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汉武大帝 > 分节阅读 95

分节阅读 9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先出去,寡人要与阏氏说话。”

“不姐姐就在这里,哪里也不去。”阏氏伸开双臂,将紫燕护在身后道,“殿下有话就直说,不必如此要挟恐吓。”

“不寡人现在是匈奴的单于,阏氏应该称单于才是。”

“哼”阏氏一声冷笑,“单于殿下什么时候当上单于了有老单于的遗诏么太子尚在,殿下怎可以妄称单于呢”

“哈哈哈”伊稚斜手指穹庐外的军队大笑道,“于单那个傻瓜能够统率匈奴的健儿们与汉人大战么他能够保证匈奴人幸福和平安么阏氏看看,乎衍氏和兰提氏都已经拥戴寡人为单于了。哈哈哈就让那个窝囊废去死吧”

伊稚斜转身向着阏氏走去,在相距只有两步的时候,紫燕和阏氏几乎同时拔出了马刀。

“站住再往前走,哀家就死给你看。”

“你在要挟寡人么快说,于单往哪里去了”

“快说”耶律孤涂举起了马刀。

“你追不上他了。”

“这么说,阏氏知道他们的去向”

“哼”

啊伊稚斜明白了,于单一定是按照阏氏的指示朝南去了,说不定他已经越过长城,进入汉境了。

“你这个奸细”伊稚斜狂怒地伸出巴掌,狠狠地朝阏氏抽去,“你竟敢唆使于单投降汉朝。追一定要追上那个叛徒,来人”

立刻,就有大批的亲兵拥进来将阏氏和紫燕围在中间。

“将这两个女人拿下”他的话还没有落音,就感到两股热血“噗”的喷在他的额头。

“你们”伊稚斜双臂有力地抡过去,打在亲兵的脸上,“你们为什么不拦住她”

多少年了,阏氏就像一颗天边的星星,他只能远远地看着她,却无法走近她。他曾发誓,当他取代军臣单于时,他的第一个愿望就是让这女人成为自己的阏氏,而现在

第二十二章 张骞倾泪归长安

“皇上臣回来了臣回长安了啊”张骞跪在城外的驰道旁,望着即将跨过去的横桥,放声大哭。

“舅父咱们真的回家了么”刘怀跟着他洒泪黄尘,泣不成声。

“真的咱们回家了。”张骞将刘怀紧紧拥在怀中,他用颤抖的手,指向渭河对面,“殿下过了这桥就是长安了,咱们真的回家了。”

“使君回家了,这是喜事啊”堂邑父道。

“你说得对,是喜事”

话虽这样说,可现在已是物是人非。当年出发时,他还是一个踌躇满志的翩翩才俊,归来时,张骞的双鬓已白了。当年长安城外盛大的欢送仪式还历历在目,而随他而去的三百多名兄弟,大部分已葬身大漠。他亲爱的纳吉玛和儿子已死在了昆仑山下,留给他的是永远的思念和铭心的疼痛。

张骞从堂邑父手中接过汉节,这是唯一能够抚慰他情感的寄托。他轻轻抚过汉节,有一种久别归来的亲切。

“走我们过桥去。”张骞道。

红鬃马老了,它的步履不再那么矫健,它也许是凭借早年的记忆来识别归路的。它站在横桥桥头,摇着尾巴,久久不愿前行。

日月轮回,建元初年曾参与凿空西域决策的窦婴、田蚡早已作古,而张骞并不知道,在他离开长安的日子里,赵绾也自杀了,严助也去了会稽,朝廷中认识他的人已经不多了。

别的不说,就是这北阙司马,也不知换了多少茬。因此当张骞带着堂邑父和刘怀持着汉节出现在未央宫北阙的时候,在这里值守的司马惊呆了。

那是多么遥远的事,司马无法确定眼前这个不速之客就是当年奉诏西去的使节。

“你有上书,可以留在这里,在下自会转给朝廷的。”

“不本使要马上见皇上。”

“这个恐怕”

“难道司马没见过这汉节么”

司马茫然地摇了摇头,这也不能怪他,他怎么会知道这些呢张骞离开长安的时候,他也许还是一个郎官

也难怪,就在他们说话的时候,从这阙门前走过了多少身影,几乎没有一个是他认识的。张骞叹了口气,对司马道:“本使就在这里等着,你只要将这汉节交给包公公,就什么都明白了。”

是的,如今只有这汉节才能证明他的身份。

包桑看到汉节,忙对司马道:“请来人速到塾门等候,咱家这就去禀奏”说完就一个急转身,跑着进了宣室殿。

“皇上张骞回来了。”

“嗯你说什么”刘彻手中的竹简哗啦啦地掉在地上,“你说什么你再说一遍”

“皇上张骞回来了。”包桑欣喜的眼角泪花盈盈,尖细的嗓子因为激动而发出颤音,“皇上张骞回来了。看,这就是当初皇上交给他的汉节。”

“快拿给朕”

刘彻接过汉节,当年横门外宏大的欢送场面在一瞬间复活了那奋蹄昂首的红鬃马,那长长的车队,那健壮的三百名勇士,还有那持节的张骞。

“张爱卿你终于回来了。”

抚摸着汉节,刘彻的眼圈红了:“快快叫三公九卿及在京二千石官员上朝,朕要大摆朝仪,在未央宫迎接张爱卿”

“诺”

这个夏日的中午,未央宫宣室殿,张骞与刘彻在这里重逢了。

“皇上臣张骞回来了。”张骞忘记了那些刻板式的话语,“扑通”一声就跪倒在刘彻面前,泣不成声了。

刘彻匆匆站起身,走到张骞面前,手颤巍巍地拂过他蓬乱的头发。

曾经光洁的额头,被秋霜和冬雪耕耘出一道道的深沟,隐约可以看见残留在脸上的塞外尘埃;被密密匝匝胡须衬托的熟悉面孔上,布满了殷红的血丝,还杂有伤痕;只有一双泪水盈盈的眸子,在他面前展现着一个臣下的忠诚、不屈和坚毅。

刘彻扶起张骞,用目光、用力量传递着一种欣喜:“回来了爱卿终于回来了”

“皇上,臣回来了”

“微臣堂邑父叩见陛下”

“这一路上多亏了堂邑父,臣才多次化险为夷。”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