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三国第一强兵 > 分节阅读 709

分节阅读 70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子啊。”

陈到想了想,反问道:“你指的是那些流言么”

王墨微微一滞,强笑道:“你也别多心,大家也不是信不过你,只是诶,你瞧我这张嘴,笨得厉害,话到嘴边,就是说不清楚呢总之,你应该做些什么才对吧”

“嗯。”陈到低头看看手中的小说,像是认同了王墨的意见,不过紧接着又是一句反问,搞得王墨哑口无言:“那么,我应该做些什么才能打消所有人的疑虑呢”

王墨在心中悲呼一声:这是病啊没心没肺的病,算是没治了的那种

不过话说回来,这种时候确实做什么都不大对头。

一直窝在军营里,说不定会被人当做出是图谋不轨,死抓兵权;像现在这样,也会被当做是居心叵测,故意懈怠军务;若是到处找人解释,八成又会被说成是做贼心虚,被怀疑是在四下串联什么的。

反正是怎么都不对,干脆就只做职责之内的好了。这种应对方式,倒是很符合陈到的风格。

“算了,不说这个。”王墨叹口气,放弃了继续劝说,“不过,叔至啊,如何对敌第,你总要有个章程吧你可是主将啊。”

陈到抬起头,眼中的神色颇有些复杂,迟疑片刻,却是不答反问:“漠杰,你应该也很清楚。这场大战打完后,就不会有太多立战功的机会了对你来说,这应该是个好机会,你难道一点都不动心”

王墨微微一笑:“说是一点都没有,那肯定是违心之言。不过,我有自知之明,这次的对手,不是我能够应付的,甚至你我合力,胜算也不会超过五成。主公应该已经在返程的路上了,这一仗,曹操肯定会全力以赴,只有攻下高唐,他才能确保胜势。所以,你我要面对的,也肯定不止是一个刘备别说换将了,不再找几个够分量的帮手都不行,哪有空琢磨那些有的没的啊”

王墨一直没问过,陈到准备如何处理和刘备的关系。没这个必要,在泗水那一战,陈到舍命断后,已经把性命当做代价,偿还了知遇之恩了,自然没必要继续纠缠不清。

这件事之所以引起这么大的风波,就是陈到的性格太温吞,很容易给人错觉。明明就是个很简单的人,看起来却像是很有城府似的。

“帮手么,其实我已经想到了一个人,只是我现在这样,却是不好出面。”听了王墨表心迹的这番话,陈到眼中闪过了一丝异样的光芒。王墨不是很确定,但他觉得这眼神代表的,应该是感动的情绪。

感动是感动了,不过陈到投桃报李,抛出来的却是一个难题:“漠杰既然有心,不如就负起责任来,出面延请此人,商议对策,并且向军师解释,以免再生枝节如何”

虽然是难题,王墨却是毫不迟疑的做出了决定:“如此甚好,此事,便包在小弟身上了只不知叔至属意的却是哪位高人”

“陆逊陆伯言”陈到微微一笑,轻轻吐出一个名字。

“什么”尽管王墨做足了心理准备,还是大吃了一惊。

第九三三章锦囊藏妙计

收到贾诩汇报的军情时,王羽刚好率军进抵浊漳水北岸的涅县。

这里已经进入了上党地界。

居太行之巅,叶形最高,与天为党,故名上党,这就是上党之名的由来。这里地高势险,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当年的长平之战,就发生在上党治所长子城南五十里的长平亭。

正是经过这一战,秦国彻底奠定了对关东六国的压倒性优势,虽然没能趁机拿下强敌赵国,但占据了上党之后,秦国已经拥有了绝对的主动权。

高干、袁谭在逃出冀州之后,一度也有过这样的机会,奈何他们面对的对手太过难缠。以至他们不但没能利用地利上的优势,反而屡屡被徐庶的逆袭打得灰头土脸,最后只能无奈放弃。

“孔明,你怎么看”王羽看过信,并没有急着发表意见,而是一如既往的向幕僚、部将们征询着,身为参军的诸葛亮自然是第一个目标。

“军师等人说的都各自有其道理,”诸葛亮凝眉苦思片刻,沉吟着说道:“德公和承彦先生的眼力毋庸置疑,这些年以来,除了和主公有关的事项,他们商议之后作出来的结论,可说是十有九中。曹操这一回,确实是蓄谋已久啊”

“嗯,曹操当然不是什么软柿子,和孙策、刘备联起手来,更是如虎添翼,谁小觑了他们肯定会倒大霉。”

王羽深以为然的点着头,随即话锋一转道:“不过。阴谋诡计都是小道,他想赢。终究还是要真刀真枪的打上来,若换成是你,你会如何下手嗯,子义、子龙,你们也一起来说说。”

“肯定是直取中宫,全力攻打高唐啊”诸葛亮、赵云都是性情沉稳之人,没有贸然接茬,太史慈却是个不管不顾的。争着抢着叫道:“主公您上次不是说声东击西吗应该就是这个路数了。他先把刘玄德那个阴魂不散的家伙放出来搅风雨,然后突然又对温侯下手,这两招使过,我军的三路军就变成各自为战了”

“东平国那一带本来就被糟蹋得不轻,前阵子的仗打下来,基本上已经没什么人烟了。若我是曹操,肯定会忽悠孙伯符打头阵。趁着刘备将高唐搅得人心不宁的机会,穿越文远和坦之两军之间的间隙,只带三五日的干粮,用最快的速度直扑大河南岸。”

“孙伯符的兵都是江东来的,熟识水性,即便收罗不到足够的船只。他们也能过河。说不定连现成的渡口都不用,随便找个地方就能过去。过河之后,取高唐还不是如同探囊取物一般”

太史慈嘴快,却非无谋,心眼转得也很快。点出来的几条,都很有道理。说到了点子上。众将都是颔首认同,连王羽都有些意外:“士别三日,确实当刮目相看啊,子义,你这段时间莫非都用来读书了不然怎么出谋划策也头头是道了呢”

“那您看看。”太史慈扬起下巴,很得意的说道:“这就叫与时俱进,主公,您不能总是拿老眼光看人。”

饶是局势紧迫,众将还是被这个活宝逗得好笑。

秦风凑上去,猛拍太史慈的肩膀,嘿嘿笑道:“子义呢,其实本来就很精明,就是嘴笨,是哑子吃饺子,心里有数说不出那种,这几天夜里他一直在读兵书,就等着这个机会,要向主公进言呢还好主公善解人意,在涅县这里就问计了,不然准把个生龙活虎的子义给生生的憋出病来啊,哈哈。”

“去去去,哪儿都有你个疯子”太史慈没好气的拨开秦风的手,嚷嚷道:“什么叫就等着这个机会俺那分明就是效法先贤,先天下之忧而忧,怎么到你嘴里,就变味儿了呢告诉你啊,熟归熟,要是乱说话,一样不会和你干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