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三国第一强兵 > 分节阅读 625

分节阅读 62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手里,就不愁曹操不履行许诺。李傕那些子侄心腹跑了也就跑了,大不了就是混战一场呗。

要是他们不走反而麻烦,这些人在军中根深蒂固,多少有些影响力,如果在营中闹起来,搞不好就是一场大乱。要是这支精锐折损得七七八八了,那他投靠过去还有什么用谁能保证他不被曹操杀了泄愤

至于说混战,徐荣死了,吕布早就叛了,胡轸的那点残兵败将远在武关,段煨也降了,李傕再一死,六大中郎将已去其五,现在城中忠于董卓的,也只有董越的三万人马了。

董越的兵马虽然也是嫡系,但嫡系和嫡系之间也是有差别的。按照西凉军内部的说法,牛辅部是内系,董越部是外系,想想他们的身份就知道了,前者的主将是上门女婿牛辅,副将是弟弟董旻、侄子董璜,而董越只是个族侄,关系差了好几层。

资源有多余的情况下,董越那边倒是还有得分润,但打造精锐部队这种事,资源再多也不嫌多,特别是董卓还不断根据对手的情况作出调整他参考的标准是青州军,而关中地盘的产出,可能连青州的五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一都不到,结果可想而知。

董越部的装备寻常,三万纯骑兵听起来很吓人,但实际上的战斗力,也就比马、韩联军稍强那么一点点。在长安城里打起来的话,骑兵施展的余地就更小了,郭汜完全就没将董越看在眼里。

郭汜巴不得和董越决一死战呢。既然要投降,那分功的人自然越少越好,段煨那边是无法可想了,不把董越逼到死角上,让他根本来不及转投降的念头,还哪里显得出自己这场功劳

至于在城内乱战,对长安城和长安百姓造成的破坏,郭汜就完全没放在心上了。当年董丞相还差点将洛阳的老百姓一股脑搬来关中呢,论破坏力的话,谁能比得上老董

于是,一场大乱不可避免的展开了。

李傕的儿子李式带着数百心腹逃到了相府报信,董卓闻讯大惊,直接带人到了董越的兵营,亲自指挥,想趁着郭汜立足未稳的当口,将嫡系军队夺回来。

董卓当然知道,董越这支兵马不可能打得过他那支嫡系部队,他只是想着,有了这支兵马壮声势,他一现身,对面也就望风披靡了。

毕竟这支嫡系部队是他呕心沥血打造出来的,军中哪怕一名什长,都接受过他的亲自接见和当面鼓励,忠诚度怎么会差呢

他的想法倒是没错,但架不住郭汜算计在他前面。表面上,郭汜只是固守待援,等待城外的曹军接应,实际上他在寨墙底下埋伏了近千强弩手,董卓才一现身,郭汜一声令下,千箭齐发,上千架强弩卷起了暴风,董卓护身的盾阵就像是纸一样单薄,瞬间被撕裂。

董卓当然是死得不能再死了,想必他至死也无法闭眼,谁能想到,他竟然死在了自己省吃俭用积攒出来的大黄弩之下呢

董卓一死,董越的部属顿时一哄而散,有人跪地请降,更多的人则是在城中四下乱蹿,更有一部分人在李式等人的率领下,直接杀向了皇宫。他的目的当然是天子,这当口,没有比天子更好的人质了。

第八二七章妙笔陈琳

“天子居然失踪了”王羽大吃一惊。

在他的预想之中,早就为这位天子做好了安排。在曹操手中当几年傀儡,习惯了被架空之后,自己打败曹操,将其摆上神龛就不会遇到太多抵触心理和反抗了。

前期一切顺利,曹操不愧是曹操,真正发起力来,一下就把董卓给逼进了死角,团团围在了长安城。

当然了,长安城很大,光是城池的周长就有六十余里,曹操就算有真有一百万兵,也不可能围得水泄不通,董卓要是想带着少量部队挟裹天子突围还是能做到的。

问题是,董卓的老巢就在关中,在西凉人都被马、韩诱惑了的时候,他逃出长安又能去哪儿带着天子就更纯粹是累赘和祸根了。

所以,王羽根本就没考虑天子会落到曹操以外的人手中的可能性。

要说马腾和曹操为此起一场争端倒是有点可能,但想到历史上杨奉等人一度和曹操共同把持天子,还占了先手,最后依然被曹操玩得连命都没了的故事。王羽还是觉得马腾肯定搞不过曹操,就算一时将天子掌握在手,后面也得被曹操设计夺回。

但人算不如天算,王羽千算万算,也算不到关中之变中发生了这么多变故,李傕本人很精明,但他却生了个愣头青的儿子,在那种时候竟然还想着抓天子做人质。

王羽真是忍不住要吐槽啊,黑灯瞎火的,你自己怎么还不能跑抓天子干毛线啊对没有实力的人来说,天子,那就是个祸根呐。

天子若是死了倒还不怕。灵帝虽然只有两个儿子,但汉室宗亲多得是,族谱也好查,随便抓一个来当皇帝也就是了。王羽比较担心的是,万一历史上的那位汉献帝运气逆天。跑到青州了可怎么办

权力,肯定不能还给皇帝,自己不称帝可不是为了捧别人当皇帝掌权,何况,一个长于深宫妇人之手的小屁孩懂得什么国家大事还不是被那些皇亲国戚,名士大儒们随意摆布

但问题是。自家也有麻烦呦。

自己那位老爹,可是天字号的第一汉室忠臣,天子在董卓手里,自己在青州怎么乱搞,老爹即使看不惯,也不会多说什么。但若要他眼睁睁的看着自己架空天子。会不会觉得自己是在和董卓一样弄权

老爹手里没有什么实权,倒是不用担心内部产生太大的纷争,但家庭矛盾也不好消受啊,总之是件麻烦事就对了。

历史上,那位汉献帝可不是个善茬,在曹操手里的时候,他又是衣带诏。又是血书的,很是搞出了一些事来。王羽本想着让曹操负责打压、磨练那孩子,最后自己再以救世主的身份出现,结果怎么就搞成了这样呢

“当晚乱军围攻皇宫,宫中倒是有些忠心侍卫,拼死力战其中有一名叫梅醉的校尉,武艺精强,胆大忠心,在部属尽皆战死之际,竟是单人独戟。死守宫门,上下被数十枪,兀自死战,群贼惧其勇,不敢稍近。只远远以箭射之,箭如骤雨,最后梅校尉竟是生生血尽而死了。”

王羽觉得贾诩选使者选的也很有讲究,陈琳这人不擅长政务,对军务上也没多少造诣,就是一支妙笔生花,现在看看,他的口才也很了得。若是贾诩来信,这场长安之战的很多细节,肯定都是一笔带过了,现在陈琳娓娓道来,抑扬顿挫,轻重分明,简直就像是在听评书

就说这个叫梅醉的,怎么就敢说自己没醉没醉怎么会去干典韦喝醉了才干的事舍命守门,纯粹是浪费人才啊,要是这个人和天子一起逃亡来青州,自己受伤的心灵多少还能得点安慰不是

又多一员猛将啊

后面不用说了,历史上典韦守门,硬是挡住了张绣军的全力围攻,曹操趁机跑了。现在这个叫梅醉的家伙死守宫门,天子不笨,自然知道该怎么办。

“李式等人攻破皇宫,搜索不到天子,更有朱儁等人打开城门,接应城外兵马入城,李式惊惧之下,竟是丧心病狂的放起火来时逢春日,关中正是风干物燥之时,火势一起,便一发不可收拾,未等曹将军等人采取措施,火势已经扩散到了半个长安城”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