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三国第一强兵 > 分节阅读 626

分节阅读 62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务起虚来一个顶俩,真正放到实务操作上,十个也顶不了一个能吏。

这些人在袁绍手下很吃得开,反正政务都有文吏来处理,名士们只需要时不时的写些第花团锦簇的文章出来,颂扬袁将军的人品德行,吹捧造势就可以了。

到了青州,冷丁被当成牛马牲口来使唤,名士们自然不大适应,而且也干不来。

最后剩下的十来个人,大部分都是相对异类的,比如审配就是。他不太会做人,就只能做事呗,唯一的例外就是陈琳。

除了一支生花妙笔,陈琳和无法适应青州官场的名士们没什么不一样,同样在最初的磨合过程中泯然众人。没能冒出头来。

不过和其他人不同的是,陈琳在受挫之后没有故作桀骜,或者灰溜溜的请辞离去,而是换了一个方向,重新努力。

最初,他是打算在将军幕府参赞军务来着。结果进了幕府一看,好家伙,这里面奇才辈出啊有贾诩这样老而弥坚的老狐狸,还有徐庶这种锋芒正盛的新锐,再加上王羽后来招揽的鲁肃、诸葛亮、庞统等人,陈琳虽然也有些见识。但人和人确实是没法比的。

实际上,就算没有这些妖孽的压制,陈琳也不太适应将军府的风格。

在何进、袁绍这些人手下做事,军议的时候讨论的都是大势,比如战争的必要性,形势变化中涉及到的天数轮转,有德、无德之类的因素。诸如此类。

而青州将军府虽然也会讨论大势层面的问题,但基本上都是一笔带过的,他们更专注于一些很具体的东西。比如行军的路线上,都有些什么样的地势,路况如何,并以此来统计确切的行军时间。

陈琳亲眼见证过,在一次军议上,徐庶和鲁肃争得面红耳赤,争的就是大军通过一座桥需要多长时间。

陈琳不确定,这是不是青州军百战百胜的绝招。但他很肯定,他自己肯定没那闲工夫,对一座桥花下这么大力气。

从军事领域退出后,陈琳就开始了在青州各个部门轮换的历程。从教育到宣传,从宣传到农业。最后他甚至还去商务部转了一圈,可就是没找到适合他的位置。

也不能说完全没有,在王羽看来,陈琳就应该去教书,偶尔再帮自己做个枪手,捉第笔写些官样文章什么的,不然都浪费他这支妙笔了。

但陈琳自己显然不这么想,他还是想找个人前煊赫的位置。

王羽对陈琳的毅力表示倾佩,但他忙得很,可没空一直盯着这么个无足轻重的人。他也不知道陈琳来送信之前,到底处于什么状态,又在哪个衙门口碰了壁。但看到陈琳在自己面前积极表现的样子,王羽依稀看到了贾胖子的狐狸尾巴。

贾狐狸应该是最了解自己的人了,他打发陈琳来送信,肯定在事先有过沟通,认为陈琳的主张可以一用。只是这个胖子素来没担当,事先却是一点口风都不露,想知道真相,只能耐着性子让陈琳自己说。

“主公的忠勇之名,天下皆知,天子尚为董贼所执时,亦从不避讳,在公开场合和私下里,对主公也是颇多赞誉之词。此番长安大乱,天子得脱樊笼,只消不被曹将军追回,那他的目的地恐怕也只有青州”

王羽捏着眉心,强忍着才把那句“说重点”给憋回去。陈琳这种传统名士最让人郁闷的地方就是这个,说话总是不忘拍马屁,导致发言的效率非常低。

好在陈琳察言观色的本领不错,在青州呆了两年多,多少也知道青州风格是怎么回事了,见王羽露出不耐神色,他赶忙话锋一转,将中间那些赞语统统带过,说起了重点。

“曹操夺关中,名为解救天子,实际的意图却是壮大实力,如果百官和天子一起逃亡,他或许会着力追赶,但天子孤身走脱,又是往青州而来,曹操也是老谋深算之人,自然不会穷追不舍。”

“嗯。”王羽微微颔首,听出点意思了。

曹操对付董卓,一方面是抢地盘,安定后路,另一方面就是看中了董卓的班底。所以这场西征,他一直是以用计为主,试图以柔克刚,从未和董卓军发生大规模的激烈交战。

从结果来看,曹操的计划相当成功,近乎完美收编了董卓的两路精锐,五万多兵马。除此之外,朝廷百官也已入手,大大补充了曹军的人才不说,而且正统之名也有了。

没错,相较于天子,朝廷百官其时更重要。天子只是一个人,百官却是构成朝廷中枢的根本。有他们在,才能颁布新政令,号令天下士人,如果天子发生意外。曹操还可以另立新君。

对曹操来说,另立新君是很有必要的。

虽说挟天子令诸侯,天子本身的意见不太重要。但当今天子的立场太鲜明,被董卓控制在手里面,还不忘时不时的为王羽说好话。万一将来两军交战。天子又派人送个密诏什么的给王羽,册封他个什么官职,那可是很动摇军心士气的一件事。

既然跑了,那就随他去好了。就算天子顺利跑到青州,头疼的也是王羽,曹操又何乐而不为呢

一直以来。王羽做事虽与世风大相径庭,但引起的反弹并不重,这大义之名无疑是相当重要的。如果天子到达青州后,和王羽起了隔阂,乃至冲突,这层大义光环自然就消退了。

何况。王羽若是和天子翻脸,多少还有些忘恩负义的意味,会让很多人质疑他的人品。

虽然青州的根基已固,这点影响谈不上动摇根本,但对青州以外的地方还是有很大影响的,多少算是给他添了点堵。

陈琳能看出这层意思,说明他的确用了心。

得到了王羽的肯定。陈琳气势顿时一振,抖擞精神分析道:“如臣所料不差,曹操搜索不果后,定会遣使高唐,明言天子弃国来我青州之事。这样一来,就算天子路上出了意外,没能安然抵达青州,这护卫不周的责任,主公怕是也逃不过了。再往深一层想,即便流言四起。也不为怪呐。”

从王羽的角度来说,如果不愿意天子入境,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找人扮土匪,在半路把天子给结果了。陈琳推测,曹操很有可能会针对这一点设计。如果王羽真的动手派人动手劫杀,搞不好会被曹操反过来利用。

“孔璋,你的意思本将已经明白了。”王羽点点头,问道:“你的应对之策,应该就针对天子顺利抵达青州的情况”他略一迟疑,斟酌着用词,轻声道:“你应该明白,青州新政是怎么一回事吧”

“臣明白”陈琳忙不迭应着,他当然明白了,要不是清楚这里面的因果关系,他又岂会主动请缨

“其实天子孤身前来,未尝不是件好事。”

陈琳词锋一转,却是把自己先前的分析都给否定了:“主公的新政中,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虚君是必须的,若不虚君,青州新政就注定了只能昙花一现。不过,有董贼的例子在先,虚君很容易被世人视作权臣弄权,这就是问题所在。”

“臣以为,主公大可以换一个角度来思考,虚君,未必要把天子当做神像供在神龛里,未尝不可以将天子利用起来,成为青州的助力而非阻力”

“具体呢”王羽身体微微前倾,听出了点味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