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明官 > 分节阅读 22

分节阅读 22(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所以他这辈子就是个老童生,几十年也考不中秀才,只能在山村里教几个学童勉强糊口;所以自己借书时,他左右不肯把朱子集注借出来,原来他也离不了这个教学参考

自觉猜出真相后,方应物十分无语,这王塾师到底行不行和他研讨文章,不会把自己带进了沟里去罢

王塾师没有注意到方应物的心思脸色,仍在滔滔不绝讲述,“破题一句为:圣人希天之学与时偕进也。

承题为:夫学与天为一,学之至也,然而有渐也。故与时偕进,圣人且然,况学者乎

然后起讲为:人生之初,浑然天也,少长而趋于物欲则丧其天;故吾于成童之时,用志不分,以其全力而向于学,务求纯乎天德而后己”

破题、承题、起讲是八股文的开头部分,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很多考官看试卷往往看了开头就定下等次。

方应物听到王塾师讲述,又是出乎意料的不能置信。他身兼两世为人的记忆,还是有点底子,能体会到王塾师编出来的八股文似乎挺不错的样子,至少水准比自己高得多。

这让他彻底糊涂了,王先生到底是有水平深藏不露,还是没水平贻笑大方在胡思乱想中,第一道题目讲完了,王塾师再次住口不言。

正疑惑间,立在方应物身后的兰姐儿突然善解人意的轻启丹唇,清脆悦耳的背诵起朱子集注对第二个题目,也就是“登东山而小鲁”一章的注解:“此章言圣人之道大而有本,学之者必以其渐乃能至也”

敏锐的抓住了王先生侧耳倾听的姿态,方应物突然醒悟到什么,哭笑不得的在心里叹道,敢情王塾师只是个开卷考试高手

他大概只善于编造,不善于记诵。让王先生带着参考材料现看现做,估计也能写出锦绣文章;但若没有参考书,是真正的闭卷考试,那他就要卡壳。

王塾师只是个没门路没背景的乡村老童生,各种严肃的考试上会让他带小抄吗很显然不会,所以他一辈子也没考中秀才。

补更一章,现在有望冲击周点击榜,gogogo对了,另求推荐票,大宝天天投啊

第三十章 好险

时间已经进入了五月底,眼看一年当中最热的时候要来临,在淳安山区里,或许相对凉爽一些,但仍有一定热度。

县城西门外的数里的崎岖山路上,出现了一支十来人的队伍。队伍里有两顶竹制凉轿,以及八个轿夫,两个挑夫,两个小厮。

轿夫分成两班,轮流抬轿,以保证有足够的体力能坚持下去。只要道路宽度允许,两顶轿子便并排而行,相距很近,便于两位轿中人路上闲谈。

“洪兄,小弟我委实不明白,那方应物不过山中一童生,值得你我长驱十里,兴师动众的前往拜会么”

“这方应物几首诗词,褴褛青袍也好,读书也好,皆是品味不凡之作。以文见人,其人必是胸中有才之人,县里出了这等人物,前去会一会有什么不可以的项贤弟若不愿意,大可就此回转。”

“听说县尊欣赏他,不想洪兄也欣赏他,小弟自然要随着去瞧瞧。”

方应物并不晓得今日即将有人来拜访他,此时正坐在院中树荫底下,捧着几张文字仔细揣摩。兰姐儿很贤惠的坐在一旁,手里拿着芭蕉叶子,轻轻的一下又一下的为方应物扇风。

整个院子静悄悄,别无杂音。按说方应物与叔父分了家后,还都居住在老屋中,依旧共用一个院落,不应当如此静谧。但族长二叔爷代表全族共识,勒令叔父一家白天不许在家中逗留,以免打扰了方应物学业。

方应物看过一遍,抬起头来偶然瞥见王兰额头边的汗珠子,忽然起了些调戏心。开口道:“兰姐儿眼下必然有些热,我却有个凉快法子,跟我进屋便知。”

随即他起身进了屋子,王兰不明所以,也跟着进去。

方应物所住的屋子乃是三间。本来是按照一家三口标准造的,现在他独自居住,自然显得宽敞,没有日光直射,也显得阴凉。

但这不是主要的,方应物突然手脚麻利、三下五除二的将上衣尽都脱下,光溜溜的打着赤膊。

王兰猝不及防,一眨眼就看着方应物成了半裸,露出半身细皮嫩肉。她脸红了红,怪道:“你这是作甚”

方应物笑嘻嘻道:“这便是凉快的法子,你也试试看反正屋中不会有外人进来,不怕别人看见,何苦穿得密不透风。”

一边说着,一边作势伸出胳膊,仿佛要亲自动手。王兰下意识躲开,丰盈身躯摇摇晃晃倒退两步,嗔道:“你这没正经的混账,惯会戏弄奴家”

方应物正要继续调戏预备小妾,突然听到几句大煞风景的叫声,“方小友可在家里么”

听声音的来源,仿佛是从院子大门那边传来的,而且很是陌生,口音也不像是花溪本地的。方应物满怀疑问地高声答道:“阁下何人”

“不才锦溪洪松前月在县中与小友有一面之缘,今日特意前来再续前缘。”

说起这个名字,方应物有印象了。上个月他第一次去县城时,恰好遭遇了一场诗会,卖弄几首诗词技压全场,这个洪公子就是诗会的主事人。

他怎的突然来拜访方应物想了想也就大概明白了,自己前些日子去县城做过一场,又增加了些名气,还留下两首出色的诗词,所以有人慕名来访并不奇怪,这年头士子之间就是这样互相交游的。

兰姐儿以目示意,询问方应物应该怎么办。方应物拿起衣物,正要穿戴了出门迎客,但目光透过窗户扫过院中后,突然想起什么,便停住了动作一时愣住。

不能让他进来,要赶紧将他们打发走方应物想道。

他脑子转了几转,瞬间改了主意,就在屋中坐下,对外面道:“家中无酒无茶,无以待贵客,还请贵客回转”

却又听到那洪松在院门外说:“吾乃令尊旧相识也,听闻小友境况清贫,债台高筑。今日特携米五斗、银十两、绢五匹,助小友日用之资也”

这些东西对如今的方应物而言,绝对算得上丰厚,但方应物不假思索,怒而出声道:“吾辈读书之人,岂是受人怜者耶君之赐,不敢受”

院门外顿时安静了片刻。洪松苦笑着,对旁边项姓士子摇头小声道:“东西算是白拿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