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重生之悠哉人生 > 分节阅读 396

分节阅读 396(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小辉把方默南带到洗手的地方,从水缸中,舀

围屋没有自来水,一个围屋有一方水井,或者几方水井,端看围屋的大小了。

方默南从药箱里,拿出几贴膏药,蹲下给廖劲凯的右膝盖上敷上一贴。“这个缓解你膝盖麻木,酸胀的症状。剩下的这几贴,你一天一换。”

廖劲凯感觉着膏药贴上去,膝盖处一股清凉之感袭来,舒服极了。“你们在这儿等着,一会儿就好,保证让你们吃到正宗的客家菜。”

廖劲凯雄纠纠气昂昂,踏进了自己的领地。

贺军尧感觉方默南的荔枝吃的差不多了,就不在剥了。

“走闲着没事,咱们去看看老廖做饭。”常久春说道。

“小辉,领他们去吧”廖爷爷说道。

围屋建造的时候,出于防火安全的考虑,厨房是一间的,并不设在屋里面。

方默南扫了眼厨房,面积不小,但显得空荡冷清。几个木箱子,一个小碗柜,都是竹子做的,看样子是自己打造的。门口两口大缸,外加一口锅灶,分布在厨房各个角落。给方默南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那口黝黑铮亮,直径超过一米的大铁锅。它静卧在水泥搭建的坚固的锅台里。这锅可真大,觉得这不像做饭的锅,倒像洗澡的浴盆。盖上锅盖,像一个大磨盘敞开时,又像一个大大的洞穴。它旁边紧紧地立着一架木质吹风箱,把柴禾塞进灶膛里,要拉动旁边的风箱吹风以助燃。

贺军尧他们坐在厨房外,看廖劲凯大显身手。方默南托着下巴看他做饭,真是有股军人的作风,她看的有点儿入迷了。

“方医生看的眼睛都不眨一下,有那么好看。”常久春问道。

方默南笑笑,“你看廖伯伯做饭,有没有征战沙场的感觉、”

只见廖劲凯表情严肃,一声都没吭,从竹筐里拿起竹笋,抄菜刀,切菜的动作极其熟练利索。大刀一挥切成半薄半厚的滚刀片,大火炝锅,丢一把葱段、蒜粒、姜片、花椒。廖劲凯一手掂锅,另一只手用力翻炒,灶火把脸膛的苍白的皮肤映成红铜色。

常久春和贺军尧也这么看着。

“怎么样,有没有炒个大刀阔斧、铁马山河的气质。浑身上下透着一股子帅气,威猛,阳刚。”方默南眯着眼睛说道。

常久春摩挲着下巴,“哎你别说,这男人味十足耶”

方默南和常久春讨论的热乎,贺军尧的眼神也没离开廖劲凯,还时不时的看看方默南。很快一盘油色鲜亮气味喷香的竹笋炒肉丝,就呈了上来。

“所以啊男人一定要下厨房,这是硬道理。不管丑男人俊男人,只要能下厨房就是好男人。厨房能让人找回所有的尊严。不信你看,廖伯母满眼的小星星。”方默南小声地说道,音量正好三人能听见。

三人看过去,果然在拉风箱的翠霞满眼的崇拜之色,眼睛都不带眨的盯着自家男人。让她又黑又瘦平凡的面孔平添了许多神采。

廖劲凯偶尔的一瞥,夫妻两个相视一眼中,让人看见平淡夫妻间的真情,脉脉温情。

生活中有这样或那样的不如意,有个人,能陪你一起同甘共苦,苦也甜。

廖劲凯果然有两把刷子,看着饭桌上摆得满满当当的,真是实惠、实在,那盛菜的盘子可真够大的,真是搪瓷盆端上来的,一盆盆的菜油光发亮令人食指夭动。

真是古风遗存,客家人平素饮食节俭,不事奢华,而待客则十分大方,讲究“六碗八盆十样”,菜肴实惠量足,盛器多用盆、钵、大碗。

饭菜就摆在了院中,客家人设筵用八仙方桌,依辈份排座次,席间礼规繁多,吃鸡以鸡头敬老,上座留空位于已故先祖,以示敬礼,席间小辈给长辈敬菜敬酒等等第一道菜吉祥菜,“无鸡不成筵”之说,既取“鸡、吉”谐音,又取鸡为掌管人间吉祥之鸟之意。

