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重生之商海惊涛 > 分节阅读 423

分节阅读 42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依靠和政府的关系,从政府手中廉价购得一批工矿企业。这些工矿企业在日本军国主义扩军备战和战争中的军事供应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本身实力也得到急剧扩张。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和战争期间很长一段时间,三井财阀一直稳居日本四大财阀之首,是日本经济工业化进程中的重要推动力量。即使战后三井的企业被占领军清算,短暂沉沦过后。又迅速搭上日本战后重建的快车,再次崛起为日本举重轻重的大财阀。

三井财团目前由25家大企业组成,其核心企业有樱花银行、三井物产、新王制纸、东芝、丰田汽车、三越、东丽等。该财团在化工、重型机械、综合机、汽车制造、房地产、核发、半导体、医疗及办公设备等行业都占据着领先优势。相比之下日本其他三大财阀的三菱、住友和安田等加在一起不过和三井财阀相当,所以有三井社长相当于日本地下“首相”的说法。

其中三井物产更是日系综合商社的代表,其经营宗旨定位于提供交易服务,即做为中介人,为出口商开发海外市场,为进口商寻找所需的原材料或产品。为了实施这些交易。三井物产为客户提供最有效的商业动态,市场行情等信息。监督贸易双方的商业信用,帮助筹措资金或安排易货贸易。甚至为客户提供全球范围的运输服务,把触角尽可能地伸向全球经济生活中人们想得到甚至想不到的角落。

这听上去像绕口令一样的口号说白了就是两项,为日本企业出口打开销路,为日本企业进口原材料锁定来源。为了这个目的,三井物产在全球布局,从许多国家尽一切手段掠夺日本企业需要的资源,成为世界上少数能够垄断某项大宗商品的资源寡头。

国家战略资源管理局在追查三井物产收购国内特种玻璃一事上就偶然发现,三井物产不光利用玻璃回收收集稀土,还对其上使用的另一种金属铟也感兴趣。铟是一种稀有金属,其实全球储量并不低,统计显示它和银的含量相当,但由于储备分散,开采困难,至今还没有发现单一以铟为主要成分的天然铟矿,更多时候它是以伴生矿出现,因此全球铟产量不到银的百分之一。目前全球探明铟储量16万多吨,而中国就占了13万吨,是全球第一大原生铟供应国。

铟产量虽小,但在液晶显示器、太阳能池、光产品和军事航空航天领域都有极重要的地位,现在应用最多的就是ito薄膜,其主要用来生产液晶显示器玻璃、幕墙玻璃和飞机汽车的挡风玻璃,目前还不存在其他金属能够代替铟的地位,可以说铟对于高科技产业,尤其是在it行业内的作用无可替代。

我国铟储量主要集中在广西和云南两省,但在当地,铟资源呈现极度分散的状态,当地95以上的企业铟产量只有1到5吨,加上高科技产品中铟的应用技术基本都掌握在国外企业手里,国内企业原先只能从矿石中提取铟锭和铟丝,而无法进一步深入加工。

大量宝贵的铟资源被低价出售给日本后,日本反过来将精加工的铟产品以高价卖回给中国企业。我国出口精铟每吨仅为300万元左右,而日本进口铟加工后的薄膜液晶材料的价格每吨高达3000万元

作为原料铟的最大采购方,中方70以上的铟销往日本,以三井为首的日本公司为了长期保持中国铟的低价,采取了很卑劣的商业手段。他们经常到铟厂集中的区域打听各铟厂的产能,然后以远超各小铟厂的需求采购,由于产能达不到,小铟厂又不愿意放弃国际贸易的硬通货结算,处于竞争关系的小铟厂既不敢抱团求生也不敢贸然接单,如此一来生产出的铟原料又处于没有销路的状态,只能被迫压价。

“分而治之”成功的日本企业再通过国内中间商把对铟的大量采购订单变为小量分散采购,每次几百公斤分散购买,加上走私猖獗,导致国内企业争相压价,铟资源白白流失不说,定价权也落入三井这样的企业手里。

幸好这种局面直到星威资源前年开始介入才得到部分改观,星威资源这几年大手笔收购收购广西和云南的小规模铟厂,并以在当地的投资的为诱饵,要求当地政府配合打击铟矿走私和停止中间商介入铟原料出口,有利改变了铟厂间低价竞争的局面。

到国家战略资源管理局对铟矿调查时,星威资源已经统合了国内半数以上的铟产能,并主动向管理部门反映了三井物产等日本企业对于铟矿的图谋,建议应对铟实行许可证和配额管理,加征关税和对铟生产企业的产量、回收率和环境保护方面做出严格限制,从根本上把低产量和低技术含量的小铟厂赶出这一行。

这次对国内稀土、铟、钼等珍稀战略资源进行管理的新闻发布会上,作为主要代表,国家战略资源管理局义正词严的点名批评以日本三井物产首的国外企业,采用收买、窃取我国商业机密、鼓励怂恿少数不法奸商走私国家珍贵资源的方法导致我国战略性资源大量流失,提出这种局面必须被扭转,中国加入世贸时为此曾据理力争,得到在中国属于战略资源的矿产可以区别对待的优惠条例,现在中国就要使用国际法等武器,对国外资源企业进行甄别和管理。

当然国家战略资源管理局代表也没把话说死,给了现场三井物产的代表一线生机。管理局代表表示,因为国内技术基础薄弱,对稀土、铟等应用技术研发不足,也不能只把好东西握在手里发霉。外国企业可以把技术带到中国,利用技术在稀土、铟等产地投资设厂,将这些资源变成高价值产品出口,对这种“技术换资源”投资,中国政府就很欢迎。

发布会上星威资源和国内不少资源巨头还签署了不少互相合作的协议,显然在国家战略资源管理局引导下,国内珍稀战略资源正以各种产业联盟的名义加以统合,谋夺这些资源在国际上的定价权之心昭然若揭,被点名批评的三井物产等企业代表却脸色发青,这意味着以往他们各个击破,鼓励中国资源企业无序竞争,以破坏环境方式获得低价资源的做法再也行不通了。

政府

第六百六十章 三井的实力

星威资源和国家战略资源管理局在记者发布会上表演的双簧让海外众多竞争对手如坐针毡,这次发布会上透露出的种种消息比起他们参观中星集团生产线带来的震撼来不遑多让。因为这意味着在国家战略资源管理局牵头下,以星威资源为首的国内众多资源企业开始抱团,组成各类珍惜资源的行业行,一致对外,谋求优势资源的定价权。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