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唐李泰 > 分节阅读 125

分节阅读 12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到达洛阳。不过也同样有一条路从永嘉,走宜阳到达洛阳。殿下需要走哪条路,下官不敢多言,不过从永嘉走需要多费些路程,究竟如何还要殿下自己定夺。”

李泰抬头看看天色,太阳已经渐渐有些偏西,经过小山的这一耽误,李泰估计了一下。想要在落日前赶到下一个驿站。还真挺急的。若是没有徐浩瑜兴师动众的迎送,自己带着众位侍卫在马车上露宿一宿,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有了小山的诉说,李泰对这大唐治安心里开始没底了。

想到这里,李泰笑着对徐浩瑜说道道:“走哪条路就先放放。原本还想着不打扰徐刺史了,现在看这今天色,想要在夜晚之前赶到驿站却有些难了。不得已之下只好叨扰了徐刺史了。”

“殿下说的那里话,殿下能够落脚在下官治下1这是下官的荣幸啊,正是下官求之不得的事情。下官在“回雁楼。中早已准备好了酒菜,就等着殿下了。”

在没发生小山这件事之前,徐浩瑜对李泰有些敬而远之,是不想让李泰在他治下看到一些对他不利的事情。而经历过小山的事情之后,不管怎么说,也是在他的管辖之内发生了流民惊扰朝廷官员的事情。这事情虽然说起来不大,但也是个污点,他巴不得李泰留在陕县,让他能有机会在李泰面前表现一下,消除不利的影响。

李泰再次登上了马车,坐在车上等着慧兰和墨兰上车。墨兰上车还没什么,但慧兰手中牵着小山的小手小山一手抱着装满点心的盒子。一手死死抓住慧兰手看着干净整洁的车厢内,再也没有刚刚喊冤时候的敢闯敢拼,扭捏的缩在慈兰身后,说什么也不敢上车了。

李泰看着惹兰和小山之间的拉扯,摇头说道:“好了,你们也别撕扯了,慧兰,你带他去后边的车子好了。”

在慧兰应声拉着小山登上了后边的空车之后,车队在侍卫的护卫下,缓缓走进了陕县的城门。

看热闹的众位百姓,在大家都离去之后,才互相的议论起来,大多数都是对李泰身份的猜测。他们不认识别李泰,对一身官服的徐刺史,有些人还是能认出来的。看见徐刺史对待李泰的恭敬谨慎,对李泰身份的猜疑就更多了。有人说他是勋贵子弟,有人说他是达官之子,当然也有不少人猜到了李泰是皇子的真相。不管众人的猜测如何,见到李泰年轻的面孔,都不免在心中顺舌。

徐浩瑜在前面骑丐领路,马车的木制车轮压在青石路上略微有些颠簸。李泰坐在车厢之内,撩起了窗帘,本意是想看看这大唐乡镇的风情,不经意间李泰却发现一个问题,让李泰的眉头一皱。

李泰此时走的是陕县入城的主干道,一切看起来还好,干干净净的,路边的行人看见李泰浩浩荡荡的一行人,特别是为首领路的竟然是身穿四品官服的刺史。急忙恭谨的站在道路两旁,等他们走过才怯怯私语起来。

在城中,马车的速度自然受到限制,李泰清楚的看到道路两旁的街头巷尾有不少衣着褴褛,近似乞丐一样的人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这群人有老有少,能看见六七十岁的老叟,也能看见嗷嗷待哺的婴儿。

见到这些李泰不由的眉头直皱,轻声的吩咐车旁的侍卫将徐浩瑜叫到车旁,李泰探头问道:“徐刺史,这街头巷尾的人群是怎么回

徐刺史苦笑一声。还是决定实话实说:“殿下,这些人不是乞丐,都是家中遭受到水灾的流民。”

听说是流民。李泰心中的疑惑更深了,小声的探询:“徐刺史,朝廷的抵报上不是说陕州没有遭灾吗为何还有这些难民”

徐刺史面上的苦涩更深了:“殿下,陕州是没有遭灾,不过周围的州县遭灾的太多了。正是因为陕州没有遭灾,粮食等物品还算充足,所以这些流民更加的聚集在陕州的各个县中。不瞒您说。原本这条主路上各个屋檐下都有流民聚集,现在的情况已经是为了殿下方便,衙役驱逐后的结果。

徐浩瑜缓缓的叹了一口气,感叹道:“他们的家乡已经被洪水摧毁了,本身已经是一群可怜人了,我总不能关闭城门将这些流民驱逐于县城之外吧。所以就有了殿下看到的这一幕。下官也是没有办法啊,还望殿下见谅。”

听徐浩瑜这样一说,李泰心中对他升起了好感,别的不说,这份仁义之心就让李泰感觉此人不错。

看着那些流离失所的百姓,李泰的眉头越皱越紧,思量一番之后,李泰想下车到这些难民之中走走看看。轻声询问者徐浩瑜:“徐刺史,我此行来的目的就是安置灾民,赈灾救难,而现在陕县就有逃

第一百八十六章天灾

第一百八十六章天灾

导泰毋惯了长安的繁华,听惯了大唐盛世的昌盛。却没想引坝犬唐盛世竟然也有如此悲惨的一面。越是距离刺史府附近的富人聚集区越远,入目的流民就越多。或是按照家庭,或是按照乡里,各自的聚集在

起。

李泰心中明白,他这是在陕县的大街之上,这些流民不过是停留而以,而那些阴暗的小巷之中,是否会发生类似易子而食的惨剧,李泰不敢想象。

抱着这份怜悯之心,李泰拉过身边的徐刺史小声的问道:“这些流民什么时候开始聚集的”

徐浩瑜仔细的想了一下小心的回答道:“我也没太注意,大概是在水灾发生的三五日之后,开始还是稀稀两两的少数人,聚集在城外。

后来人数渐渐的多了起来。慢慢的他们也就走进了城里,身体力壮的开始在各个地方打短工,以换得家人的口粮。也有不少体弱没人肯用的,只好以乞讨度日。不过还好,陕州没有遭灾,粮食该收割的已经收到仓里,百姓家里还有点余粮,也就本着利隐之心给他们一口饭吃。”

徐浩瑜的讲解到是细致,在他的口中,李泰听到了自己想弈到的答案,那就是来到陕州的难民还能活的下去。不过在徐浩瑜口中李泰却没有听到官府在这场天灾中的作为,所以他装作无意的问道。

“百姓自发的救助难民是好的,但是州府和各个县衙就没拿出什么措施吗”

“怎么可能没有”徐浩瑜说道:“我已经通知陕州的各个县衙,让他们和辖区内的富户商量,尽可能的捐出一些钱粮财物来帮助这些流民。虽然他们不是陕州治下的百姓,但不管怎么说,也同为大唐的子民,能帮的我们是责无旁贷。远了不说,这陕州的城内就有数个富户搭起来的粥棚。每日早晚两次。免费送粥,那个时候各个衙役班头也要过去维持秩序。这样的粥棚在城外还有十数个。其中的秩序由各个,村屯的里长带人负责,相信出了不大的状况。您若是不信,过一会到了舍粥的时间,您尽可去看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