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汉武大帝 > 分节阅读 148

分节阅读 14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个时候,一句话说不好,不仅会功亏一篑,有时甚至会招来杀身之祸。

他只有耐着性子,寻找新的机会,把政敌踩在脚下。

他清楚,让皇上闹心的不仅是先帝陵寝的堧地被倒卖,更是推行的盐铁、币制和算缗变法进展十分缓慢。

尤其是朝廷的缗钱令已颁布数年,但民间逃缗现象还屡有发生。而且,逃缗的大都是富户豪强。

张汤觉得,整治这些人靠庄青翟这样的书生是不行的,最后还得靠他。

因此,在十月初的朝会上,张汤推荐由御史中丞杨可负责告发逃缗者,凡情况属实,将没收偷漏缗钱一半奖励给告发者。

这种办法产生了巨大的诱惑力,在郡国掀起了一股旋风。特别是在京畿各县,开始的时候,告发者大体还能据实而告,到了后来,知情者告之,不知情者编了假案也来告。有些邻居之间发生了口角,也借机诬告对方逃避算缗。

杨可派使者抓回来的罪犯那可是真假难辨,没几天,到处就人心惶惶,鸡犬不宁了。

这消息很快就传到义纵那里,他就有些坐不住了。

这一半是出于职责所系,另一半是出于对御史大夫属下之人霸道的愤慨。于是,他传来内史丞,要他以“乱民”罪,将杨可派出的人悉数抓回,严加审问,录下狱词。

可他没想到,在几天后的早朝上,他的那些狱词远不如张汤列举的数字更吸引皇上的注意力。

张汤道:“虽有报假案者,然瑕不掩瑜,自推行告发逃缗者、奖励一半财产的制度以来,得民财以亿计,足可以充实府库,缓解眼下的拮据。其中还发现,各地官僚富豪隐瞒奴婢以万计;田地大县数百顷,小县百余顷。”

“好好好”刘彻轻轻地敲击御案,表示着满意。

“传朕旨意,没收所得各县土地,由水衡都尉、太仆、大农官署耕种,所得充入府库。搜出的奴婢则充任杂役或释之。”

张汤趁机弹劾义纵,说他假借逮捕杨可的使者为名,行废弛皇上诏命之实。

义纵欲图辩解,刚刚才开口,就被刘彻喝住了:“自己的事情一塌糊涂,还吹毛求疵,指鹿为马。去年朕在鼎湖病愈回京,路过你的辖内,道多不治,坎坷崎岖,车驾颠簸,朕还没有问你的罪呢”

结果,义纵被弃市,人头在东市挂了许多日子。庄青翟每次路过那里,就禁不住毛骨悚然,他无论如何也无法相信,因为在自己辖内抓了几个人就被处弃市这个严酷的现实。

以人为鉴,以致他每每于宣室殿与皇上谈论起“盐铁官营”的事来,不得不字斟句酌,小心翼翼了。

这一天,他们的话题依然没有离开“变法”的主题。

刘彻问道:“爱卿说说,盐铁官营,利国利民,为何却收效甚微,这症结究竟在哪呢”

庄青翟似答非答道:“前些日子,微臣筋骨疼痛,到太医坊诊病。淳于大夫为微臣做针灸,说到通则不痛,痛则不通,乃气阻滞也。”

刘彻“哦”了一声,道:“听爱卿的意思,政之不行,气不通耳。此乃郡国出于私利,消极对抗之故”

庄青翟点了点头道:“皇上明察秋毫,见微知著,微臣想应该是这个道理。”

“依爱卿之见,将何以处之呢”

“微臣近日反复思索,郡国之所以对朝廷诏令阳奉阴违,皆因督察不严。因此臣认为可派人持皇上符节,赴各地督察,鼓励吏民举报不法商贩和贪官污吏,查出一个,就严惩一个,如此则政风大变,新政推行亦无碍矣”

刘彻击节称道:“爱卿此言,正合朕意。此事就交给御史大夫去做吧”

“这”

“爱卿有话不妨直说”

庄青翟建议道:“臣以为可从太常寺抽调几名博士,与侍御史们一同前往督察。”

“好就依卿所奏。”刘彻觉得,这个庄青翟做了一段时间太子太傅,明白多了。

庄青翟进一步奏道:“另外,盐铁官营和算缗主事悉归大农令署,因此此事是否也要严大人参与,还请皇上明示”

刘彻点了点头道:“丞相所言之事,明日早朝一并廷议吧”

从宣室殿出来,庄青翟一摸脖颈,汗津津的,心跳也比平常快了许多。

他为自己经过巧妙的周旋而没给张汤留下大权独揽的机会而放心了许多。

这些年,庄青翟虽然没有在外朝供职,但他对张汤此人有些了解。身负监察之责的张汤,素来深竞党与,心理阴暗,让他还没有进入这个圈子,心里就先有了压力。

第二天早朝时,大臣们对派人奔赴各个郡国督察没有什么异议。

“好朕决定此事由张汤总管,大农令严异辅之。”刘彻高兴地点了点头。

接下来的日子,刘彻召见了从太常寺选出的博士褚大、徐偃和御史台抽出的侍御史等人到宣室殿训话,要他们到郡国督察时,一定要放手办案,也要注重证据,务必做到法有准绳,罪有应得。

在这些日子里,张汤也没有闲着,当侍御史们从宣室殿回到署中时,他都会将他们一个个叫去,问皇上讲了些什么,他们有什么体会

“各位你们说皇上眼下最关心的是什么呢”

王侍御史答道:“当然是新政了。”

“那皇上最喜欢听的消息又是什么”

李侍御史则回答说:“禁盐铁私营和新币推行啊”

杜侍御史则不解地问道:“丞相从太常寺抽掉了三名博士同往,请问大人,我等将如何处之”

张汤眼里就露出轻蔑的笑意,脸色忽然变得严肃了:

“靠那些书呆子哼哼什么事情都不要办了。不管博士们怎么说,你们只管放手办案。为了皇上的新政,多杀几个人又有何妨历来变法没有不流血的。”

“如果那些书生要阻拦呢”

张汤摆了摆手道:“不要理他们,也不要争辩,就当他们不在就行了。”

现在,时序已经进入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八月。

严异不断接到徐偃等人从郡国传来的报告,言说自推行币制改革以来,各地查出盗、造、铸币者达百万人,死者数十万人。

严异向来是个认真的人,也曾在地方任过职。在他看来,私铸钱者,必是王侯之家,郡县无可奈何;凡走私食盐者,必是豪强,非有万金而不能为之。现在一下子查出了这么多嫌犯,这其中会不会有冤案呢会不会是这些诸侯豪强,假皇上诏令,行兼并吞噬之风呢

严异的眉头一下子紧锁了,要真是这样,那岂不违背了皇上推行新政的初衷

接下来的日子,徐偃和褚大又传来书信,说三位侍御史持着朝廷符节,到了郡县便逼供、诱供,他们虽然屡次提醒,但侍御史们根本不听。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