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重生之商海惊涛 > 分节阅读 422

分节阅读 42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在看来竟然不是虚言。

此外另参观者更惊讶的是,一般汽车生产线各环节之间利用叉车吊车等环节完全消失,每个工作部门间都用漆成各种颜色的道路连接,上面奔驰着许多无人驾驶的小巧动车,其间还有一些工人脚踩赛格威风火轮,不时根据其上安装液晶显示屏上显示的工厂全景监视可能出现问题的地方,整个车间几乎完全自动化了,平常汽车车间内喧闹的工业噪声在这里完全销声匿迹,观众在里面参观连耳罩和防护帽都不用戴,可以自如的向导游发问。

搞这种工业旅游的导游显然对观众被这条几乎完全无人化的汽车生产线带来的震惊司空见惯,她不无得意介绍,这是星天动力和海马汽车公司的合资车厂,当初海南汽车厂和日本马自达公司合作,因为缺少轿车生产许可证,不得不挂靠在一汽的名下。因为这几年连续推出多款适销对路的轿车,海南汽车在国内汽车市场上也打出了一定名气。

但日本马自达利用海南汽车打入中国车市后,觉得背靠大树好乘凉,干脆投入了一汽怀抱,缺乏新车型的海南汽车才更名为海马汽车就面临经营困境,幸好这时自家发动机刚研制成功的星天动力也想尽早找到合作伙伴,于是向海马汽车伸出了橄榄枝,两家一拍即合,联手在海南星城内建设了这家新车厂。

车厂内这条汽车流水线采用了顶尖的工业科技,车间顶部密布着各种传感设备,对每一个零件的加工检测都达到毫米精度,而地底下则分布着传感器和磁轨道,运行其上那些小精灵般的动车根据车间中央脑发出的指令,把所有零件按最短距离精准运送到流水线每个环节。工人起的作用只是监督,而不用下场工作,除了最后一些安装和调试工作外,这条高度自动化汽车流水线已基本做到不需要太多人工干涉了。

这种高度工业自动化的场面以往只出现在一些科幻片中,如今真实的在眼前运行,的确一时难以让人接受。但不等他们回过味来,导游就带着大家继续参观下一个项目,而这更是让有工作经验的人士目瞪口呆,因为这是一家由星云和新加坡特许合资建立的12寸晶圆生产线。

众所周知,半导体行业是一个在微观世界进行精细加工的行业,人们常说微工业,指的就是半导体制程要达到微米级别,也就是1000微米1毫米,比头发丝还要细上一千倍

半导体行业最常见的就是超净间,半导体制造车间里的工人被要求着超净服来保护器件不被人类污染,即在工厂内采用加压过滤空气,来去除哪怕那些可能留在芯片上并形成缺陷最小的粒,随着半导体制程升级,超净间也变得越来越干净。

第六百五十八章 纳米技术

但半导体的制程技术发展惊人,微米技术马上都要被淘汰,2001年人类已正式进入半导体纳米制程时代,一纳米可是微米的千分之一

伴随半导体制程技术进入到纳米级别,一个新名词“纳米制造”也成了国际上炙手可热的高科技名词。上世纪70年代,科学家开始从不同角度提出有关纳米科技的构想,想象在分或是原级别上构建新的科学实验体系。1974年,科学家唐尼古奇最早使用纳米技术一词描述他心目中对于精密机械加工想象,随后在半导体和生物科学领域也开始引入了纳米概念。

1982年,科学家发明出研究纳米现象和对其操作的重要工具扫描隧道显微镜,为大众揭示了一个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呈现出的可见原和分世界,为纳米科技实用化产生了里程碑式促进效应。

借助这个工具,1990年7月,第一届国际纳米科学技术会议在美国巴尔的摩举办,标志着纳米科学作为一个独立的科学的学科、正式诞生。随后全世界科学家都为能在原层面的纳米技术上取得成果投入了巨大资金和精力,现在这项技术终于走出实验室,进入实用制造领域。

在纳米技术方面,国内和国际上的差距并不大。1989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搬走原团,“写”下了斯坦福大学的英文名称,1990年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在镍表面用36个氙原排出“ib”。对于这项技术的巨大前景,国内有识之士也奋起直追。不久中国科学院北京真空物理实验室就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操纵原成功写出“中国”二字。标志中国开始在国际纳米科技领域占有了一席之地。

由于纳米技术涉及到单个分和原的操作,传统的宏观物理和化学理论都受到了极大挑战,而鉴于纳米技术在材料、半导体、生物、精密机械等行业有着极为广阔的应用前景,世界各大国为了能争夺新世纪高科技领域的一席之地,都对纳米科技表现出了极大热情。

许多国家都把纳米技术作为立国的基础研究,不惜重金投入,以至于国内还兴起了一阵追捧纳米概念的风潮。许多民间企业想拉贷款和赞助,言必称自己的产品采用了纳米技术,结果弄得连什么牙膏、炒锅、美容霜,只要和纳米沾点边,都标榜自己是纳米产品。

实际上纳米技术因为要涉及到原层面操作的高科技设备,需要持之以恒的巨额投入加以研究。能做出成绩的依然只有国际上几个科技大国。国际纳米大会上总结出纳米发展最有潜力的四大学科领域。即纳米材料、纳米动力学、纳米生物和药物学以及纳米。如今真正得到产业化的,依然是只有纳米领域,其他所谓“纳米技术”应用,都只是炒作而已。

扫描隧道显微镜本身就是微高科技产品,科学家发现它不仅能用于观察微观事物,以及简单利用它来写字,还能够操纵单个原移动。采用“喷涂原”的方式进行加工制造微小器械。

使用分束外延长生长技术,科学家们得到了制造极薄的特殊晶体薄膜的方法,每次只造出一层分,目前已经在计算机硬盘读写头上采用了这项技术,此外现在炒得沸沸扬扬的石墨烯,其实也是为制造新材料碳纳米管采用的纳米技术产品。

纳米技术在行业应用最广泛的就是半导体制程,当前技术的发展趋势要求器件和系统更小、更快、更冷。更小不用说,更快要求半导体响应速度要快。更冷指单个器件的功耗要小。现在束光刻uga加工超大规模集成路时,已可实现1纳米线宽的精度;离刻蚀技术能达到微米级和纳米级表层材料的去除:扫描隧道显徽技术可实现单个原的去除、扭迁、增添和原的重组。这就为实现半导体更小、更快和更冷提供了可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