有向邓宁临汇报。

因为他估摸着,邓书记早就知道了这茬。

康桥公司,会议室。

机械工业局局长沈宏卫和副局长谷涛再来,表明了市政府的态度,但骆志远还是没有撒口,坚持不能全部接收和安置自行车厂的所有职工。

“骆总,其实要依我说,与自行车厂的巨大负债相比,几百人的安置也不算什么了,你又何必如此坚持呢”沈宏卫沉着脸没有说话,副局长谷涛赶紧为他解围。

“沈局长,谷局长,这就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我们并购自行车厂,如果不接受这家厂子的负债,恐怕市里连谈都不跟我们谈吧我们扛了一个大沙袋,已经沉重不堪,如果再拖上几百人的安置,一年下来,光是工资福利和人工管理成本,就足以拖垮我们的企业。这一点,我已经再三强调了很多次,希望两位领导能够理解。”骆志远不卑不亢,轻轻回答。

谷涛嘴角一抽,他也无言以对了。

会议室里的气氛变得沉闷了下去,其实本来就够沉闷的。

沈宏卫明显感觉这次前来,康桥集团的态度比之前更强势了。他知道是为了什么,却也无可奈何。

谷涛想了想,又道:“骆总,根据我的了解,自行车厂的职工工资也不是很高,你们接受过来,不要说维持现状,哪怕是降低工资待遇也是可行的,我想,大多数职工也能体谅,只要能让他们有点事干,别推向社会,一切都好商量,呵呵。”

沈宏卫勉强笑着,点点头,“老谷说的有理,我们也理解企业的难处,只要能安置这些职工,以这个为大前提,一切都可以再讨论,再研究嘛”

沈宏卫的言下之意很明显了,既然自行车厂的职工工资已经拖欠半年多了,你们接受过来,降低工资标准继续拖欠个一头半年的,也没什么,市里会装作看不见,只要别让这些职工推向社会就成。

韩大军闻言心里暗笑:沈宏卫这些人开始让步了,虽然不是全盘让步,但毕竟还是发出了让步的信号由此可见,市里促成这个项目的决心是很大的,看来,骆总这样坚持下去,就是号准了市里的脉搏。

骆志远嘴角浮起了一丝古怪的笑容,一闪而逝。

如果没有企业并购,自行车厂破产也就破产了,市里不会有什么反应,顶多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上一句“改革的阵痛”和“市场竞争的代价”,仅此而已。放在全市的大局上,区区一个自行车厂的破产倒闭,也算不得什么。但有企业愿意提出并购,而且消息已经传了出去,市里就不能不认真对待,争取促成此事。

韩大军一念及此,忍不住用眼角的余光瞥了骆志远一眼,心头暗暗凛然。从一开始,骆志远做事一环扣一环,稍不留神,你就会被他牵着鼻子走。

“两位领导,请恕我直言,我们没法这样做。我们康桥企业的职工工资水平比全市平均水平高出很多,我们收购自行车厂后,接受的职工就成为我们康桥集团的人,两位领导可以想一想,这些职工能同意拿比集团其他成员企业低一大块的工资吗”

骆志远微微笑着。

沈宏卫长出了一口气,他总算看透彻了,骆志远看出市里有意促成这次并购,底气就更足了。

自己这边苦口婆心,奈何骆志远就是稳坐钓鱼台、毫不松开、有恃无恐,到了这个份上,任何的“谈判技巧”都无济于事了沈宏卫突然感觉心烦意乱,也失去了继续跟康桥公司谈下去的耐心,他霍然起身,淡淡道:“既然骆总态度这么坚决,那么,我们也不强求了。我这就去向周市长作电话汇报,看看市领导怎么说。”

沈宏卫就在康桥公司给周显华打了电话过去。

“周市长,我是沈宏卫。”

周显华哦了一声,“老沈,情况如何”

沈宏卫轻叹一声,尽量将声音放得纾缓和恭谨适度,“周市长,康桥公司态度坚决,不松口,无论我们怎么说,他都是一个原则,安置自行车厂全部职工超出了他们的接受能力,只能安置200人,这是最高的上限。请领导定夺吧。”

周显华沉默了下去,良久才低低道:“没有一点回旋的余地了”

“周市长,也可能他们的确是有困难说实话,自行车厂债务如山,再加上这么多职工安置,的确是不太好搞。”

周显华恼火地挥挥手,“你继续跟他们谈一谈,我去请示一下劳市长。”

原来这件事周显华作为分管副市长就可以做主了,但后来劳力手来,所以周显华就不能擅自做主,而必须要向劳力请示。

周显华犹豫了一会,还是没有打电话,而是离开办公室,亲自去了楼上市长劳力的办公室。

他敲开劳力办公室门走进去,意外发现市委书记邓宁临竟然也在。

他不敢怠慢,陪着笑脸打招呼:“邓书记你也在劳市长这里。”

邓宁临扫了周显华一眼,微微一笑:“我正好有个事过来跟劳市长商量一下怎么,你找劳市长有事”

劳力赶紧笑道:“老周啊,是不是自行车厂的事情正好邓书记也在,也给邓书记汇报下这个事情。”

周显华见劳力如此说,也就不客气,坐下来后,简单将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向邓宁临做了汇报,邓宁临早就心中有数,却故作讶然道:“有企业要收购自行车厂这是好事情嘛谈得咋样”

周显华向劳力暗暗投过请示的一瞥,劳力向他点点头,周显华这才叹息道:“邓书记,我过来就是想给劳市长汇报下。我让机械工业局的沈宏卫跟康桥公司谈了几次了,但一直都没有谈妥。”

“咋企业漫天要价提过分要求”邓宁临淡然道。

周显华摇摇头,“这倒也不是,不过呢,我们是希望康桥公司能全部承担自行车厂所有的职工安置,但他们只肯接受200人。至于债务方面,他们倒是愿意全部承担。”

邓宁临听着,突然道:“对这个事情,我有个态度。自行车厂资不抵债,这是实情。但既然我们要运作并购,盘活这个企业,不做便罢,做就要不留后遗症从现在的情况看,既然康桥公司有投资意愿,那么,市里就要想办法克服困难促成这次合作。”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