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我是秦二世 > 分节阅读 339

分节阅读 33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范正不就是个鲜明的例子么

谁知道皇帝什么时候又心血来潮出来了

无数的咸阳百姓蜂拥而至。祭春大典是秦人们对天对未知的敬畏,但是更多的却是寄托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胡亥领着已经全部换上了新式官服的文武百官一出现,原本人声鼎沸的祭春露台瞬间就安静下来。

从正一品一直到从九品,如今所有的大秦官员都有了能够直接看出品级的官服了这是由皇家学院、皇家军事学院、吏部、礼部经过近半年的时间。才最终确定并定下来的。

依然如后世般主要通过官服颜色以及官服上的刺绣来分辨官阶高低

文官:一品玄鸟,二品仙鹤。三品孔雀,四品雁,五品白鹇,六品鸬鹚,七品鸿漱,八品鹌鹑,九品练雀。武官:一品麒麟,二品狮,三品豹,四品虎,五品熊,六品彪,七品、八品是犀牛,九品海马。

显然,二世皇帝又在其中出了很大的气力。

文官一品至三品着紫袍,四品至六品着青袍,七品至九品着红袍,同以往有了明显的区别和明确的划分至于武将,胡亥早就规定过,朝服看刺绣,披坚则看内绣

文臣着进贤冠也称儒冠,冠上有梁为记,亦称梁冠,以冠上梁的多少来分官阶品级,一品九梁,九品一梁冠内衬巾帻,如无巾帻与梁数,则为没有官身的士子们戴用。

武将着鶡冠又称武冠,这鶡冠本就是大秦武将日常佩戴的头冠

从取消以爵位论官阶改以九品官制,再到如今明确各个品阶的朝服、刺绣、颜色以及冠帽,始皇帝遗留下来的模糊制度正在胡亥的手下逐渐完善并形成严格的礼仪制度。这对大秦而言,同样重要无比

新式的统一官服能够让人看一眼就分辨出各个朝臣的品阶,同以前仅以颜色来论官位高低的袍服显然要好的多。再加上官服上的刺绣色泽,较之以前不知道要庄严和肃重多少倍

黄钟大吕齐鸣,繁琐的仪式足足持续了一个时辰才算结束仪式结束显然并不算完,在胡亥的带领下,一众文武百官齐齐下地耕种

每人标准的一亩三分地,身为皇帝的胡亥同样也不能例外。耕完了地,播下了种,胡亥吃完皇后李嫉送上来的午饭,大秦历五十三年的祭春大典才在一众百姓的齐声欢呼声中告一段落

文武百官在同胡亥一道举行完祭春大典之后,打道直接回了咸阳宫正殿,今天咸阳宫正殿将会举行二月的第一次大朝会

山呼万岁之后,换了一身袍服的胡亥出现在咸阳宫正殿的大殿之上。

胡亥坐下,对着侍立在一边的给事中王岩点点头

王岩双手高举用金黄锦帛做材料书写的诏令,缓步走上大殿

“大秦二世皇帝诏,左丞相冯去疾留一品官阶去左丞相位,右丞相李由留二品官阶去右丞相位,太师尉缭留一品官阶去国尉位,宗正嬴腾留宗正位、二品官阶去内史位。即日起,裁撤中书、尚书、门下三省”

第八十六章内阁

去了左丞相冯去疾、右丞相李由、国尉尉缭、宗正嬴腾兼任的内史,四人仅仅保留各自的官级品阶新设不过几个月的中书、尚书、门下三省才刚刚弄清楚各自的职能,皇帝就立马又给裁撤了

这到底是要玩哪一出

难道不知道朝令夕改对一个帝国而言是最为忌讳的事情吗

王岩宣读的诏书才刚刚开始,咸阳宫正殿内的文武百官已经被这前半部分诏令给弄懵了甚至连议论都忘记了

所有人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皇帝在想什么难道又固态萌发了想到这里,所有的大秦朝臣心头无端的都多了一层阴影。

如果皇帝真的固态萌发,那么如今大秦好不容易开创的大好局面怕是不出两年就要崩盘

没有人注意到,四个当事人包括如今已经贵为大秦第一公的蒙恬、顿弱这些老臣依然老神在在

“新设大秦内阁辅政院,尉缭、嬴腾、冯去疾、李由、御史大夫顿弱为内阁辅政,即日起大秦一应奏章、国事尽皆交由内阁辅政院五位辅政议政处置,并统辖朝廷六部。

各郡奏章、天下诸事尽由内阁辅政院裁决,若五位辅政大臣事有分歧无法达成一致,则行表决制,五位辅政以人数多寡决定是否可行,三位辅政赞成,则由内阁辅政院署名行文六部,交由六部执行,并上奏皇帝陛下。

若五位辅政大臣表决依然无法决议,则五位辅政大臣须将诸事原委详尽奏报于皇帝陛下,由皇帝陛下裁决内阁辅政院,只涉政事不涉军机。大秦军机诸事、各军调动尽皆依原律而行

中书、门下、尚书三省裁撤之后,原属三省之官吏尽皆转入内阁辅政院。成为内阁辅政院之吏员。此诏,即日起施行,大秦二世三年二月初二”

王岩尖细的声音拉着长长的尾音在咸阳宫正殿内回荡片刻之后,最终逐渐的消失。

偌大的咸阳宫正殿内死寂一片,鸦雀无声

如果说刚刚群臣只是震惊和担心的话,那么听完这道诏令之后咸阳宫正殿内的文武百官已经是被惊得脑袋一片空白。

一年前,皇帝曾经用过已故左丞相李斯辅政,但是以李斯在大秦朝堂上数十年的威名,也仅仅只是能够酌情处置一些不大不小的事情而已。所有的奏章李斯也仅仅是能够如冯去疾先前一般附批,然后呈送给皇帝,由皇帝来做最后的定夺。

当然,李斯的辅政在如今的大秦群臣看来,更多的却是皇帝同左丞相李斯之间互相妥协的一个结果。而随着李斯身死。皇帝再没有提过辅政之事。

一直到设立三省六部。新任的左丞相冯去疾又有了那么一点小权力,但是谁都知道帝国诸事,任何一件事情最终做主的依然是年轻的二世皇帝陛下。

从诏令上来看,裁撤新设不过数月的三省,直接设立内阁辅政院,将天下诸事、各郡县奏章一股脑的交给五位辅政大臣来裁决,皇帝显然是真的打算做起甩手掌柜了

英明如始皇帝也从来没有做过如此之举帝国诸事无论大小。始皇帝从来都是事无巨细亲力亲为。为了什么难道始皇帝不想偷懒吗

自然不是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即便以始皇帝威名也担心大权旁落,皇权不稳而到了二世皇帝,却在连番的改革之下将除军机外的帝国诸多政事全部扔给了内阁辅政院来处置。

这是该说二世皇帝想偷懒才如此呢,还是说二世皇帝要比始皇帝更有信心更有把握即便将天下诸事付诸内阁也能掌控这天下呢

答案显然只有也只能是第二个了

群臣还在呆呆的吃惊中。这边早就知道一切前因后果的蒙恬、尉缭、嬴腾、冯去疾、李由、顿弱等人已经齐齐拜倒在地异口同声的高呼道:“臣等遵旨,陛下英明,万岁万岁万万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