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汉武大帝 > 分节阅读 94

分节阅读 9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他第一次见到汉朝出动三十万大军伏击匈奴的气魄,如果不是尉史泄密,那他早已魂归太阳神了。

河南地哦现今它已是汉朝的朔方郡对他来说已是一帘凄凉的梦,醒来时,脚下的土地已变得残缺破碎。他该拿什么去见驰马引弓、风云一世的祖先呢

军臣单于就在心力交瘁中走向了绝望,最终生命的烛火也熄灭了。他带着无尽的遗憾,带着对隆虑阏氏的挚爱离开了人世。

伊稚斜和于单围绕单于之位反目成仇,很快匈奴各个部落就陷入一场内战。烈风从狼居胥山生起,带着浓重的血腥味掠过广袤的草原,直到横亘大漠南缘的阴山北麓。

草原在悲歌中萧瑟

苍山在悲歌中颤动

单于庭在悲歌中飘摇

匈奴人在这个季节舔着刀刃上的寒光,把兄弟姐妹的身躯当做磨刀石,把部族的血当做催生来春劲草的余吾河水,他们扯下微笑的面纱,用滴血的双手拉开漫漫冬夜的帷幕。

它一开始就是一场力量悬殊的较量,稚嫩的于单根本不是伊稚斜的对手,呼韩坤莫率领的军队像赶羊羔似的追着于单在余吾河两岸奔逃。伊稚斜放话说,他继承单于之位后,就要依照匈奴的风俗册立隆虑为阏氏

隆虑阏氏终于又度过了漫长的一天,迎来了草原落日的余晖。可白天不好过,夜里更是难熬。她不知道,她将如何打发恐惧的时光,她更不知道还能不能活到明天。

她忧郁的眸子望着穹庐外一点点暗下去才收回目光,她环顾着空荡荡的居室,不由自主地打了一个寒颤。

紫燕进来了,她敲打着燧石,费了好大的功夫,才点燃了一盏羊油灯。穹庐的墙壁上立时就映出两个修长的身影,而呈现在昏黄灯光下的,是青春不再的女人面容。

“有消息么”

“听说于单太子已从余吾河畔南撤了,失败是肯定了的。以往只听说匈奴人杀起汉人来连眼睛都不眨,近来不断闻言,他们对部族的兄弟也是刀刀见血,大军过后,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唉这到底是为什么”阏氏叹息道。

“还不是为了争夺单于的宝座。听说伊稚斜已经自立为单于,太子不甘心啊”

“这个伊稚斜,哀家早就看出他的野心,可单于就是不信,还想把辅佐于单的重任托付给他。结果单于尸骨未寒,他就向太子举起了刀。”

紫燕长叹一声道:“最后受苦的还是我们女人啊”

“匈奴的风俗你又不是不知道,不论谁做了单于,哀家都难逃被立为阏氏的命运啊”隆虑阏氏说着,禁不住流下了伤感的泪水。

一阵冷风掀开穹庐的皮帘,吹到阏氏的脸上,像针刺一样,那是军臣单于留给她彻骨的伤痕。她不能忘记单于弥留之际那一番催人断肠的嘱托,他伸出枯瘦的手,抚摸着阏氏额头的伤痕,言语中充满了愧疚。

“你不记恨寡人么”

“臣妾怎么敢记恨单于呢”

“让你受委屈了。”

军臣单于说的是那年她让张骞带走呼韩琅的事。那一天,军臣单于用皮鞭狠狠地抽打了她,并且在她的额头留下了永远抹不去的伤痕。

隆虑阏氏匍匐在地上,任凭皮鞭雨点般地落在她的身上。她没有丝毫的愤怒,也没有丝毫的后悔,只要儿子能够回到长安,她可以搭上自己的性命。从那以后,每逢阴雨,她身上的伤就隐隐作痛。

弥留之际的单于终于醒悟了:“现在看来,你送走王儿是对的,不走也免不了一死。”

