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重生之悠哉人生 > 分节阅读 611

分节阅读 611(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既然是男人的菜,个个都是肉老虎,下筷的速度那个叫一个快。其他人也不慢,抢着吃更有味道。

s:

月末求粉红、求推荐

第868章

林老爷子笑道,“民间流传李庄白肉因周武王起兵伐纣,起义各路人马将身首断开的妖狐苏妲己割片蘸上蒜泥分而食之演变而来。因其肉片薄而长,且用一支筷子裹而食之,名裹脚肉。”

“噗还真形象。”方爸笑道,卷起来的白肉还真像,大概这名字太不雅观了,才改了。

虽不远矣,亦差不多。

费斯边吃边数着蔬菜,“有番茄,洋葱,胡萝卜,洋芋,西兰花,西芹我怎么在像是吃西餐啊”

修斯恍然道,“这些几样蔬菜,全是国外传进来的。所以费斯一点儿都不感觉突兀”他看向方默南佩服道,“方医生真是煞费苦心”

“胡萝卜从西域传过来的,玉米是在明朝时美洲传入华夏的,人们从接触一种全新的食材,到喜欢上这种食材,得有一个漫长的过程。”方默南顿了一下接着道,“如果我给费斯整个夫妻肺片,九转大肠,估计费斯立马就给我晕了就甭说吃了。”

姥姥了然道,“所以南南即使开中餐馆,也要用他们熟悉的食材,中式烹调,循序渐进的改变”

方默南点点头,饶有兴致地又道,“咱们有句俗语,叫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又有一个词语,叫做水土不服,充分说明了人自身中的惯性。”

方默南顿了一下,又意味深长的道:“虽然我们喜欢尝鲜,但是事实上,百分之九十的人第一次品尝某种食材时,都不会觉得惊喜,要不怎么说第一个吃西红柿的人是英雄呢”

费斯道,“西红柿是世界许多国家人民喜爱的食物。西红柿原来生长在秘鲁的森林里,叫做“狼桃”。由于它艳丽诱人。人们都怕它有毒,只欣赏其美而不敢吃它。

16世纪时,英国公爵俄罗达格里从南美洲带回一株西红柿苗,献给他的情人英国女皇伊丽莎白。从此,西红柿便落土欧洲,但仍然没有人敢吃它。当时,英国医生警告人们说,食用西红柿会带来生命危险。若不是美国人罗伯特上校采取了一次破天荒的行动,恐怕人们至今仍不知道西红柿是什么滋味。

当罗伯特上校当着小镇人的面吃西红柿时,有几位妇女受不了当场晕了过去。10个西红柿全部被罗伯特吃完。他仍安然无恙地站在台阶上,并向大家招手致意。人们报以热烈的掌声,乐队为他奏起了凯旋曲。”

“要不神农尝百草。怎么会受世人敬仰,就因为第一人嘛被称为炎帝,华夏的三皇五帝之一呢”方默南笑着说道。

“神农尝百草”费斯满眼问号。

林老爷子笑道,“神农系传说中的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三皇五帝之一。

远古人民过着采集、渔猎生活,神农氏发明制作木耒、木耜。教民农业生产。

反映当时华夏原始时代由采集渔猎向农耕生产过渡的情况。又传说他遍尝百草,发现药材,教人治病。颇多贡献继伏羲氏之后,神农氏是又一个对中华民族颇多贡献的传说人物。”

老爷子顿了一下接着道,“传说神农一生下来就是个水晶肚,几乎是全透明的。五脏六腑全都能看得见,还能看得见吃进去的东西。那时候,人们经常因乱吃东西而生病。甚至丧命。神农为此决心尝遍百草,能吃的放在身体左边的袋子里,介绍给别人吃;不好吃的就放在身体右边袋子里,作药用。不能吃的就提醒人们注意。”

