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回到明朝当太子 > 分节阅读 168

分节阅读 16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不如现在通好。

第二层,便是隐隐有担忧,咱们这边都知道和东虏通好以获实利,流贼难道就不知道

这些无君无父之流贼,难道还会讲什么气节

想不到马士英也点醒了这一层,当下史可法也是霍然起身,双目炯然,目视三个使臣,沉声道:“虏与寇合,再犯东南,宗社之危,无过于此。三位,此行之重要在此,其不勉之”

这就是把天大的担子压在了三人身上,马绍愉面色有点儿发白,陈洪范只是一脸奉迎之色,毫无见识,只有左懋第重重叹了口气,道:“此行所携物资,由海漕北运,吾等由陆路兼程而行,至天津会合请高辅臣一定派得力人手,用心提调。”

“这自然。”高弘图笑道:“这样的事若是学生办砸了,这个户部尚书当然没脸再做下去。”

别的事,他确实可以不放在心上,但与东虏议和关系到宗庙存亡,最少是换主子的大事,多年经营功夫在,他倒真没有投降别股势力的心思。

况且,高家出了两个侍卫,还有一大群子弟憋着要捐监生,这个时候国事要是有什么大的动荡,整个家族都会倒霉。

“如果虏有岁币之说,只要不太多,不妨可以答应。”

岁币当然很难堪,不过总比增加军费要强的多,而且当年陈新甲主持议和时也曾经谈起过这个,现在虽然没有具体的数字,不过东虏总会是在当年谈判的基础上来谈,最多漫天要价,就地还钱就是了。

听到这话,左懋第的脸色自然更加的难看,不过也是重重一点头,便算是答应下来。

“时间紧急。”史可法又一次显示了自己琐碎细致的一面,屈着指头算了一算,道:“一应物资准备完毕,上船发运,诸君的仪卫和随行预备好也得有几天,我想,二十一号起行,如何”

“一如首辅吩咐就是。”

左懋第愿意北行,主要原因还是母亲死在北京,不得不到京师去发运尸骨,忠臣孝子两个身份,什么随侍仪制,倒不必太讲究了。

当下便是说定了,使臣们都是面色沉重,史可法等人自觉了了一桩大心事,却都是一脸喜色。此时辰光不早,军务之后头一起面圣说事的大臣们已经下来,史可法面色沉静,眉宇间是掩不住的喜欢之色,心中也只是在想:“但愿左某人得力,能与东虏致款和好,本朝偏安之局,勉强可成”

第236章 转折16

“大相公,到了”

蒙蒙细雨之中,一艘乌篷船靠在码头之上,轻轻一震之后,船夫系绳在码头之上,然后抽出舢板搭在船身和岸边,接着俯首躬身,向着船身里轻声道:“雨还在下,请大相公小心些。”

“嗯。”

船身里头,也是轻哼一声,接着又是一阵摇晃,却是打船舱中间钻出一人来。

宁绸长袍,在盛夏时穿着十分合身,舒适,手中一柄折扇,画上秋景,仿佛扇上一扇,就能带来些许秋意。

腰间系带上荷包挂件什么的小东西挂了不少,再配上交脚纱帽,粉底官靴,人也是玉面朱唇,真真的十足世家出身的状元郎模样。

这么一个人打从乌篷船里出来,四周怕不有过百艘船,北边下来南北上来的,实在不少,此时也是有不少人忍不住就打量这个俏面书生,一看之下,就有不少船娘看红了脸这个客人,实在是太俊俏了些。

被人这么盯着看,顾杲却是丝毫不觉得有什么。

身为顾亭林的后人,江南大世家的嫡脉子孙,又是少中秀才举人的才子,东林复社的名士,这么多身份在身上,在江南哪里不是横趟着走

不要说被这么点人围着看,在南京时,他们一群朋友河上游玩的时候,围观的人,何止是成千上万

他的脸上,就始终有一点子抹不去的傲气,哪怕是此时坐着小船从江南赶到清江,一边颠簸辛苦下来,也是始终抹杀不去。

“盛夏时节,偏有这连绵细雨,也真是怪了。”

站在船首嘀咕一句,顾杲便是举足前行,在他身后,自有几个贴身仆人紧随而上,其中一个高大的壮汉早就撑开了硕大的油伞,此时忙跟上去,给顾杲挡住斜飘过来的细雨。

虽是在脸上做出漫不在意的模样,不过顾杲也是深为吃惊。清江这里看来已经是恢复了当年的盛景,不仅如此,似乎还略有超出。

清江这里的码头港口有好多处,光是这里河湾一处就有数百艘船,其中不乏漕船规模的大船,南来北往又有不知道多少客商,就这么一个地方,似乎就能听到大明全国各地的方言。

川音楚语,闽声粤言。

再加上三吴两浙,他倒真弄不明白,清江这里他曾经来过,也确实是南北通衢的重心,特别是漕运交集之处,户部和工部都有分司在此,热闹繁盛不必多言,但到如此地步,似乎也是真的叫人难以想象。

他当然不明白,现在大元帅府手中有钱,全国各地的物资采买也是早就提上日程,这一部份,就是多了不少来送货的船只。

至于盐引改票引,更是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巨商前来,湖广闽浙,最少有数百名身家足够的大商赶来,到了这个时候,大大小小的商船,就有过千艘是为了盐票而来。

再加上南北正常的商业漕运,就算在这种战乱之时,清江这里还保持着难以想象的船队规模也就不足为怪了。

“见过朝宗兄,还有超宗兄,你也来了咦,还有龚孝升”

大元帅府的复社力量,其实最少在一半左右。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能用的青年才俊,不那么死板的,能做些事的,多半也就是复社中的佼佼者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