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仙侠修真 >行戈 > 分节阅读 116

分节阅读 11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山来都不下十来次,山路不好走,她一人困在半路,贫僧见她虔诚,遂扶了一段,久而久之,风过香来,听她过得艰辛心生怜悯。

迟衡沉默。

四年前,她又来到寺中,说若再不怀子只怕是要被休了贫僧一时就做下了这事。恒戒出奇的平静。

迟衡道:说来说去,都是她的错

恒戒沉默半晌,道:贫僧的错。自她第一次来,贫僧就起了心思。因为她总在十五过来,贫僧就记下了,每次都借故到山下去以期遇上。她后来求子心切,也是贫僧诱她堕入的。

看来,那孩子是恒戒的了。

你可曾想过,她丈夫若知道孩子是你的,将如何责罚她你在寺中万事不管,却不知道她会怎么样

她夫家若愿意放她走,或者她愿意离开夫家,贫僧愿意还俗。

一切尽在不言中。

妇人的夫家大约知晓的,但宁愿将错就错,而妇人也并没有和恒戒私奔的意思。

迟衡想,世事万千终有自己不能理解的,比如露水姻缘,比如为了传宗接代而传宗接代。

次日妇人携着孩童在院中玩耍,恒戒蹲在一旁,任孩童摩挲他的光头。他的笑容极为和蔼,她的面容极为平静,即使二人目光相对,也绝没有那种愿意抛弃世俗而私奔的炽热。

迟衡带着凿子下山去。

过了两日,那妇人就带着孩童下山去了,恒戒将他们护送到山底,回来时数日沉默,每晚诵经到极晚,又过了数日才又回复以前那模样。迟衡呆在青竹寺的日子里,那妇人又带着孩子来过两次,每次拜佛都极为虔诚,话语极少,也给青竹寺带来了一些家酿的极甜的蜜果。一桌子人默默把蜜果子吃完,垂垂老矣的方丈说了一句:一念倾,一念生,我佛慈悲。

恒戒恒素和小栗子双手合十:我佛慈悲。

迟衡曾想过,也许有一天妇人的丈夫会发怒;也许有一天那孩童会察觉,也许有一天砰迟衡捂住了手,火辣辣的疼,刚才一分神又砸手上了。

七月里,天气依旧燥热。

那石阶已有模有样,七月十四那日,方丈、恒戒、恒素、小栗子都来到河边,恒素没有送来食盒,而是提了许多莲花灯:今日是七月十四盂兰盆节。

迟衡一愣:盂兰盆节

青竹寺的摆设亦与平日不同,这一天香案前,摆了好几个方桌,每个桌子上均摆有瓜蔬果品。一切完毕,方丈开始诵经。

诵经完毕放焰火,放完莲花灯,再诵经。

不与恶俱,三业清净。

莲花重重灯焰颤颤,迟衡将两盏莲花灯放入河里,微风吹起涟漪,那莲花灯却逡巡着又回到迟衡手边,薄薄的莲花瓣数次拂过迟衡的指肚,迟衡连推了三次,莲花灯才依依不舍顺着水飘开了。

百来盏莲花灯在河里飘着。

恒素道:迟衡,今日百鬼夜行,你还是在寺里呆着吧。

迟衡反问:是否所有的鬼魂将来取走莲花灯你们先回吧,我再呆一会儿。他在河边抱着膝盖坐了一晚,半夜倦意上来,他感知到身边似有人,遂缓缓抬头,只见那河上有许多白色的影子徘徊而行,如衣袂飘飘,他们并不敢靠近迟衡,有些俯身要去捡拾那莲花灯。

152一五二

第一百五十二章

迟衡下了河,仔细地分辨着每个影子。

一个一个的影子或飘远,或幻灭,却找不见熟悉的身影,他木然地望着。不多时,风又起,那一盏盏莲花灯飘远了,白色的影子都跟着远去了,水渐渐地凉了,沁入骨子的凉。

一阵风拂过。

迟衡醒来,天际泛白,又是崭新的红日,他低头,见自己的双足已浸入河水中,难怪那么的冷。

七月,松子熟。

青竹山上的松树结满了松果,恒戒和恒素摘下松果,砸开,取出里面的松子,颗粒晶莹、白润光洁,一股浓郁的松香味。恒素拿了两颗放手心,对迟衡说:“青竹山有四宝,其一就是松子,山下的居士每到八月九月都要上山来,讨些松子回去。”

大户人家也有信佛的。

布施,自然比平常人更阔气。山下有个大户人家:林府。林府从二十年前开始,每年都给青竹寺布施。林府的当家的爱喝松子茶,每年讨些松子回去泡茶,益寿延年。所以青竹寺的松子十之有九是为林府准备的。

看着林府的轿子抬上山来。

住了两日,又抬下山去,方丈站在寺前送行,过了两日,香案上的香炉换成了新的,蒲团也换了,连带着桌子椅子都刷上了新漆。

迟衡问方丈:“信佛有没有贵贱之分。”

“没有。”

“为何只有林府的居士下山,方丈会送到寺前呢”

方丈沉默了半晌:“何以谓之贵,何以谓之贱,佛法无边。施主只看到居士的贵,没看到居士心中的佛,焉知,贫僧礼的是贵,还是佛”

迟衡默然。

他觉得方丈在狡辩,但他也反驳不出,看看石路,已经有四百余阶了,虽然每一阶仅能供一人行。往下修是一个天堑,断壁两两相对,隔了三丈远,断壁中间是七八丈的深渊,所以,通常行人都要绕过此段路。

这一绕,就远了。

迟衡见过夷山的铁桥,铁锁链系在两端,行人可扶。桥中间纠缠些铁链,再铺上木板,虽然过得心惊肉跳,至少也是条捷径。如果这里有个铁桥,就方便许多。

这天,迟衡遂说起铁桥。

恒素一惊,他极少听迟衡说话,半晌道:“打铁贫僧也不会,不如等秋收过后,请些铁匠上来,也是大善事一件。”

迟衡唔了一声,绕路过去,在断壁那边继续凿开石路。

这一下,就远了,每次恒素给他送饭来都要绕一个大圈,有时诵经晚了,便不回寺庙,学着迟衡那样,找一块松下的净地打坐起来,听松涛起起落落,他闭目悟佛,久而久之,竟然颇有所得。

恒素诵经比以前更勤快了。

青竹寺的纸不多,极宝贵,恒素遇上难解的地方,就拿树枝在地上比划。迟衡见他辛苦,有次回寺院洗澡,挑了几根极好的竹子砍下来,连夜削成长片,他力气大,斧子又磨得锋利,不多时堆了许多,架火将那竹片都烘烤干了,用绳子串好成竹简。

许多空竹简摆满了一整个偏房。

恒素见了极为感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