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三国第一强兵 > 分节阅读 708

分节阅读 70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德公再这么一展开,这个话题越发变得高深莫测起来,孔融与祢衡、管宁几人对视一眼,从对方眼中看到的,尽是茫然神色。

“嗯,人心”庞德公伸出手,竖起食指,神情郑重的解释道:“首先,他利用了刘备和关、陈二位将军的关系按说这种事应该越隐秘越好,在准备万全前,应该多方试探,最后才直入正题,可刘备偏偏来了个打草惊蛇”

“很显然,这不是疏忽或者迫于情势,急于求成,而是既定策略,曹操要的就是这个效果。看看高唐眼下的局面,就应该很容易理解了。撤换陈将军的呼声很高,可偏偏军中能征善战的将领已被抽调一空,撤换陈将军容易,找到接替者却难。”

庞德公这话说到了点子上,孔融等人无不点头称是。

这倒不是王羽或是谁的疏忽,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将精兵猛将放在高唐这个大后方,本身就是一种浪费。之所以是陈到留守,只是因为此人的性格过于恬淡,让他当个副将倒还马马虎虎,让他抓总,独当一面就不靠谱了。

本来这个安排也没错,但谁想到刘备阴魂不散的又冒出来了呢

现在就是个两难的局面。信陈到,有可能万劫不复,撤换陈到,同样要冒很大的风险。实际上,曹操、刘备很可能也没多少把握策反陈到,现在双方都是在赌,冒的风险也差不多。

“吕布被调虎离山,同样也是对人性弱点的算计。而且通过调动吕布,从沛国通往高唐的道路也打开了缝隙,高唐不再是安全的后方。这两条计策是相辅相成的,通过这连环两招,曹操成功的扭转了劣势,将王将军拖入了一场风险对等,却是曹操占据主动权的赌局”

黄承彦和庞德公你一言,我一语,将曹操的计谋和目的推测了个八九不离十,越听越像是真的,越像真的。就越让人心惊。

“既然是赌局,心理素质就很重要了。”庞德公竖起了第三根手指。语出惊人:“所以,在连环计达成后,曹操下一个算计的就是留守的贾文和”

“”孔融等人已经震惊得说不出话了,要说算计陈到、吕布还算是有迹可循,算计贾诩这种事真的有可能吗

贾诩是谁啊青州第一智者,连田元皓、虞仲翔这样大才都甘居其后,敌人更是闻风丧胆,骠骑将军北上前做出任命时。整个幕府都没人提出半句异议来。

说曹操要算计他把这位大名鼎鼎的毒士当成了青州军弱点这说法会不会太扯了啊

面对众人饱含震惊与质疑的眼神,庞德公与老友交换了个眼色,神情泰然自若。

“老夫之所以说,曹操把握了一个好时机,就是出于尚长兄所说的缘故。诸君不妨设身处地的想想,文和现在的心态会是怎样的就在两天之前,他才收到了大捷的消息。形势已经变得极其有利,若做最坏的打算,他甚至可以这样考虑,只要撑过二十天就是成功”

众人的神情顿时有了变化,从惊讶转为深思,黄承彦却看都不看一眼。一味自顾自说道:“当然,贾军师乃是久经沙场之人,才智亦高绝,不会采取这么没出息的策略,而且他心里肯定也很清楚。若是真的报着这种心理,说不定反倒要弄巧成拙。”

“可不论如何。他在分析形势,做出决策的时候,都免不了被这种想法所影响。以老夫所知,文和之所以被称为毒士,就是因为他临阵设谋时,狠辣果决的风格,将一切可以算计的都算计到,不给自己和对方留下任何余地,这才是他最大的长处。”

“而现在,让他放弃优势,和本来居于劣势,甚至可以说一只脚已经踏出悬崖的曹操对赌身家,这得需要多大的魄力啊可如果他不这么做,那他就没办法发挥出全部的实力,在和曹操的对抗中失了先机之后,变成全面的被动”

话音萦绕在雕栏玉砌的亭阁内,从宽广河面上吹来的强风,也没办法迅速将之驱散。除了风声和回音,观景亭内一片寂静。

众人都被震住了。

在听到庞、黄的分析之前,军中虽然对骤变中的局势有所担忧,但却没人认为,事情会严重到这个地步。陈到只是最合适的人选,却不是完全不可替代。

别人不说,主公那位从兄王墨,不也曾在河北大战中显露过身手么可巧的是,当时他守卫的也是高唐城。正是当日他在高唐的坚守,和祢衡的挑衅,才为后来的渡河奇袭创造了战机。此人眼下也在高唐,以他来取代陈到,应该是没什么疑虑的。

不过,若是庞德公的分析没错,那问题就严重了。贾诩可是执掌全局的留守大将,就算真有问题,还有人能取代得了他吗就算真的取代了,临机决断又有谁能比他做得更好

庞德公和黄承彦根本没有出仕的念头,而且依照他们自己的说法,他们两个只会评论,实际操作肯定抓瞎。想想也是,从没指挥过哪怕几百人规模战役的人,突然一下接手十万军规模的摊子,能抓起来才见鬼呢。

当年的赵括,不就是在战场之外百辩百胜,一动真格的就露原形,这才留下了纸上谈兵的典故么

尽管也明白这个道理,但孔融还是不死心的提议道:“既然如此由二位前往濮阳军中参赞如何至少能从旁提醒一二啊”

“不行,行不通的。”庞德公摇摇头,缓声说道:“这是精气神的全面较量,需要的不是集思广益,而是杀伐果断旁人去帮忙,恐怕只有越帮越忙。”

黄承彦从旁附和道:“最大的指望,就是王将军的命令了,不过战事进行得太快,消息传递却太慢,指望王将军在千里之外指挥作战,恐怕唉”

第九三二章陈到的请求

王墨眼见众人唏嘘成了一片,知道接下来听不到什么干货了,于是他悄然转身离开了观景亭。他本来就站在外围,又保持着一贯的低调,来去都没什么人注意到他。

对这些饱学名士,王墨一向保持着尊敬有加的态度,每次得到这些人聚会的消息,不管有多忙,他总是会尽量抽身来旁听。

王墨一直认为,自己最大的长处就是时刻都能保持冷静,对自己如此,对别人也是同样。

保持冷静,有助于稳定的发挥实力,所以,尽管王墨的才智和武艺都算不上顶尖,但在泰山王氏的一门中,他却是仅次于王羽的存在。

不贸然去抢风头,低调做事,任劳任怨,这就是这位无亲藩之名,却是王氏亲族中唯一能站出来挑大梁的王墨,在青州群臣心目中的印象。

众臣对王墨的评价比他的地位和权势都要高得多。

这几年,他做得最多的就是细琐的小事,无论是政务还是军务,亦或人事、财务方面的事务,只要王羽一时顾不上,他就会默默的承担起拾遗补缺的责任来。而且,他每次都会在工作圆满完成前从容退出,不居功,也不恋权。

虽然也有魏延这样的阴谋论者,私下里会对他的行为中,种种不合理之处吹毛求疵。但王墨自认问心无愧,故而也不去计较。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