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仙侠修真 >极品国医 > 分节阅读 120

分节阅读 12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一项任务,选聘36名下属企业负责人。我不管你是对内选拔还是对外招聘,或者是从其他企业挖人,反正三个月之内,我要见到合适的人才到合适的岗位上去,这个事儿就交给你了。”

骆志远的话音一落,韩大军苦笑着点点头:“得,骆总,我这两天什么都不干,跑出去给公司挖人去但是,薪酬方面”

“薪酬方面,我已经让人力资源部在做一个公司全员的薪酬体系。一线员工多少,管理科室管理岗位多少,中层副职多少,中层正职多少,高层副职多少,高层正职多少,定个标准,清清楚楚、一目了然。下属企业正职参照集团部门正职的待遇,再加一块绩效奖金,韩总,你就对照这个标准,招人吧。”

骆志远轻轻一笑,“我们的薪酬标准远远高于本市平均水平,相信还是比较有吸引力的。”

韩大军闻言笑着答应下来,“成,只要有你的尚方宝剑,我就敢敞开去挖人了。”

“林总,集团运作的财务制度体系要赶紧完善构建起来,成员企业的财务负责人,必须要由集团公司派出,这是一条铁律。时机成熟了,我看可以尝试着建立内部银行平台,统一协调配置资金,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财务成本,提高集团和下属成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避免资金的闲置浪费。”

骆志远望着林美娟又道。

林美娟笑着答应下来,建立集团内部银行平台,这是她提出来的建议,得到了骆志远和唐晓岚的赞同支持。其实,她已经着手开始操作。

骆志远笑了笑,突然将深沉的目光投射在垂首不语的夏侯明礼身上,淡淡道:“夏侯书记,我有个不成熟的想法你出面跟市里沟通一下,撤销康桥实业公司党委的设置,改为党总支,而在我们集团公司建立企业党委,还是由你出任党委书记。此外,工会组织也由你来牵头筹建起来。”

骆志远的话让夏侯明礼先是愕然,旋即如释重负。其实在集团公司干个虚头八脑的党委书记有个屁用,他无非还是为了一个面子。

他定了定神,笑着大声道:“这没有问题,骆总,我明天就跟市里协调一下,我们主动完善建立党群组织,市里没有理由反对。”

“还有啊,夏侯书记,我们的集团公司严格按照上市公司的标准进行打造和运转,从现在开始,集团成立一个上市联络办公室,由你牵头分管,负责集团的上市事宜。”

夏侯明礼一听神情就更加振奋,骆志远不仅给了他“位置”,还交给了他实质性的工作,操作上市可不是一件小事。

夏侯明礼的“起势”就像是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又一村,不仅夏侯明礼由此变得心情舒畅,满腹的芥蒂一扫而空,韩大军等人也颇有点释怀的感觉。

毕竟,在座的这些人,除了常建之外,不管是原先国企的领导,还是从外引进来的,亦或者是唐晓岚在光明公司的心腹班底,目前都与康桥企业集团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了一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大家团结共事一起向前奔,是最好的,谁也不想见到内讧和分裂。

第210章 重启谈判

组建集团,运作上市,今天的会议上,骆志远终于将他的整体战略布局勾勒出了一角,虽然不是全部,但足以让人精神振奋了。

散会的时候,韩大军与夏侯明礼并肩前行,低声作着交流,心头都感慨万千。

康桥以唐晓岚的光明商贸公司为基础班底,不到一年的时间,在骆志远的手上,通过资本运作,一跃成为前景广阔的企业集团,资产和企业规模扩大何止数倍。

一开始的时候,对于唐晓岚将公司交给骆志远来运作管理,很多人都觉得唐晓岚犯了失心疯,而如今的事实证明,唐晓岚是何等的精明

韩大军和夏侯明礼心里都清楚,康桥企业集团当前处在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一旦几个新项目成功上马,将又会向上飞跃一个台阶。

这些日子,他们已经见识了骆志远的谋略、手段和魄力以及过人的能力,纵然是他们这种从老国企“转型”过来的人,也无法再否认,康桥企业集团在骆志远的掌控下已经逐步起势,步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假以时日,康桥企业集团将站在一个常人无法想象的高度。

时光飞逝,一晃半个月时间过去了。整合后的康桥企业集团慢慢走上正轨,可这一段时间里,机械工业局那边一直没有任何动静。

收购自行车厂的事儿难道黄了

公司其领导感觉无所谓,反正在他们看来,并购自行车厂风险太大、价值不大,黄了就黄了吧。最着急的是常建,常建知道收购自行车厂能否成功关系着电动车项目的上马,关系着他理想抱负的实现,因此,尽管他人在京城正在带人进行发明专利申报和康桥电动车的商标注册,却还是每天两个电话打回来,询问究竟。

得知此事就这么“沉”了下去,常建非常烦躁,接连给自己父亲常书欣打了两个电话催促,要求父亲出面帮着再协调一下。

可常书欣却没有给常建一个答复。

常建问得急了,常书欣索性就保持沉默,一句话都不说。常建无可奈何。

骆志远稳坐钓鱼台,机械工业局那边没有消息,他也一直没有去催问,更没有主动去跟市里接头。

直到5月11日,机械工业局的人终于再次主动联系上了康桥企业集团,表示局长沈宏卫和副局长谷涛将再次来公司就并购自行车厂的事宜进行磋商。

其实,机械工业局的人之所以迟迟没有动静,主要原因在于自顾不暇。

一周前,市纪委将自行车厂的班子成员4人带走调查,而翌日,市委宣布免去机械工业局副局长杨建宁的全部职务,接受纪委的调查。因此,这一段时间,沈宏卫忙着“擦屁股”安定局里的局势,进行作风纪律整顿,狼狈不堪。

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分管副市长周显华根据市政府的统一安排,主动去了临海市,与前不久与安北市自行车厂合作联营的临海市自行车厂谈判,想要争取对方收购了安北市自行车厂。

临海市自行车厂是国内的自行车行业龙头企业,其生产的凤凰永久牌自行车在国内非常畅销,从城市到乡村,到处都是他们的产品,完全可以说有人的地方就有凤凰永久牌自行车。

去与临海自行车厂谈合作,这是市长劳力提出来的。用劳力的话说,就是没有必要在康桥公司这一棵树上吊死,应该走出去跟国内的自行车大厂接触接触,试一试嘛。如果谈不成,再回头来跟康桥公司谈。

这些情况,骆志远通过安知儒都了然于心。

不过,骆志远却并不相信临海自行车厂会出资收购安北自行车厂纵然是市里通过努力与对方达成合作共识,想必对方开出的条件绝对要比康桥公司更苛刻。

事实上,在去年年初与安北市自行车厂联营的时候,临海厂就提出了将安北厂收购过去,但临海厂却不肯承担安北厂的任何债务,只愿意注入部分资金和技术,将安北厂改造成自己的分厂。

这样的条件,安北厂当然无法接受。

果然,正如骆志远的猜测和判断,周显华带着市里的工作组千里迢迢赶过去,对方的态度并不热衷,勉强谈了两次,对方直言安北厂没有任何收购的价值,不如赶紧破产了事。勉强维持下去,只能导致更大的亏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