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重生之商海惊涛 > 分节阅读 109

分节阅读 10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家人衣食无忧。首付一半500万,再向银行借500万,可金融风暴一刮,房子现在只值700万,还要再还银行300万的差价。填差价也没什么,咬咬牙勒紧裤腰带挺过去,中国人喜欢有自己的房子。但另一个问题来了,负资产的人怎会有心思消费他们减少消费,就减少了其它行业的收入,经济进入不景气。这又会把失业率推高,造成社会动荡,形成恶性循环。”

杨星娓娓而谈,还偷偷观察程沧海的脸色,看他紧皱双眉陷入沉思,知道自己的话有了效果,由此及彼,他现在考虑的已不单单是香港一地的问题,而是联想到即将推出的国内商品房改革。显然这些问题出现在号称自由的资本主义的香港,难道国内自诩的社会主义商品房改革就能逃过这种灾难不成

杨星接下来继续分析了金融风暴中香港暴露的很多深层次问题,并不只限于楼市,还涉及实业,以及将来与内地签署更紧密的经济安排cea等可能。把程沧海的会客时间拖的很长,引得他的秘书频频往办公室里张望,提醒他们时间。等他讲的口干舌燥想喝水时,程沧海打断他笑道:“你个小家伙说这么多,我发现你不安好心,是想等到香港吃过一次大亏后,有求于中央支援时,再出手相救他们,那样通过香港和内地更紧密的经济安排cea更容易对吧”

杨星摸摸鼻子尴尬的笑道:“毕竟我们一直说港人治港,中央不好过于插手他们的事情,但现在又不能不插手。不让他们吃亏他们怎么会心甘情愿来求助呢”程沧海指着他笑:“你可是香港居民,怎么不主动把刚才的话告诉香港政府呢”

杨星一摊手:“你以为我没试过啊他们推出8万5千套公屋时我就提醒过会冲击楼市。我说这种关系到民生的措施推出一定要慎重选择时机,既要起到平抑房价作用,又不能引发房价暴跌,否则就是好心办坏事。现在金融风暴到来,房价眼看保不住,再推保障房不是雪上加霜吗老百姓现在是股市股票套牢,房市房子跌价,辛辛苦苦赚来的身家都赔光了,供不起房子,银行的贷款也收不回来,银行倒闭民众破产,骂的可都是政府可惜他们认为听我一次危言耸听就够了,所以我只有让他们吃一堑长一智了。”

程沧海当然不会只听杨星的片面之词,不过杨星口中的“民生”两字还是引起了他的的关注。他当初之所以支持杨星在九都、上海等地圈地建房,不是因为他和杨星有什么特殊关系,而是他注意到杨星每次计划里都把购房者、拆迁户、政府等各方面的利益都考虑到了。作为中央已经取得共识,必须推进住房制度改革,杨星的行为无疑是个很好的参照,经验和教训都值得探讨。国内学者普遍认为房价涨得太高和太快都不利,但现在看房价短时大跌的危害也不小。这个年轻人的思路已经超越普通商人的范畴,他思考的甚至是很多政府官员们没想到的。

他看到秘书再次提醒自己还有访客,对杨星说道:“你这几天先别急着回香港,最近中央正在讨论住房制度改革问题,今年会有大举措,你也列席一下,把你今天跟我谈的看法仔细解释一下。现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福利分房制度是不能长期维持了,但按你的说法,象新加坡和香港那样由政府承担大部分公屋的方法国家目前也有困难,如何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住房制度改革之路,看起来我们的任务很艰巨啊”

杨星苦着脸只有应承下这项对别人来说觉得无上荣光的任务,程沧海话里的意思已经把他视为平等讨论问题的民间智囊了,只是地产话题即使十几年后都是个烫手山芋,杨星实在没把握接下这副重担,只能期望走一步看一步,慢慢想办法吧

出中南海时,程沧海的秘书专门带他到门卫部门,把他的各种身份证件和他的外貌特征记录在案,并在他的工作证件上加盖了印章,还发给他一个中南海出入证。程沧海的秘书严肃的告诉他,他的证件已经被书面记录和输入微机,今后遇到非常紧急的事态,他可以不经通报直接和中南海值班人员联系。但也同时提醒他这种权力要慎用,否则会追究他的政治和刑事责任。杨星听的心花怒放,心想这不就是过去电视里封建社会面见皇帝老儿的大内腰牌吗看来程沧海对自己越来越重视了啊

在车里,郑云龙、汪云起、王伊人等都凑上来仔细观看神秘的中南海出入证,郑云龙啧啧称奇道:“还是老弟你有办法,来北京一趟就哄的二老板又给你发出入证,又同意你继续搞京城的地产。你这招打着大学城和高科技园旗号开发高档楼盘的主意简直绝了,现在就看我和老汪出面做北京市里的工作了,只是可惜了在房山那划得的建设产业园的地了。”

杨星摇摇头道:“没那么简单,这里是天子脚下,咱们一举一动都有人看着呢。这老市长垮了,新市长从外面调来的。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以前的关系不顶用了,另外还有一大帮子饿狼等着我们出手呢。不过我们毕竟是真金白眼来投资的,所谓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和官员打交道时要不卑不亢,要记住我们不是要饭的,没有必要非在京城一棵树上吊死的道理。”大家都在商海里沉浸多年,知道杨星说的谈判技巧果然准确。

第一百六十九章 天津滨海新区

王伊人放下反复把玩的杨星的证件抬头道:“可是北京的产业园修不了的话,我们马上要寻找另一个替代的地方,这关系到我们在国内北方的产业布局。可是到哪找马上能找到跟北京媲美的的地方”汪云起深思道:“这几年国内商圈流行一句话得三北者得天下,三北指的就是东北、华北、西北。我看这里面东北的大连、西北秦西的长安、华北的古北省省会石门应该都可以。”杨星笑起来道:“其实你们还忘了一个选择,离北京又近,又能得到北京大部分优势的北京门户天津。”“天津”几个人听后都皱起眉头。

下车后大家继续在国贸大厦租下的整层楼里的中星国际北方总部继续商讨“北方星城”产业园的新选址问题,杨星抛出的“天津”让大家都有些迷惑。此时该城虽然是直辖市,但市内国有大型企业偏多,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均先后陷入困境,而民营企业又很不发达。因此城市经济常年处于低迷状态,民间消费能力弱,在商业上被戏称为“天尽头”。虽然离北京只有137公里,但两城之间的商业氛围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大家刚才的讨论中都对这个城市不是很看好,不知道杨星为什么选中它。杨星笑着摊开一张大的中国地图,指着天津的位置说道:“你们不要小看这里,天津市有第四大工业基地和第三大外贸港口,解放前它曾经是亚洲第二大城市。只是改革后它的国营企业担子太重,中央和市里的思路没及时转变,让它短暂落后于别的城市了。但它底子还在,轻重工业都底蕴深厚,我们想建设北方制造基地除了北京没有比它更适合的了。”大家听他说得头头是道,知道他在出发前就考虑好了一旦北京受阻后的b计划,心里也轻松下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