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再创大汉 > 分节阅读 57

分节阅读 57(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北海有很多官员,因为被民论会的平民批评,导致查出自己的失职或疏忽而丢官,令他们的压力很大。他们做事都谨言慎行,三思熟虑,生怕被民论会批评。 其实有很多人想辞官不干,但海琳将北海官员的薪俸提高三倍后,他们便乖乖地不作声干活了。如果说有官员被罢免或降职,绝大部分都是先由民论会批评,再接受调查,最后才被处罚的。它正好充当着监察的角色,有了它,大部分的当官的人,都不敢越轨,正正经经做好本份。

民论会在不知不觉间,引导着北海政策的走向。“主席,大会。长浪城有很多居民,他们很想转做商船贸易,但买不起商船。下官要求太守大人可以拨出一些船,让这些居民可以赚到第一桶金”“主席。大会。北海现在很少人出海捕鱼,导致北海的鱼价过高。下官希望太守大人和冯大人能够注视这个问题”有很多浪思和海琳平时不知道的事,都可以透过民论会了解,并及时进行适当的对策。

一些很微少的事,海琳就会交给北海内务官许靖处理。而许靖的作法很简单,就是在民论会提出他的想法,在大多数人支持下,就正式实行。民论会的讨论令许靖填补了很多实施上的漏洞,也令平民百姓了解许靖的想法,他的意思,施政的理念等等。这方面令平民和官员多了沟通,官民关系越来越近,施政越来越方便,令双方都有得益。

一些牵涉较大的民生和政策,就由海琳出马了。民论会首先通过一些提议,然后由海琳认为可行兼有利于大多数人,随即制订实质的运作方式,再由海琳找浪思批准。其实绝大多数由海琳向浪思提出的意见,浪思都会通过的。其中最主要原因是海琳的锲而不舍,不辞劳苦的向浪思游说,争辩,理论,坚持,到最后浪思斗不过她的耐性,无奈的同意了。举个例子吧,上次民论会希望老人家和小孩子,可以免费到金花蝶舞会看表演,海琳就和浪思争论了三天。

“大哥,很多老人和小孩子都想到舞会看演出。但他们负担不起门票,他们希望大哥想办法让他们免费进场。”“小琳,现在北海虽然赚钱,但也不能如此挥霍,很多预算都拿去扩军,实在拿不出钱来了。”“大哥,那些老人家为了北海,付出了一生的时间和努力,我们很应该让他们得到多些欢乐。”“小琳,程将军一定不会批准这项花钱的提议的。”“大哥,其实让他们免费进场不是太困难,我们可以找周夫人商议,用一个较便宜的价钱就可以了。”“大哥,百姓们都想他们的父母,可以在舞会打发时间,比起呆坐家中有意义得多。”“大哥”“好了好了,小琳,我们明天再讨论这个问题吧。”浪思被海琳缠得没办法,便推说明天再谈,好让海琳知难而退。

很可惜,第二天一大早,海琳就来到太守府等待他。“大哥,我们谈谈昨天的事吧。其实让那些它人家和小孩免费进场,有很多好处”对于海琳的疲劳轰炸,浪思一点办法都没有,最后便说。 “小琳,我觉得这个建议不好,就这样决定吧。”“大哥,还是多考虑一会吧。老人家和小孩得到欢乐,令正在辛勤工作的平民,没有后顾之忧,令他们工作效率提升,对北海实是百利而无一害,况且。”浪思开始感受到海琳的死缠难打,不到黄河不死心的坚持。在两人吵了一天后,浪思又推说。 “今天天香身体有点不适,我回去她房中看看她,明天再谈吧。”

第三天,浪思在天未光就溜到军营去了,让海琳在太守府中找不着他而知难而退。很可惜,他仍然低估了海琳的耐性,浪思在天黑时才回到太守府时,海琳仍然在府中等待他。“大哥,我们继续说说这件事吧。我已经和舞会说好了,舞会答应了,只要长浪军每天给它们五十万两银子,就能够做到民论会的希望。五十万两并不多,可以提升百姓的工作士气之余,也令舞会收容多些孤儿,还有”浪思十分佩服海琳的毅力,对同一件事上如此执着,没有因为自己拒绝而放弃。不过要花五十万两一年,实在贵了一点,所以浪思仍然只好拒绝,借口今天操练士兵太累,说明天给她一个答覆。

第四天,海琳又是一大早到了太守府,想再次游说浪思。浪思看到海琳双眼显出疲惫神色,想必又整夜去想如何说服自己。对于这个二十岁少女来说,她的恒心实在无比强烈,即使她如此疲累,但仍然没有放弃,浪思看着大是怜惜。海琳还未开口,说出她想了一整夜的说词,浪思便开口说。 “好了,小琳,就照你所说的话去做吧。”

海琳神色一喜,面上疲劳的神色一扫而光,正奇怪着为何浪思会改变得这么快。很快,她从浪思关怀的眼中,读到浪思所想的事。她明白,浪思并不是对这个提议感兴趣,只是体恤自己,不想自己再如此辛劳罢了。她心中暗暗感激着浪思,随后,她便去发布命令了。

这样的事,经常发生在浪思和海琳之间。 很多时候,浪思并不是因为有爱民如子之心,也不是同意海琳的提议,只是抵受不住海琳的纠缠,忍受不住她永不放弃的精神,而向她作出妥协。

民论会是海琳一手创立,它是得到海琳的支持,才能得面继续运作,发挥它的功用。在这儿,没有人因失言而被罚,也没有人因拍马屁而得到上位者的欣赏,这儿可以提出评击任何人,包括林浪思和冯海琳。

占领了徐州后,海琳也给予适当数量席位给徐州的平民。那些被推选出来的人,初时并不习惯这种讨论模式。要指出当官的错误,简直是他们不敢想像的,更何况要批评那些当权者在他们第一天来到民论会时,就参与了令他们极之震撼的话题。

“主席。大会。下官某甲,下官对丁统帅这次徐州作战表现感到失望。丁统帅维护友军撤退,其义气实在可敬,但他置六万北海军安危于不顾,实在没有资格当统帅。当时白马军应该立刻撤回北海,并集中兵力去援救孙将军的部下。丁统帅做法令人不敢认同。下官建议将丁统帅撤职查办”

那些从徐州来的平民吃了一惊,倒不是因为丁长生拯救徐州军的决定,而是有人这么直接批评丁长生。要知道他是一军统帅,手上有十多万大军,而且是太守大人的兄弟,竟然有人够胆说他的决定有错甚至要求将他撤职查办这人定是吃了豹子胆了。要是在其他地方,说出这样的话,可能已经被杀了,不知道还会不会连累家人。

但眼前这些民论会成员,好像觉得没有什么特别,而且还兴高采烈的讨论下去。“主席。大会。下官某乙,下官反对某甲的说法。当时我们不在徐州,不能对丁统帅的决定作出评定。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既然林公爷将白马军交给丁统帅,自然相信他的决定”“主席。大会。下官某丙,下官认为某甲的说法有道理。若不是邱家愿意捐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