这时候夕阳西下,满天的晚霞,映照得天空一片橙红,瑰丽无比。一扫白天的暑热。

贺军尧他们落座后,常久春扫了一眼道,“怎么伯母和嫂子、小辉不上桌吗”

“客家规矩,女人和孩子不上桌。”廖劲凯道,“没关系,厨房留的菜够多。”

“咱不讲究这个。”常久春摆手道。

贺军尧朝他摇摇手,他只得作罢。

其实华夏农村这规矩非常普遍,看港剧里面,围村,女人是不得进祠堂的,那还是21世纪呢这样的风俗不照样保留了下来。

第546章

廖劲凯给贺军尧和常久春倒上米酒,真是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常久春摆手道,“别给我倒,我还得开车呢”

“那好吧你随意。”廖劲凯当下也不劝酒,而是给贺军尧满上,又给自己阿爸倒上小半碗。

方默南就没有的份儿了,几个大男人一碰杯,也没那么多讲究。

“嗯就是这个味道。”常久春咽下口中的菜说道。“老廖这手艺可以去当大师傅了,在这里可真是埋没了。”

廖劲凯笑着摆手道,“我不行,哪能跟人家酒楼里的师傅比,上不了台面,乡野气息浓厚,土得很。”

“不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人们吃惯了精致的菜肴,一改口味儿,就喜欢吃着土家菜。”方默南摇着手指接着道,“这里不错,离市中心不远也不近,刚刚好,青山绿水,空气清新,最主要的是这围屋有着鲜明的地域特点。看惯了城市的千篇一律的高楼大厦,人们就会找寻新奇的东西。而且这里供应的都是最新鲜的蔬菜,原汁原味。相信他们吃过一回就会爱上它”方默南顿了一下接着道,“咱就是要在素、野、粗、杂的传统吃法上下工夫。越土越好人家来吃的就是土气、自然野味儿”“对方医生说的不错。”常久春突然拍手,方默南说的让他想起了云县的农场,每到节假日来得人特别多,后来造成困扰后,方默南干脆预约,限制人数,不然还不给挤爆了。去不了农场,也催生了附近村庄的农家乐。哎人呐就是个贱脾气

“嗯这个好这个好,让人浑然忘却城市的喧嚣,回归大自然的宁静。”常久春把云县农场的农家乐,详细的说一遍。“老廖,这里完全可以深挖掘,绝对是条路子。”

“鹅城美食有三件宝:东江盐h鸡、酿豆腐、梅菜扣肉。这些菜做的不错,土味儿十足。客家盐h鸡,鸡肉鲜香可口,别有风味儿。用鲜豆腐、瘦猪肉、少量海乌咸鱼或鸡蛋作原料。将咸鱼去骨、炸香,和猪肉一起剁烂,镶进豆腐块、在锅内煮成半赤。叫红烧酿豆腐,别具客家风味。”方默南边吃边说道,“一代文豪苏东坡是举世公认的美食家,细品苏东坡谪居中和留下的诗文,其笔下的“玉糁羹”、“酒煮蚝”令人垂涎欲滴。对玉糁羹,苏东坡曾留下诗文:“过子忽出新意,以山芋作玉糁羹,色香味皆奇绝。天上酥酡则不知,人间绝无此味也。”至于酒煮蚝,苏东坡笔下也有描述:“己卯冬至前二日,海蛮献蚝。剖之,得数升。肉与浆入与酒并煮,食之甚美,未始有也。”

这酒煮蚝品颇有东坡风骨,做起来也简单,取新鲜的生蚝放入烧开的油锅内,用猛火翻炒,保证生蚝外酥内嫩。然后加入清水、放入你们自家酿的米酒。放入姜片。待锅内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