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汉武大帝 > 分节阅读 92

分节阅读 9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这也是臣之所虑,不过”

“爱卿有话就直说。”

“依臣观之,张大人办案素来重推理而轻证据,重用刑而轻攻心。上次巫蛊案中,御史中丞李文因此而蒙冤。”

“这个朕也知道,但主父偃担任齐相,按制应由廷尉府管理。张汤是廷尉,这案子由他办理也是职责。”

“嗯不过臣斗胆进言,愿与张大人一起审理此案。”

刘彻想了想,认为多一个人总是稳妥些。但汲黯进一步说下去,就让刘彻感到了他的思虑周密。

“主父偃之罪绝非空穴来风,但尚需证据来证实,毕竟上书只是一面之词。必须经审理参验,方可依律定罪。只有罪当其罚,才能取信于朝野,让罪犯心服。”

刘彻觉得汲黯说得很有道理。如此案中之案,错综复杂。张汤固然办案快速,的确有失缜密之处,容易受到臣僚的指责,有了汲黯,正好作为补充,于是道:“就依爱卿所奏。”

又见长安,已是秋风乍起的八月了。

这年对主父偃来说,真是百感交集。

过了骊邑,过了嵯峨的秦皇陵冢,关中大地便在主父偃的面前展开秋气弥漫的画卷。

离时草青麦苗秀,桃花如红雨,归来黍稷麦稻熟,农家荷担回。就在这短短的几个月间,生命又是一个轮回。天空洒下几点雨星,打在主父偃的额头。

离时高车华辇,归来身被罪衣。命运让他从人生的巅峰跌落到阶下囚的底谷。

哦前面那座亭子,不就是“布恩亭”么他离开长安的时候,皇上特派宗正在亭中为他饯行。那御酒的浓香至今仍然在喉头徘徊,而眼前却已物是人非。

过了“布恩亭”,长安就在望了。等待他的将会是什么呢是枭首东市,还是老死廷尉诏狱呢犯下这样的罪行,他没有渴求皇上的赦免,他只求能够在离开人世时有一具全尸。

目光穿过押送队伍,前边两辆车驾上面坐着的就是他的昔日同僚张汤和汲黯。

后面跟着的是此案的证人,齐国的黄门总管和内史。

主父偃使劲地摇了摇头,他已没有了愤怒、委屈和遗憾。他利用皇上给的机会,实现了对这个曾让他受伤的人世间的报复,这就够了。

正如他在未央宫司马门外遭遇汲黯时所说的,即便身后五鼎烹之,又有什么关系呢

在临淄登上囚车的那一刻,他对自己的妹妹只说了一句话:“为兄此生已无憾,你好自为之。”从那时起,他再也没有回望故乡,他要将这曾让他伤心的地方彻底从记忆中抹去

囚车在严密的警戒下进了覆盎门,沿着杜门大街一直向北,朝着京城东北角的方向而来。

主父偃一直闭着眼睛,任人们的猜测和议论在耳边盘旋。

“听说这位主父大人,可是皇上面前的红人呢”

“红人怎么了惹恼了皇上,不照样披枷带锁”

“不知道不要胡说,是因为他贪赃枉法,逼死人命。”

“唉如今这官,只要有机会,没有不贪的”

“人心不古啊”

“说话小心些,你不要脑袋了”

“你说朝廷会判他什么罪呢”

哀莫大于心死,心一旦死了,肉体就是一个躯壳,什么诅咒、谩骂、议论,他都不在乎了。

当他睁开眼睛的时候,囚车已经停留在廷尉诏狱的门前。

囚车被打开,主父偃在狱卒的推搡之下进了牢房。他发现廷尉诏狱比其他牢房好多了,囚犯都是单独关着,而且囚室也比较干净,还有一张尽管粗糙,却可供睡觉的榻床。

他自嘲地笑了笑,然后就仰面躺下,继续闭目冥想从座上宾到阶下囚的命运

汲黯和张汤从京城到临淄,快马也需要半个月的时间,他完全可以选择出逃,但是没有,他知道天网恢恢,逃到哪里都是枉然。

当他在齐相府中看到张汤和汲黯时,就知道一切都败露了。

在汲黯宣读了皇上的诏书后,他没有任何辩解。

公堂就在他曾审讯过黄门总管的厅里,张汤很自信地担任了主审。他冷酷的眼睛扫视了一下府役和主簿,然后向汲黯微微点了点头,就开始讯问。

“你回到临淄后,遍召族亲宾客,散金绝交,可有此事”

“确有其事。”

张汤又问这些金子的来历,主父偃看了看他没有回答。

“有人上书皇上,说你收受贿赂,可有其事”

主父偃很爽快地就承认了,这让张汤很吃惊,自他到廷尉府主持审案以来,没有哪个罪犯这么快就认罪的。但眼前这个小个子的齐人几乎没有任何的犹豫,就承认了受贿的事实。

“好个主父偃,皇上将推恩重任委任于你,你不思报效朝廷,却到处受贿敛财,该当何罪”

“不劳廷尉大人动怒。罪职虽受诸侯贿赂,依律当治罪。然推恩削藩,功在社稷,罪职也无憾了。不过罪职敢问两位大人,王侯、豪富之财又从何来罪职取他人不义之财,这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

从小吏走到今天位置,张汤一直在夹缝中谋求前程。为了博得皇上的信赖,他不惜严刑株连,诬陷他人。他知道这样的结果会在朝中树敌过多,因此他自律甚严,从不贪贿。像主父偃这样直言不讳为贿赂辩护的,他还是第一次见到。真所谓人各有品,世相繁复。

接下来的审讯就不那么顺利了。

张汤指控主父偃草菅人命,逼死齐王。

主父偃不承认:“此纯属诬告,罪职奉旨到临淄审理后宫淫乱一案,依律行事,尤重举证,不曾有逼死人命之举。”

“大胆”张汤拍打堂木,步步紧逼道,“既是依律行事,齐王与翁主又怎会死于非命”

“齐王、翁主乱伦丧德,慑于圣威,自杀身亡。”

“你果真没有诱供”

“没有”

“你果真没有逼供”

“没有”

“既没有诱供,亦没有逼供,齐王作为一国之君,为何自杀”

“自寻死路,咎在齐王,与罪职何干”

“狡辩”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