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唐李泰 > 分节阅读 25

分节阅读 2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李泰的计划,今天上午应该去丽正殿找长孙皇后加深感情,顺便逗弄下越来越粘人的小丽质。不料想,长孙皇后带领后宫妃嫔和大臣的命妇去禁苑举行躬亲蚕事的大典去了。

白跑一趟的李泰哄了一阵小丽质就回来梧桐苑,在后园看着刚刚抽出新芽的梧桐树无所事事的发呆。

墨兰蹦蹦跳跳的来到后院,拽下两片梧桐叶子,才向李泰禀报道:“殿下,太子殿下又来了,在前院等你呢,你快去吧。”

李泰抬头看看太阳,已经接近正午时分了,嘟囔一句:“又来蹭饭来了”惹来身边的嫣儿和蕙兰一阵会心的微笑。

李泰闲暇无事,在后院发现点苦苣、婆婆丁之类的山野菜,李泰贪图鲜嫩让小厨房用炒、拌等几中做法弄了一桌子野菜“大宴”。不仅李泰解馋,嫣儿等丫头也吃的爽口。

处于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心理,给长孙皇后送去了一些。长孙皇后对李泰的有心感到感动,李承乾却是大饱口腹之欲,连呼合乎他的胃口。长孙皇后不会为了他大张旗鼓的去采买野菜,李承乾只好来李泰这里蹭饭,弄的李泰天天打发人在东宫到处采撷。

李泰刚刚走到前院,就立刻被东张西望的李承乾发现,上来就是一顿对李泰的羡慕以及对弘文馆的抱怨:“四弟啊,可苦死大哥了,为什么你就不用去读书,我就要受这样的煎熬啊。你不知道啊,弘文馆的日子没法过了,天天就是一动不动的读书写字,那些学士只知道让背书背书,太无趣了。”

听着李承乾诉说他的“弘文馆血泪史”,李泰也起了童心,咳嗽一声,装成李世民的样子说道:“你身为太子,将来要执掌大唐的,不读书如何能分辨是非忠奸如何能处理朝堂政事给我闭嘴,安心读书去”

看着李泰装腔作势的样子,不仅逗得李承乾乐不可支,连身边的宫女内侍也都在掩嘴偷笑。

笑够了,李承乾玩笑道:“四弟,你诋毁父王,我要告状。”

李泰撇撇嘴,毫不在意的说道:“要告快去,我还省顿饭。”

“你还是用这顿饭把我嘴堵上吧”说完兄弟两个相视哈哈大笑。

众人走进房内,饭菜已经摆好。李泰和李承乾二人合用一个案几,各自跪坐在案几两旁。案几上自然是少不了山野青菜。

嫣儿,蕙兰等人在边上另设一席,这是李泰从崇教殿出来,得到李世民允许自己管理梧桐苑后,弄出的不守规矩之处。不用人伺候吃饭,也不用等他吃完让宫女吃残羹冷饭。至于别的不够品级的,也都各自找合适的地方吃饭去了。只要在这皇宫内苑适应上两个月,就都能找到吃食。各有各的门路,用不着为他们担心。

不多时,李泰两兄弟吃过午饭。李承乾一副酒足饭饱的样子趴在身前的三腿红木隐几上,懒洋洋的说道:“四弟,这野菜你是听谁说可以食用的味道这么好的东西,宫里面怎么不采买回来呢”

“你真是不知民间疾苦,和阿斗的乐不思蜀一样。”李泰给他一个白眼,指着案几上所剩无几的野菜说道:“知道为什么叫野菜吗因为这些东西在山野之外四处可见,不值钱的东西。”

“哦,我还以为是金贵的东西呢”

锦衣玉食的李承乾不知道这些并不为奇,这个时代讲究君子远庖厨,贵族男人不认识野菜是很正常的。

李泰趁机教育李承乾:“金贵,的确金贵,百姓靠它活着呢。民间有句话糠菜半年粮,所谓的菜就是指这些山野之菜,在他们眼里,这不是菜肴,而是粮食。一件老小就依靠着这些东西糊口。他们一年的收成也就够吃用半年,在青黄不接的时候全靠这些东西活下去。它代表着千千万万百姓的性命,代表着他们活下去的希望。大哥,你说这东西金贵吗”

李承乾愣住了,半响才回过味来,站起身来对李泰深施一礼,说道:“受教了,大哥明白你的苦心,我一定会帮助父皇治理好国家,将来让百姓把野菜当成菜肴,而不是主食。”

说完,长叹一口气,有道:“三弟李恪和我说过,他说我心智不如你,以往我还不服气,今天我明白了,你强我太多。”

此时的李承乾还是个一心为国的太子,而不是那个整天嬉戏无度,暴虐无理的太宗嫡长子。

今日第一更,第二更在晚上,谢谢大家的支持

正文第四十七章大闹弘文馆

没过多久时间,李承乾身边的内侍小林子就开始提醒李承乾,到了该去弘文馆的时候了。

小林子本名林远,跟在李承乾身边也有些年头了,小林子这个称呼还是李泰叫出来的,或许是感觉小林子三个字比较上口,李承乾也就学着李泰叫出来了,渐渐的大家也都这么称呼他了

听到小林子的提醒,李承乾心底呻吟一声,起身就要离去,在一脚门里,一脚门外的时候,忽然回过头来对李泰说道:“四弟,你有多久没去弘文馆了”

“这个。”李泰只去过一次,还是认路去了,让他怎么好意思说出口:“你管那么多做什么,赶紧去弘文馆读你的书好了。”

李承乾嘿嘿一笑:“你也和我一起去吧,多读点书有好处,就当散心了,顺便体验下我的痛苦。”

李泰不想去弘文馆,又架不住李承乾的死磨硬泡,加上长孙皇后不在,也实在没什么可做的,叫上文昊、文宣两个内侍,跟随李承乾出了梧桐苑。

一路走来,春风拂面,绿草茵茵,深红色古朴的宫墙,深青色砖石铺就的路面,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宫女垂首静立在路边。以至于李泰流连于景色之中,招来李承乾连串的催促。

“快走,快走,迟了会挨先生的板子的”看来李承乾不止一次被戒尺责罚过。

从广运门出东宫,沿着宫城外墙向西走,从长乐门进太极宫,再穿过恭礼门就能看到门下省了,唐朝的弘文馆就设立在门下省的东面。

李泰二人来到弘文馆已经晚了,琅琅的读书声飘荡在这座古朴院落的上空。弘文馆学士的人数不定,六品以上称学士,六品以下称直学士,是李世民用来招募天下有才之人的,也顺便教授下公卿大夫子弟,也就是说全是高官家的孩子,三品以上才能来这里读书。李泰和李承乾算是这里最高的高官子弟了。

二人把臂进屋,引起了这些勋贵子弟的好奇,他们都认识太子李承乾,对久居宫苑内,不出来走动的李泰却是全然陌生的。有聪明的,看到李泰和太子之间的亲密样,对李泰的身份也就猜个不离十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