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唐李泰 > 分节阅读 124

分节阅读 12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如何

徐浩瑜考虑了一下。虽然让他直呼李泰的姓名有些不好,他一时也想不出来一个合适的理由,和李泰叔侄相称是绝对不可以的,若是少主带着老仆,两人的衣着形态又不合适”也就点点头,认同了李泰的说法。

两人并排走出了刺史府的后门,侍卫和衙役已经换好了便装,正聚在一起等着李泰出来。看着浩浩荡荡的百余人,李泰有些发愁了,带着这些人出去,即便是换过衣服了,明眼人也一样一眼就能看出来不对。向着身边的徐浩瑜看去。李泰发现他也是一脸的发愁。

“是啊,太多了

徐刺史对李泰感叹的附和让两人再次相视一笑。李泰摇头说道:“少带几个人吧,这样根本没办法掩饰我们的身份

徐刺史此时也不在坚持要将所有的人都带上,点点头说道:“是该少带几个,依照殿下来看,带几个人合适呢”

“叫我李泰,别叫殿下。”李泰先是强调了一下称呼的问题,然后笑着说道:“依我看来。一个都不带,就你我二人正好。”

徐浩瑜连想都没想。直接就否定了李泰的说法:“那是绝对不可以的,您若是有这个想法,我们干脆就别出门了。

万一殿下有个意外,下官可担当不起。”

“我就知道你会这么说。”李泰叹息了一声,和徐浩瑜商量着:“要不这样吧,你我各带两个人,稍微远一点的跟着我们。我们不去那些偏僻的小巷。就在大街上随便走走。我想在这光天化日之下,又没人知道你我二人的身份。还不至于出点什么事吧。而且我对您治下的治安有着绝对的信心,所以您还是别再杞人忧天了

徐浩瑜想了一下,苦笑道:“您这是请将不行改激好了。好。我就上您一回当。就带两个人出行。不过这些衙役侍卫必须在远处跟着,您看行吧。”

李泰急于了解灾民的实际情况,不想在和徐浩瑜在争执上浪费时间,也就点头同意了。

李泰和徐浩瑜同行。徐浩瑜小心的落后李泰半个肩膀。后边十几步,陈柱等四人在谈笑的小心的跟随着李泰,再后边很远处就是一群身穿各种普通服饰的侍卫。还有一部分侍卫扮成路人在李泰身边来回的走动着。这些人伪装的很好。来来回回的都是不同的人,若不是李泰一路跟他们熟悉了,也未必会认出这些人来。

看到这点,李泰心中开始怀疑赵志泽在李世民的示意下拨给他的侍卫不是普通的军士,这种装什么人像什么人的能力,在李泰看起来到有点小间谍的嫌疑。反正这些人回到长安还要交给赵志泽,而且李泰出门当然是希望身边的人能力越高越好,也就由着他们去了。

李泰一边走着,一边和徐浩瑜聊着陕州的风土人情,徐浩瑜也是不失奉承的侃侃而谈。很快转过了刺史府所在的富贵之地,或许是穷人心性中那份天然的对富贵人家的畏惧,或许是徐刺史心中担心治安问题,而将这些难民趋离此地,总之李泰在刺史府附近却没发现遭灾的流民。

转出刺史府之后,渐渐的能看到稀少的流民聚集,越是离刺史府越远,街头的流民越多,有老有少,有男有女,从嗷嗷待哺的婴儿到毫墨老人,从瘫到在地面的病人。到斜靠在墙角的妇孺。各今年龄。各个形态的人是应有尽有。

这些人统一有一个特点,就是浑身脏兮兮的衣衫不整,面带菜色。三五成群的龟缩在墙角屋檐之下,面带绝望的麻木的看着路上的行人。偶尔有心善的行人在路过的时候,或者是扔几块吃食,或者是扔了个铜钱,换来这些灾民的连声道谢。

街道两旁的灾民以老弱居多,青壮较少,估计走出去讨食,或者想办法张罗一家人的口粮去了。李泰面上和徐浩瑜谈笑自若的走着,心中却是越发的不忍与可怜。

人常说,家是最温暖的港湾,而这些背井离乡,有家难归的人们,为了活命,为了填饱肚子。忍受这难以忍受的痛苦,苦苦的求活。不过是一群可怜人而已。

在小山的叙述中,含糊不清的说出了他的父母早亡,从旧”亿中就是跟着姐姐长大的。姐姐比他大很多岁,具体多大他也不清楚。

记忆中他和姐姐从小就守着父母留下来的几亩山田过日子,姐姐很勤劳,带着他伺候着几亩山田。

每年的山田出产不多,除去交租以外加上些野菜杂粮也是饿不着的。虽然粗茶淡饭。但姐俩相依为命,日子过的还算顺心。

但就在不久前。河南发生水灾,家里就快要收获的田地全被水淹了。万幸姐俩跑的快,在村子附近的小山上躲过了这场大水。看着大水退后,颗粒无收的田地小止。和姐姐抱头痛哭了一场之后,却也是无可奈何。

在姐姐的带领下。正为了填饱肚子啃嚼着草根树皮的小山姐俩迎来他们命中最大的厄运。

帮如狼似虎的衙役官差狂呼着为了赈灾筹集粮食来到了他们刚刚被天灾糟蹋过的家里。一番搜刮之后,仅剩的半缸被水泡过的枚米被他们拎走。雪上加霜的小小山家再也没有一粒可供入腹的粮食。

穷人百姓困苦。但忍耐力却是超强的。坚强的小山姐姐在痛哭过后,带着小山离开了小村,来到了县城,期望着能在官府的赈灾措施中分得一碗薄粥。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县衙每天用于赈灾那可以看见人影的稀粥却是少的可怜,他们姐俩,一个体弱瘦小,一今年纪幼小,根本抢不到那碗救命的稀粥。无奈的小山姐姐再次痛哭之后,带着小山,冉路上的草根树皮度日,回到了家里。

正所谓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本以为不管如何。好歹还有个房子能够遮风避雨。却没想到,当他们回到家里1看见的竟然是断壁残垣。本就不大的茅草屋经过大水的天灾之后没有倒塌,却在之中哄然成土。

小止。的邻居告诉他们,在他们走了之后,那帮如狼似虎的衙役再次来到他家来收赈灾粮食。不管家中没人大肆搜刮一番之后,空空如也的穷家让众人火冒三丈,一番折腾之后,为了泄愤,也是为了立威,将他们家的房子给扒了。

坐在房屋的废墟之上,小山的姐姐已经是欲哭无泪了,一番思考之后”山的姐姐把小山寄放在村口的私墅先生家里啊,不顾先生的劝阻,依然走上了告状之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