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春秋战国 > 分节阅读 83

分节阅读 83(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合,先后相随,恒也。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这些玄妙深奥的天机,老子说得头头是道,尹喜听得津津有味。老子本想说了就拉倒,后来经不住尹喜一再劝说,便把这些天来的谈话写成了五千字的道德经,交给尹喜,然后骑上青牛,到西方昆仑山去了。尹喜铭记老子教诲,虔心研读道德经,能解其奥妙,释其玄理,尹喜又自著九简,名曰关尹子。为了潜心研究,便向晋国辞去函谷关吏之职,专心传播道德经,人们称之为道教。

且说晋国,晋昭公即位后,想修复先世的绩业,听说齐景公派晏婴出使楚国修好,心里便吃醋,当即派使节去齐国要求齐景公来晋国。齐景公也有心图谋霸业,想看看晋昭公的为人,就整理好行装,带着晏婴等人往晋国而去,勇士古冶子随行。

一只大鼋在水里探出头来

渡黄河时,齐景公令马夫将自己喜欢的一匹马拉到船上。突然大雨骤下,水上波涛汹涌,船几乎要翻。一只大鼋在水里探出头来,张开大口抢向船头,将马咬住拉向深渊。齐景公大吃一惊,古冶子在旁边说:“君上不必害怕,臣去为君上抢回。”瞬间脱掉外衣,拔剑跳到水里,一会儿沉下,一会儿浮上,顺水漂流了八九里,慢慢不见踪影。齐景公痛惜说:“古冶子死了”一会儿,风浪停了,只见古冶子左手拉马尾,右手提着血淋淋的鼋头,凌波而出。齐景公瞪大眼睛,惊道:“真神勇呀先君齐庄公空设五乘之宾,哪有勇士像古冶子这样神勇的呢”就厚厚赏赐他。

到了新绛城,晋昭公设宴款待齐景公。晋国荀吴、齐国晏婴作陪。酒酣之时,晋昭公说:“筵席上无以为乐,请让寡人和您投壶赌酒。”齐景公说:“好”左右放好壶,拿出箭。

齐景公拱手让晋昭公先投,晋昭公拿箭在手,说道:“如中,则晋国永做诸侯之霸。”晋昭公投出箭,如愿扔进壶里,荀吴立即伏在地上高呼圣明。

齐景公拿着箭也学着晋昭公的话说:“如中,和晋国交替而为诸侯之霸。”“嗖”地一声投去,也如愿投进壶里,和晋昭公的箭相并。齐景公大笑,晏婴也伏在地上高呼圣明。

晋昭公勃然大怒,荀吴对齐景公说:“君失言了,我晋国国君世代主持会盟之事,君却说交替而为,这叫什么话呀”晏婴代齐景公答道:“诸侯盟会主持,只有有德之人才能胜任。从前齐国失掉霸业,晋国才能替代。如果晋国有德,谁敢不服如果无德,不止齐国,楚国、吴国也会递进”短暂沉默后,晋昭公端起酒觯,打圆场道:“喝喝”齐景公以笑作答。

第二天,齐景公一行就回去了。

大夫羊舌肸向晋昭公奏道:“从齐国的表现看,各国将要离心,如果不用威力胁迫,一定会丧失先君创下的霸业。德不足,威来补。君上不妨领大军来主持盟会,追求当年践土之会的声势,焕发晋国昔日盟主之光彩。”晋昭公点头称是,便派使节到周王室,同时遍请诸侯,约定秋天到平邱相会。

此时周天子是周景王,周简王传周灵王,周灵王传周景王。自周平王东迁洛阳,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至今已是二百五十年了,各个诸侯国渐渐忘记了周天子的存在。要不是晋昭公学践土之盟,或许不会理会周王室。周景王派卿士刘献公代表周王室赴会。

我们称霸东南,可以吗

到了会期,晋昭公留中军将韩起守卫都城新绛,自己率领荀吴、羊舌肸等人并四千乘兵车来到平邱,四周布满三十营。周朝卿士刘献公先到,齐、宋、鲁、卫、郑、曹、莒、邾、滕、薛等各国诸侯来到,见晋军兵强人多,大家都面露恐惧。

盟会时,晋国大夫羊舌肸向各国说道:“本国先臣赵武,错误地签订弥兵之盟,和楚国结好。楚灵王芈虔不讲信义,自取灭亡。现在晋国要效法践土盟会旧事,镇抚华夏诸国,请各位君主一同歃血为盟”诸侯都低头说:“听从贵国命令”只有齐景公不回答。羊舌肸说:“齐国君主难道不愿意订盟吗”齐景公绷着脸说:“诸侯不服从,所以才寻求盟会。如果都能听命令,还订盟做什么”羊舌肸说:“君如果不听从,那么晋国的四千乘兵车,愿意到临淄城下向齐国讨口水喝”话刚落地,盟坛上击鼓声响起,晋军各营都树起大旗。齐景公怕被袭击,就改话说:“贵国既然以为订盟之事不可荒废,寡人岂敢例外呢”于是晋昭公领头歃血,齐国、宋国等各国一个接一个进行。刘献公是周王室卿士,不参加歃血订盟,代表周天子监看。

莒国把鲁国屡屡侵略之事向晋昭公控诉,晋昭公就将鲁昭公驱出盟会,并把鲁国上卿季孙意如抓起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