阏氏再也无法压抑心中的悲痛,一头扑在单于的怀里:“单于不不要这样说,是臣妾对不起单于”

军臣单于凄然地笑了,眼看着呼吸就短促了,他拉着阏氏的手说道:“看看像孩子一样。站起来,寡人还有事呢寡人去后,你要按照匈奴的风俗,嫁给于单,辅佐他”

军臣单于走了,带走了他的骄傲、遗憾和牵挂。隆虑阏氏则在内心打定主意,在单于离去之后,她会辅佐于单,但却决不能嫁给他。于单已和怡和公主结婚,从辈分上说,她和隆虑是姑侄关系。两代人伺候一个男人,算怎么一回事呢

但隆虑阏氏无法左右匈奴的局势,每天都从远方传来令人不安的消息。

“这样下去,即使汉军不进攻,匈奴人也会自取灭亡的。”阏氏忧虑道。

“打仗是男人的事,公主还是不要想这些烦心事了。其实,依奴婢看来,也许只有汉军才能制止这场残杀。汉军来了,奴婢和公主就可以回长安了。”

话虽是这样说,可她自己也觉得这多么不现实。终日与公主在一起,看着她日渐消瘦,紫燕就觉得愧对太后的嘱托,可眼下她能够做到的也就是这些了。

草原的夜色犹如一头怪兽,把一切都吞没在黑暗之中,紫燕端来炖得很嫩的牛羊肉和浓香馥郁的奶茶。

仗不管怎么打,草原永远不缺牛羊肉。可隆虑阏氏没有食欲,只吃了一点东西,就吩咐撤了下去。

阏氏现在最怕的就是夜间的孤寂,她凄婉的眼睛投向紫燕,说道:“今夜就不要过去了,与妹妹睡在一起,一旦有事也好有个照应。”

紫燕点了点头,将羊油灯移上银座,开始为阏氏收拾地毡。她铺开被褥,给炉子加了一些晒干的牛粪。

当两个女人的身体贴在一起的时候,她们发现当年青春活力的感觉只能到记忆中去寻找了,草原的生活和岁月的流逝让她们的皮肤变得粗糙和松弛。

月光透过穹顶的小窗,照在两张苍白的脸上,勾起了她们悠悠的乡思特别是在这个动荡的日子里,她们总是充满了对长安的眷念。

“皇上也该三十多岁了吧”

“可不公主离开的时候,他才四岁。弹指一挥间,我们来匈奴都二十多年了。”

“真想不到他现在会是什么样子。”

“听说皇上都有了儿子了呢”

“哦他也是做父亲的人了。”

“也不知道太后怎么样了”

“哀家都四十多岁了,母后也老了吧今生怕是没有希望再回到母后身边了。”隆虑阏氏喉咙发酸,话语中就带了些苦涩。不过她的思绪马上就转到眼前的战事上来,她侧过身体,面对着紫燕问道:“你说如果伊稚斜胜了,哀家将怎样面对他呢”

紫燕没有说话。

阏氏瞅了瞅挂在穹庐一角的马刀,忽地坐了起来,神情严肃道:“要真是那样,哀家决不屈从那个逆贼,宁愿用这马刀了结了自己的性命。”

“公主”

紫燕再也无法平静地躺着与阏氏说话,两个女人紧紧地抱在一起,紫燕呜咽地哭道:“我无论何时都会跟着公主。”

夜风把月亮吹到了穹庐的上方,周围闰了一轮雨晕,这是暴风雪到来的前兆。

阏氏没有睡意,她有许多话要说。她轻轻唤了紫燕两声,没有回应,耳边传来均匀的呼吸。哦她睡着了。阏氏悄悄地在紫燕身边躺下,继续想着心事。

从远方传来凄凉的歌声,如丝如缕,漫过阏氏的心头:

神圣的太阳神显灵吧

拯救我多难的兄弟

圣洁的月亮神显灵吧

指点迷茫的魂灵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