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重生之超级强国 > 分节阅读 194

分节阅读 19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华夏没有人才。主要原因是因为体制不对,造成了华夏的人才并不被世界所承认,而且华夏这几年的经济虽然在增长,但事实上也还处于说不起话的地位。

华夏真正拿得出手的,是干部,是“青年干部”,华夏拥有着世界最为庞大的公务员队伍,在里面找几个模样长得比较周正的,个子比较高大的,甚至也有点才艺的,还是能够找出来的。

另外,还有一个最最重要的原则问题,一想到这个原则问题,大佬们再次感觉到赵无极好像能够未卜先知一样。

因为这个“青年代表团”,虽然是官方派出的,但它并不带任何访问目的,仅仅是交流,他们的任务与赵无极一样,就是去玩,去展示华夏青年的风采,如果能能力顺便展示一下华夏悠久的文化就最好了。

也就是说,这个“青年代表团”形式上是官方的,实质上是民间的。如果是在米国,这样的代表团可能就由米国青年协会之类的组织决定了,但在华夏,得由政治巨头门决定。

华夏真的没有人才吗当然不是。当后来赵无极看到中央拟定的代表团成员初稿时,赵无极立即提出了意见:搞各类民族音乐器乐戏剧的青年找5人,修习武术的有真功夫的找5人,画国画与油画的找5人,有各类民间绝活的青年找5人

赵无极当然是顺口提醒,直到十几年后,华夏在国际舞台上变得比较从容了,才会明白“愈是民族的就愈是世界的”这个观点。

在地球这个村落里,惟一具有可比性的,是源自西方的自然科学以及相关技术,在这个基础上有先进与落后之区分。

只是人们自觉或学自觉地把它扩展到观念、经济、文化、生活等诸多方面。类似于不喜欢迈克尔。杰克逊就是不懂流行音乐,不懂好来坞就不懂电影,不吃西餐就是out一样,这其实是对生活本质的歪曲。

譬如凤山的环境,它的经济形式。永远不可能实现所谓的机械化,它的手工艺品,它的森林生长出来的山珍美味,恰恰就在一种自然生态的环境下才有价值与意义。

如果用西化标准,或以“意义”为生的人来看。凤山如此落后,就该从地图上消灭。

凤山乡的考试,分类两类试卷,一类是想要进入经济发展办公室的人,必须要考;另一类是要进入党政办的人,也必须要考。但是。问题又冒出来了,那就是有人开始举旗不定,譬如大家最想进经济发展办公室的,因为人多,万一考砸了,岂不是连党政办也进不了

有人说。进党政办吧,那儿升官的前途比其他两个部门更大一些。事实上,身入官场,有的人给自己的定位并不清楚,但有的人却相当清楚。那就是自己升官无望,找一个油水足一点,工作相对轻松一点的岗位。也就差不多了。

凤山乡的那些四十、五十甚至已经退了休的乡干部们,难道还不是前车之鉴

不过,这一情况对于二十出头的年轻人,特别是后来函授文凭大行其道,大家的“文化”整体提升之后,思想就变完了。大家都差不多,都读了几本书,甚至我的文凭比他的文凭还要高一些,为什么他有机会而我没有机会

这只能说明,抱有这种想法的人。并不真正懂得官场。

这样说吧,你有文凭,但并不是有文凭就能当官;你有本事有能力,并不是能力越强官就越大

因此,有的人在考前找到韦长青和甘霖。要求两科错开,并且同意一个人报两科。

赵无极最初的主意只是落脚在,分为不同的题,只是挑选出相对适应某类工作的人员,既然有人提出这个意见,也正中赵无极下怀:“每个人都可以做两套卷子,两个分数都有效”

不管怎样,你一个人只能进一个办公室。譬如,你考到经济发展办公室第一名,党政办那边也是第一名,但你却只能选择一个办公室工作。

这场考试下来,结果也出乎意料。

费琳娜,因为擅长于写作,在赵无极看来也就在写作办公室了,但是,这小妮子竟然考了个两科第一名。不过,最终费琳娜还是选择了党政办,党政办最麻烦的事情是写材料,但这个对于费琳娜来说,已经不存在问题。

有些闹得比较利害的,两科都排名靠后,自然没什么希望。

而那十几个托关系的人,竟然有一多半如愿以尝,进入了相对较好的部门。

范东明因为要参加高考,已经到了复习的关键时刻,自动放弃了这次考试。李海兵那小子也考得不错,得了个党政办科第3名,经济发展科第2名。

不过,作为主要阅卷者的赵无极,对这些乡干部的水平实在不敢恭维。一是基础差,连一些常识问题都会答错、选错;二是思维僵化,只会处理有固定模式的问题,稍为灵活一点,就不知从何处入手;第三就是综合能力特别差。

譬如两类考题后面都有一道题,“请根据材料给上级部门写一份情况说明”,这是后世公务员考申论时常用的题型,但绝大部分人写出的“情况说明”还不如赵无极准备的材料更有“说服力”,抓不住关键,抓不住重点,不会组织语言是其通病。

但无论如何,有了这个“成绩”之后,大家都知道赵无极要来硬的了,说情者消失,意见者服气,三大办公室终于最后编定。

党政办:编制9人主任为党委委员,属于领导干部,不占编制,副主任2人,由费琳娜和叶礼贵担任,办事员7人。

费琳娜放弃了经济发展办公室的工作,被任命为党政办副主任,负责材料类、档案类工作。叶礼贵就是那个蜡板刻制员,年龄已经42岁,做事非常踏实,赵无极在征求意义后将其放在副主任的位置上。

当然,赵无极还是很人道的。年满40岁的乡干部,并没要求参加考试,原则上原来在哪个部门工作,机构调整后,其职能转到哪个办公室,其人员就进入哪个办公室。

经济办:编制12人,主任1人,由李海兵担任;副主任2人,由林业明和王成富担任;办事员9人;社会事务办:编制12人,主任1人,由原计生办临时负责人韩家玲担任,副主任2人,由赵世豪和李小龙担任,办事员9人。

韩家玲是一个比较有个性,比较泼辣的约30岁的女同志,做社会事务工作,有些是服务性的,有些是政策性的,需要这样敢说敢做的干部,再加上成绩也居于前五名,赵无极顺便就将其职位扶正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