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误入官场 > 分节阅读 122

分节阅读 12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象,20多岁

的小年轻就内退回家拿八折工资。这种状况如不彻底改变,可以预见,化肥厂无论采取什么经营方式,都

无法运转下去。

王力军听到化肥厂的情况也沉默了,半晌,他才缓缓说道,化肥厂的困难越大,我们越要帮忙解决,

党员干部是干什么用的不就是解决问题的嘛。王力军又语重心长的说,县里把你提拔为副县长,有不少

人是不服的。这件事县委县政府都顶着压力,你可得给我干出成绩,化肥厂的事,今年一定要有所动作。

朱代东苦笑,化肥厂原来应该是一个效益非常好的企业才对,但现再去看看,一副破落的景象。

朱代东还记得小时候随父母去芙蓉县化肥厂拉化肥的情境,当时的化肥厂是多红火啊,为了能买到化

肥,半夜就得去排队。春寒料峭,半夜苦熬,为的就是把一年的化肥买回去。可现的情况呢,随着外地化

肥产量的加大,本地化肥厂开始步履艰难。到现,解决化肥厂的工资就是县政府的巨大包袱,年复一年的

压王力军的头上,把他都压得快透不过气来。

朱代东两手一摊,没钱,县里又要让马儿跑,又不给马儿吃草,那怎么行呢王力军笑骂,你小子神

通广大,有什么是借不来的朱代东苦笑,县长,有借有还,再借不难。现旧账未清,再借账,没这个规

矩啊

王力军说他不管,化肥厂的事,县里就交给你了,这是对你的信任,也是对你的鞭策,有困难就要迎

难而上,要不怎么体现你朱代东的价值朱代东说,县里能给多大支持财政不支持,人事上总得给我放

权吧

王力军说,你要什么样的支持政策和人事我都全力支持你。朱代东说,化肥厂的领导班子必须重调

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化肥厂这车头已经跑不动了,既然如此,就只有换车头。

可以,领导班子的调整县里会大限度的听取你的意见,王力军沉吟半晌,重重的点了点头。朱代东说

,纪委的怀庆书记能不能跟我搭次临时班子

你要大动王力军有些惊讶的问,如果朱代东没有把握,他是不会请求纪委出面的。常怀庆的名声全

县皆知,那可是干部眼中的一尊杀神。可是现,朱代东却要求常怀庆去配合他,这说明朱代东已经有了想

法。

对这些人不动真格的是不行了,朱代东叹了口气,现化肥厂的厂长黄浩就县政府内,他不来向自己这

个主管领导汇报工作,却偏偏喜欢住王圣利那边跑。你跑就跑吧,去年,县里的企业是由王圣利主管的,

但要是不怀好意,甚至还要煽动工人闹事,朱代东就不能不管了。

黄浩正向王圣利汇报,说这段时间厂里的工人情绪不稳定,要是闹出点什么事来,县里可别怪他没有

提前打招呼。王圣利说,现朱代东才是你们的主管领导,你应该向他汇报。黄浩一扬脖子,朱副县长眼睛

生额头上,看不到我们化肥厂啊。农机厂、机械厂现都搞得红红火火,可是我们化肥厂呢县里给的工资

一降再降,上个月只发了五成,这个月能四成,就心满意足了。

化肥厂停产,黄浩不积极想办法,反而把全厂职工全部绑架化肥厂这辆大车上,近二千人的大厂,县

里竟然派个毛头小子来处理,这让他不服。而且朱代东上任这么长时间,化肥厂倒是常来,跟工人们也座

谈过好多次,可就是没能拿出实际行动来,这让黄浩非常不满。

王圣利劝他,朱代东这个人年轻气盛了一些,但能力还是有的,你没看到农机厂和机械厂都活了过来

人家不是没有办法,只是对你化肥厂暂时还没有办法嘛。王圣利这不像劝导黄浩,反而有点煽风点火的

意思。

回到化肥厂,黄浩把厂里的主要领导召集来开会,说化肥厂要是不搞点动静出来,县里是不可能重视

化肥厂的。现农机厂、机械厂都能重开工,工资比原来还高,我们化肥厂就是后娘养的为了雨花县的农

业发展,化肥厂可是作出过巨大贡献的。

当天晚上,朱代东和常怀庆赶到化肥厂,常怀庆是来宣布县委命令的,县委决定,对黄浩进行双规。

而朱代东再次召开厂领导开会,说从今天开始,他朱代东就要常驻化肥厂啦,让化肥厂的领导骇然失色,

刚刚商议的计划马上胎死腹中。

第一百九十七章改革的本质

第一百九十七章改革的本质

化肥厂不养闲人,这是朱代东会上强调的重点,化肥厂要重生产,深化改革,调整结构是必然的,虽

然这可能会很痛苦,但正如分挽前的阵痛,痛苦过分,但痛苦过分,就是幸福来临。

对于中国的改革,朱代东一开始也是迷惘。中国现正处什么样的历史时期中国改革的实质是什么

这个问题,改革初期曾经是清晰的。但随著改革深入,越来越多的人被卷入其中,随著历史的车轮一起滚

动,事件不再有旁观者,认识被打上情感、利益、处境和立场的印记。

于是,清晰的图景不再清晰,开始变得模糊。此过程中,大多数知识分子都自觉不自觉充当了各种利

益的代言人,不能或不愿跳出来。这也是为什么开始有假专家,或是专家说假话的原因,为了自己的利益

,他们自觉或不自觉的充当了别人的急先锋。从改革开放伊始一直到现,思想的纷纭由此而生,不识庐山

真面目,只缘身此山中。

中国的改革真正开始于太祖代的终结,正象所有高度集权的国家机器一样,凭借强大的资源动员能力

,经历了1950年代短暂的经济高速增长后,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其弊端逐渐裸露出来。一方面

,高度集中的资源动员能力,其效率取决于民心的凝聚力和民众的奉献精神,但民众的这种“心醉神迷”

状态是不可持续的,只能奏效于一时。

随著权力的集中运用而来的是权力本身的腐化以及民心的逐渐冷却涣散,经济运行陷入不可救药的低

效率中,比如化肥厂近二千人,实际干事的只有六百不到,而这其中的脏、苦、累活都还是由临时工来完

成,短缺型经济由此而生也不奇怪。

另一方面,这种高度集中的平均主义运转模式,由于缺乏阶级分化,阻塞了社会分工,其经济活动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