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幻之盛唐 > 分节阅读 277

分节阅读 277(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当然在这之前,我要先做一些事情,从文贤馆出来后,我一路打听着找到了江陵城一家名为南丰行的大铺子,这是一家有些特别的店子,夸大横幅的彩色水墨广告,笑容可鞠的伙计个个行貌穿戴,端庄整洁,站在门外对着穿流出入的客人不住的招呼点头,那种热情和亲切,让每一个见到的人,都会生出一种仿佛你是他相识已久的经年老友错觉。

既然已经公开露面,那些暗中搅动起风雨地人。自然不会善罢甘休,既然能指使军队,自然也有其他的手段接踵而来,而出现在她身边的我,也不可能置身事外,所以或许江陵之内,由于永王存在的特殊游戏规则暂时是安全的。但是不可能一辈子都不出这地方把,我也不能白受这一场无妄之灾。所以我也做好一些对应的准备。

按照后世的标准,地四流企业卖产品,三流企业卖服务,二流企业卖概念,一流企业卖标准,剑南的流民大营为主地庞大产业体系,就代表了一个很大范围内的规则制定者。只要剑南方面的某种新标准一出,就会有无数地方上的相关行会、工坊为之闻风而动。

剑南工场的繁盛与壮大,也培养了大量与之相关的下游产业,以及大量衍生的产物,只要有新产品,自然有人去开拓市场,象南丰行这种主要经营蜀货为核心地的百货店,和经营飞钱的那几家大连锁票号。还有一些客栈,饮食的连锁店铺,都算是经营有方的佼佼者。

象江陵也有专卖剑南百货的连锁铺子和几大飞钱组织的分号,作为秘密联络之所,当然,绝大多数人都是真正用来经营赚钱的活计店员。并不知道背后其他地东西,真正另有使命和任务的,只是其中个别人。而且他们的用途,更多是用来商业情报上的传递消息,不过就算是这些线人,也不知道大部分内情,他们只是负责将一个消息带到另一个地方进行传递。

我可以看到,作为连锁店铺的统一标准,每个伙计都被训练的整齐划一而得体有礼。

每件货品摆放地位置都经过用心的琢磨,营造出琳琅满目。却不烦乱的感觉。

其中不但有江陵本地土产的方纹绫、赀布、柑、橙、橘、椑、白鱼、糖蟹、栀子、贝母、覆盆、乌梅、石龙芮。还有产自剑南的水织布、藤纹彩、小铁器、五色糖、果酒、白烧、琉璃瓶、肉脯、茶膏、花露水等日用品,甚至连百花膏、金创白药、万金油、行军散、薄铁罐头。马靴等有管制的军用品,都有售卖,不过这些东西,当然是作为噱头限量供应,足够珍奇到培养顾客群体,却又不至于让有心人得到太多,形成怎么实质的影响。

据自称导购的伙计说,若是购买大宗的,还有用专车送上们的服务,还接受个人特色地用品订制服务,显然虽只是一个商铺,却是剑南所引申出来地商业文化缩影。

这么一家明显剑南背景的商肆,在江陵依旧经营地风声水起,其实并不是偶然,所谓上层权力人士之间再怎么恩怨纠葛,但是他们的妻子儿女,族人亲属,照样要吃饭睡觉,照样要为奢侈而优越的生活进行消费,只要有需求,就有其存在。

我只要购买特定数量和要求的物品为名,发出联络暗号,很快就会有有心人以送货为名,前来联系。

但让我意外的是,出来的却是参军马克己,穿了一帐房的衣帽,看起来颇位滑稽,见到我那一刹那,很惊讶也很激动,他正是奉了秘密使命八百里加急南下,暂时在这里主持情讯的收发归总,已经有些日子了。

因为

我的短暂失踪,似乎引起了不小得风波,就在数天前,至少三个营的龙武军,随襄阳水军的船只突然南下,进入江陵八县之一的公安,控制了东向的蒙城门,西向的孱陵门,北向大昕门,只有南向的崇明门,还在县令率领的土团兵手里;并且发出交涉,说是江陵治理地方不力,以至流贼于外州,要越境剿匪,使得那位永王殿下大为紧张,驻在石首的水军已经开船北上,罗含府的府兵,也从江陵登船出发,正在汉水上油江口和二圣洲对峙,虽然双方都很克制的,让水陆交通没有因此断绝,但是气氛变的紧张起来。

另一方面,至少有一个团的跳荡突击兵秘密随船南下,还有在江南活动的前斩首队成员,也被召集到江陵附近,甚至是那些下线的关系也被发动起来,为传递消息而奔走。

作品相关 第二百八十一章 江上女儿全胜花

第二百八十一章江上女儿全胜花

第二百八十一章 江上女儿全胜花

不在其位,不等于不谋其事,联络上地方后,就有最快的渠道将,一大堆积压的最新消息送过来。

首先是,一些暗地里筹备已久的活动,已经有了结果。

比如,那位龙武大将军陈玄礼,终于接受了我这个圈子递出的橄榄枝的建议,正式决定入驻京师武学的筹建工作。

我这位老前辈,可谓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典型老军人,虽然同为当年夺宫还政的功臣和临淄王倚为心腹的万骑班底之一,但是当同时代最得宠的王毛仲已经被赐死,同为北门奴集团的功臣葛福顺、李仙枭都被流放,比他爬得更高的刘幽求、李守德早死,相比之下他虽然没有太过出彩的事迹,但因为他很恪守本分,不怎么授受贿赂,也不蓄养姬妾,长年住军营里,不结党,也不与谁特别亲近,可以说是兢兢业业,忠于职守的典范,因此一直稳稳的呆在这个北军要害的位置上。

但是却因为晚年一时冲动,而晚节不保而被彻底边缘化。

所谓经济问题、作风问题都比不上政治立场问题,政治立场又不及路线问题,在权利斗争中站错队的下场,往往就是永世不得翻身的下场。

所谓的龙武大将军,就代表了他尴尬的位置和处境,按照唐朝的体制,大将军听起来虽然比将军尊崇。但和所谓的膘骑大将军那些勋职一样,只是一个荣誉性质地职位,只是用来优抚宗室和功高的藩臣,实际上的权利都在向我这样的本军卫的将军或者中郎将手里。

严格说他算不上太子一党,当初只是因为对杨党势大的危机感,而和共同目的地太子联手的临时同盟,但是这个脆弱地同盟早就随着事过境迁了。

既然马嵬之变杨太真没死。太上老皇帝断然不会,放心继续让他掌管北军。而西北那里也有自己现成的亲信班底,不会让这么一个前皇帝的臣子,接触太过核心的权力,因此他的处境很微妙,也很矛盾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