“虽然是传说,如此有勇气的人。当得上英雄”费斯竖起大拇指说道。

“方医生说的对,一下子整的太中了也不行国人喜欢吃的高档菜。鲍鱼、鱼翅等,外国人也实在是欣赏不来。”修斯说道。

费斯莞尔一笑道,“有方医生这四道菜,我相信美国的中餐馆一定能成功”如果说以前还有些犹疑,那么他现在是信心十足。

“其实说道底,还是中餐强大的包容性”林老爷子吃饱了放下手中的筷子,“中餐调和酸甜苦辣各种不同风味,体现出和的文化。”而对于这个和的含义,老爷子自有其独到的解释:“中华美食之所以能走遍天下,是因为它把传统的中式烹饪技巧和本土元素结合起来。中华美食不仅仅是一整套菜系,它还充分体现了因地制宜的哲学。”

方默南附和道,“中餐的巨大包容性,中餐现在多为混合式,它有一个连字符:比如华夏委内瑞拉式,华夏挪威式,华夏马达加斯加式等。不过,这也使得很多来过华夏的外国人常常感叹,到了华夏才知道在别处吃到的中餐与华夏的中餐有很大差异。”

方爸道,“包容性太强,所以才人感觉国外的中餐很外国”

林老爷子抿着唇,别有深意地说道,“事实上自改革开放一来,中餐包容了许多西方元素,从汉堡、炸鸡到牛奶、冰淇淋以及加了增甜剂、冒着气泡的新式冷饮,越来越多的西餐美味被国人吸收。

国人在饮食习惯上所体现出的巨大包容性,使得今后的华夏可以更加自信地在世界上昂首阔步。在进行软实力竞争时,这也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经验。”

方默南不经意间蹭蹭鼻尖道,“从另一个侧面也反应世界的经济中心在美国。吃遍世界看经济嘛”

方默南放下筷子,擦擦嘴,接着道,“基辛格曾经说过谁控制了粮食,谁就控制了所有的人。其实也谁控制吃喝,谁就控制了世界。”

林老爷子微笑着颔首,说出了富有哲学意义地一句话,“一花一世界,一餐一国家”

“为什么法国的鹅肝酱和葡萄酒会被端上国宴餐桌为什么饮食文化最丰富的亚洲会被欧美的汉堡包迅速征服日本菜为什么在美国流行”方默南笑眯眯地问道。

“你这丫头,还真是吃货,从吃入手,饮食潮流和经济变迁密切相关。”方爸笑骂道。

“这说法新鲜。”方妈笑着道。

“19世纪前,华夏是世界经济的中心,经济的富裕孕育了多样化的饮食文化,太平盛世老百姓的饮食文化同样丰富,对外贸易造就了兼收并蓄的中华饮食文化,经济的富有衍生于政治的宽松,药食同源带来的经济发展。”林老爷子感慨道,“那是人人羡慕的时代”

“药食同源”费斯不解道。

“空腹食之为食物,患者食之为药物,内经云: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这可称为最早的食疗原则。饮食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药,是把各种药效的食物汇集起来搭配而成菜肴。”邱莲说道。

“呵呵这么说吧”方默南拿起筷子,指指盘底,“丁香、八角、茴香、枸杞子,还有九层塔,既是药品又是食品。”

“这一点是任何国家都无法比拟的,这也标志着华夏的饮食文化是更高层次文化的最重要一点。”方爸笑道。

“工业革命之前,世界贸易是以饮食为中心的。欧洲各国向海外扩张以及伴随扩张所进行的战争都是为了追求饮食带来的利益。所以说饮食是经济的中心,也是各国文化的表征,欧洲近代以来饮食文化发展出两大不同流派。这两大流派分别以法国和英美为典型代表,即把饮食作为文化的国家和把饮食作为资源的国家。”方默南笑道。

“嗯有道理,不过英国菜很难吃”林老爷子可是深有体会,他撇撇嘴道,“英国依靠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