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傲唐 > 分节阅读 9

分节阅读 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队的军士,以非常威严的口声吼道:“弟兄们,潼关危急,需要我们即刻去救援,多余的话本兵马使也不多说了,只有一句,那就是严格遵守本兵马使的命令,拼死杀敌,要是有怯战不前、不听号令者,杀无赦”

说着“咣当”一声从腰间拔出刚刚佩上一会的佩剑,以极快的动作将身边一名小校手中的幡旗砍断,没任何侧目就挥剑归鞘,再怒吼道:“传本兵马使军令,全军马上出发”

杨晞说话间那自然流露的杀气让一边的李福德、刘光庭两位杨国忠的亲信都感觉到了,让他们不自禁地打了个冷战,伴杨晞而立的杨国忠也有这种感觉,这让他很骇然。

自己这个儿子,什么时候身上有这种气势流露了但现在已经不是探究这个的时候了,杨晞这种气势的流露让杨国忠放了心,有这种杀伐果断的表现,在赴潼关后,杨国忠已经不太担心自己这个小儿子能不能统御诸将了,只要杨晞不是故意装出来的就行了。

随着杨晞命令的下达,李德福、刘光庭两将已经在应诺后飞马过去喝令军士出发,并率先奔驰而去。一时间,皇宫外,往通化门方向的大街上,响起了急骤的马蹄声。

看着军士们陆续出发,杨晞调转马头,对身侧的杨国忠行了一礼后道:“父亲请回吧,孩儿也要出发了,孩儿一定不负圣望,不给父亲丢脸,以最快速度抵达潼关,将安贼之叛军阻于潼关城外,替父亲长脸,替我大唐消除将临的灾难,替我们杨家消除将临的大祸”

杨国忠有点老泪纵横的样子,满是怜爱地看着杨晞,哽咽着道:“晞儿,一切都要小心要是潼关情况紧急,你一定要保证自身的安全你娘还不知道你要去潼关,要是她知道,不知会有多担心”

“父亲请放心,就等着孩儿传回来的好消息吧”杨晞再作一礼,即拔转马头,“驾”的一声中,追着已经走了一半的军士而去。杨东率领的三百家将也快速跟上

杨国忠口中所说的精锐人马,各方面表现果然不同一般。

如今是盛夏酷暑日,他们出发时候正是午后最热的时候,骄阳炙考下,地表温度非常高。不过如此让人崩溃的天气情况下,三千军士还是严格遵守号令,以最快的速度东行,没有人敢懈怠。

从长安出发到日落时分,差不多三个时辰左右,大队人马已经行至渭南附近,粗粗估计已经走了近百里。酷暑天气下,人马能有这个行进速度,行进途中只有少数军士吃不消倒下,马匹也折损不多,让杨晞放了点心。渭南离潼关还有一百六十里左右,接下来是晚上时间,虽然说晚上行进速度达不到白天时候,但晚上凉爽,人马的不适程度会降低一些,以一夜时间行进一百六十里,应该不在话下。

杨晞下令,暂时休息,从渭南补充一批战马,替换体力不支的马匹,军士并不停留,继续出发,食物和饮水都是在马上补充的。这让李德福和刘光庭两将不解,也有点抱怨。

但在杨晞的说明及严厉的命令下,也不敢违抗命令,指挥军士继续前进。

入夜后,从渭南到潼关的官道上,可以看到一支点着火把的长龙,在快速行进。

在行进途中,杨晞已经遭遇到数次急驰的驿站快马,都是从潼关往长安传求救急报的。

这让杨晞放了点心,有求救的急报往长安传,也没遭遇到溃兵,说明潼关还在哥舒翰的手中,没被叛军攻占,这是大幸。要是潼关落入叛军之手,那凭他这三千兵马,想夺回潼关可是太难了。除非叛军在攻占潼关后、兴奋之下不加强防守,给他以可趁之际,突袭得手

“希望上天能助我,在潼关失陷前抵达那儿”这是杨晞一路行去过程中不时发出的祈望。

-----------------

天已经快凌晨,潼关城头上依然一片灯光通明,来回巡逻的军士不断

率残部逃回关的哥舒翰,令残部加强守卫,不得有任何懈怠,严防安禄山的叛军趁机攻城。

同时一再派出使者,请求朝廷派大军救援,他已经连续派出了六波人马,请求朝廷救援。

哥舒翰知道,要是朝廷不马上派兵救援,仅凭他手下这些不满万的残兵败将,要守住潼关无异于痴人说梦,难于登天。不过哥舒翰到底是久经沙场的战将,一身征战无数的他,知道将所有希望寄托在朝廷救兵上不太现实,很多时候要靠自己,即使朝廷在接到他发出的求救急报后,马上遣将驰援,但最快也要在两天后才能抵达潼关。叛军取得大胜后,一定会趁势攻城,在朝廷救援兵马抵达潼关之前,要如何守住城池,是件很考验人的事,也是他必须要布置妥当的,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哥舒翰知道潼关对于长安的重要性,这也是他一再坚持只据关而守,不出城作战的原则所在。将叛军阻在潼关城外,与叛军打消耗战,等待勤王之师抵达,不让叛军长驱直入长安,这是目前能做的最重要的事,也是最正确的行为。但朝中那般急功近利的短视之徒,特别是宰相杨国忠,一再蛊惑皇帝,令他率军出关作战,封常清和高仙芝的前车这鉴让他不敢不从,终于在三次上表抗争无果后,朝廷令他出关作战的命令第四次传来之时,他被迫率绝大部分人马,出城与叛军主力作战。

虽然他是被迫出战的,但依然小心谨慎,将近二十万大军分兵几段前进,以防中伏

但人算不如天算,如此小心谨慎,依然在隘道中被叛军伏击。

因为曾有预料,哥舒翰也马上采取了应对之策,令毡车开道,准备强行突破隘道,绕至叛军后方,以优势兵力将叛军击溃。但叛军采用了火攻,整个山谷都被草料燃起的大火封住了,前军再也顶不住火攻与头顶上箭矢、长木、石头的攻击,很快溃败。而退路只有一条,那就是往来时的路逃。

几万溃兵往后逃,将后面十万人马也冲乱了,叛军各部轮番对溃乱的官军展开攻击,哥舒翰根本不能控制局面,最后在几百骑亲信人马的护卫下,自首阳山西渡黄河,再绕回到潼关。

幸好他在潼关还留了三千兵马,有这三千兵马的接应,潼关才不至于弃守。

经初步盘点,出关的二十万大军,溃逃回潼关的不到八千。

潼关城外,原本用来拒敌、深达数丈的禁沟,都被唐军将士填满了。许多有幸逃回潼关的军士,就是踏过禁沟中同伴的尸体,才回到城内的。

二十万人马一天之内就溃败,让哥舒翰近乎绝望。

但他依然没放弃,想依靠万余溃兵凭潼关天险防守,同时派人四下搜集流失的溃兵。

哥舒翰相信,只要朝廷救援的兵马及时抵达,还是能守住潼关的。

但现在禁沟被逃跑回来的已方军士尸体填满,很让哥舒翰头疼。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