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春秋战国 > 分节阅读 102

分节阅读 10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众弟子都禁不住交口称赞。

孔子到了郑国新郑,与弟子走散,孔子呆在东门旁发呆。子贡问郑国人孔子在何处,郑国人说:“东门有人,其额头似尧,其脖像舜时的东夷族首领皋陶,其肩像郑国已经去世的上卿子产,然而自腰下与健壮的大禹比起来,不及人家三寸。看他的样子,像一个丧家之犬。”子贡到了东门,找到孔子,如实相告。孔子笑了,坦然说道:“把我说成这副模样也没什么,不过说我像条丧家之犬,倒是说得很对呀”

孔子离开郑国,到了陈国。孔子在陈国时,有一只鹰坠在陈惠公的庭院里死了。楛木做的箭射穿了它的身体,箭头是用尖石做的,箭有一尺八寸长。陈惠公派人带着这只鹰,去请教孔子,孔子说:“这只鹰来得很远呢,它身上的箭是北方肃慎氏制造的。从前周武王打败了商朝,开通了去南、北方各少数民族居住地区的道路,命令他们各自拿出本地的土特产进贡,于是肃慎氏就向周武王进贡楛矢和石砮,箭长一尺八寸。周武王为了彰显他使远方民族归附的威德,告示后人,让他们永远看到自己的权威,所以在箭尾扣弦处刻上肃慎氏进贡之箭字样,送给大女儿,并随嫁给陈国开国之君陈胡公,从而带到了陈国。说不定,现在的陈国国库里还能找到。”陈惠公派人寻找,果然在用铜装饰的木盒里发现了楛矢,像孔子所说的一样。陈惠公对孔子更加敬重。

陈惠公向孔子请教治国方略,孔子说:“简单地说,就是仁政。”陈惠公问:“何为仁政”孔子说:“为政以德,宽厚待民。”陈惠公想了想,心里暗道:“这为政以德,其实就是限制君主自由;这宽厚待民,其实就是减少君主利益。这仁政不利于寡人,寡人怎能去实行”于是,陈惠公虽然对孔子很尊重,但却不接受他的仁政思想。

夫子处处推行仁政,可是处处碰壁呀

孔子在陈国住了三年,吴国攻打陈国,兵荒马乱,孔子便带弟子离开,准备去蔡国。楚昭王听说博学的孔子在陈、蔡之间,便派人来聘请他。陈国、蔡国的大夫们一合计,认为假如楚国任用了孔子,那么陈国、蔡国可就悬了,于是派一群奴隶将孔子师徒围困在半道,前不靠村,后不靠店。孔子一行所带粮食吃完,绝粮三日,孔子只是不停地弹琴唱歌。

子路对众弟子们说:“夫子处处推行仁政,可是处处碰壁呀。”众弟子不答,多数人与子路一样,对孔子学说产生了怀疑。颜回始志不渝,解释道:“夫子的理想很高、学问很深,所以不被一般世人所理解、采用,这正是他们的羞耻。”颜回的话,被孔子听到,高兴地对众弟子说:“你们处在世上,一定要敏于事而慎于言。”孔子虽然三天没吃饭,但还是不忘谈自己的理想:“只要我们坚持推行仁政,那种君臣一心、上下和睦、丰衣足食、老少康健、四方咸服、天下安宁的无战争、无饥饿社会,就一定会实现。”

子贡想方设法跑出去,找到了楚人,告诉孔子师徒危险,并买了一石米,扛回来。颜回与子路在破屋墙下做饭,有灰尘掉进饭中,颜回便取出来自己吃了。子贡在井边远远望见,很生气,以为他偷饭吃,便跑去问孔子:“仁人廉士也改变自己的节操吗”孔子说:“改变节操还叫仁人廉士吗”子贡说:“夫子您常说颜回是仁人廉士,他会不会改变节操呢”孔子肯定地说:“不会。”子贡便把刚才所见告诉孔子,孔子说:“我相信颜回是仁人,已非止一日。你虽如此说,我仍不会怀疑他,这里边必定有缘故。你等等,我来问他。”孔子把颜回叫到身边,对他说:“日前,我梦见先人佑助我。你把做好的饭端进来,我将祭奠先人。”颜回对孔子说:“刚才有灰尘掉进饭里,留在锅里不干净,丢掉又太可惜,我就把它吃了,这样还能用来祭奠先人吗”孔子说:“如果这样,我们就一起吃吧。”子贡在旁,满脸通红,已明白误解了颜回。颜回出去盛饭时,孔子环顾了一下身边弟子,轻轻说道:“我相信颜回人品,不是从今天开始的。”从此以后,众人更加信赖颜回。

这天,对于孔子师徒来说,是个好日子。忍受了数天饥饿后,终于可以饱餐一顿了。楚人接到子贡报告后,派兵前来迎接,孔子师徒终于逃出了危难,众人的心思又凝聚到了一起。

我叫项橐,七岁

孔子到了楚国。楚昭王非常高兴,要把千社之地封给孔子,楚国令尹芈申劝阻道:“当年周文王在丰,周武王在镐,封地仅有百里,因为能修德政,结果取代了商纣王。如今孔子的道德名望,不下于文、武二王,他的弟子也都是当代大贤,要是让他有了地盘,取代楚国也就不难了。”楚昭王就变了卦,对孔子也不再那么热情了。孔子乘车在街道上行走,楚国的狂人接舆唱着歌从旁走过,歌词是

凤兮凤兮,何德之衰也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天下有道,圣人成焉。

天下无道,圣人生焉。

算了吧,算了吧。

孔子知道这个狂人有话要对自己讲,便下车,想同他谈谈,接舆却赶快避开,孔子没能和他交谈。孔子知道了楚国不会重用他,便又往卫国赶。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