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万王之王楚庄王 > 分节阅读 54

分节阅读 5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被战,当者披靡,功业不可谓不高。然郑是四战之地,四面皆是大国诸侯,且又无法保证每战都有所得、增土益地,结果反而形成同时与四周诸国对耗国力,现在已落得只能屈从于晋楚二强间,来回周旋,以求保命。今天之晋,东有齐,西又秦,南有楚,皆为大国,又都有王霸之志。晋国处于风口浪尖,既不敢直接取周而代之,又不能与周边各国每战都增广土地,现在仍强不过是中原久已开发、其民口众多而已。周围各国身处边缘,无须四面而战,日后民口若还大增,晋国之优势又岂能长存”

第一卷碧血痴心 第 七 回 惊魂屡现莲花村三

王孙满心中虽有些不以为然,但见这小童言词侃侃,对其父亲所言似极是推崇相信,便如金科玉律、不容怀疑一般,心中也自好笑,便道:“身处边缘,远离王京,乃是贫瘠之土,又怎么会有这么多好处依你爹爹所说,岂非初封时,先王反而更照顾异姓诸侯”

屈元摇头道:“我当初也问过爹爹,但爹爹说凡事有好有坏,很多事难说一定。当初武王首封,功臣封得最大最好,皆得封临近王京之国,民多地富,国家也大。然而至今,却只有稍微边远一些的齐国本来就比较大,别的大国都不是初封时的大国。这其实倒也并非是原来的那些封国小了,只不过若封于外围,日后便易于向周围蛮夷征战扩地。边远国家周围之部落多为乌合之众,虽然也往往极勇捍,终不能长久与曾受分封、组织严密的国家相耗。可是若是中间之国四出征战,一来对方也是中原之国,彼此熟悉战法,难以得逞,另一方面也易引起列国干预,得不偿失。是以中原列国多是守土,而齐燕秦楚晋等国却屡屡开疆。原来各国国土虽相差不大,现在周围之国生存下来的,却都已是扩地十倍有余。他们现在立国已久,开发也渐久,人口渐渐滋生,日后其富庶强大,只怕还会在中原腹心诸国之上。”

王孙满道:“照小兄弟所言,这齐燕秦楚晋等国的扩张之势,似不可阻了。想当年齐桓公首霸,用兵天下,那是何等的威风当时看去,简直就象是立刻便将一统天下,不可遏制。可是现在,齐国却又何以会大大中衰”

那小童笑道:“齐桓争霸,过分为名。本来齐国虽然地处外围,但姜太公乃兴周第一功臣,所封怎么会差其地开发已久,又有海盐之利,很早便是富庶之国;齐得以首霸,亦是意料之中。可是齐驱逐北狄,为燕复国,结果因为二君相惜,燕君不小心送出国境,于是齐桓公为显慷慨之风,便将燕君所至数十里齐地尽赠于燕。后来召鲁国相会,被鲁将曹沫劫持,被逼答应割地后回国,又果然守信割地相让。再后来大合诸侯,以苞茅小贡为辞要伐楚国,却又不敢问楚僭号称王之大事,避免真正大战。那次齐虽然得了些名,却没得到丝毫实利,也就是多得了几捆茅草而已。而楚国实力不但丝毫未被削弱,其王号反而得到了默许。这样来说,齐虽富庶,但争霸多年,经常需要与别国对拼国力,却始终不能从别人战败后得取利益,以作补偿。这样过分劳民伤财,便再富也经不起啊。因此齐虽然有地利,却因战略不当,过分为名而不攫实利,结果实际上将自己弄得跟中原郑国一样,终于在齐桓管仲等谢世后中衰至今。”

王孙满道:“那如秦之国,既有地利,又有战略;其多伐中原,每战也多有所得。秦穆公称霸多年,更是有声有色。可现在秦国却又何以萎靡不振”那小童道:“爹爹说,一国之强,有天时,有地利,有人和。秦穆公称霸,乃是合这三点,其身后便寂寂无声,也是因为这其中的两点颓废。当初秦穆公立足西陲,自然占了地利。其称霸之时,齐桓已老,霸业已衰,又是天时。更重要的是,其得到了百里奚、弿叔、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等大批贤良辅助,是以人和也是尽占,终于称霸西戎。然终秦穆公一世,霸业虽强,可惜因通往中原的必经之地崤山被晋把持,军队难出,是以地利先就折损了一半,其霸业也多局限于西戎一地,未能实质影响到中原。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秦穆公死时强迫大批朝臣殉葬,其中甚至有秦国三位贤臣三良在内。此事大大寒了天下才士之心,其霸业自然难以为继。”

王孙满又道:“那说起来楚国地广兵强,然则却何以至今未霸”说到楚国,那小童忽然微露迷惘之色,喃喃道:“父亲曾为我等解天下之大势,于别国都大加辩讨,论辩百出,却为何只于楚国没有多作探讨,总只一带而过”

他忽然道:“王大哥,你游历甚多。你说,我姓屈,是不是说我祖上可能是楚人后裔”王孙满想了想,道:“是有这么一说,但也不一定。这天下姓氏交叉无数,又哪里就一定能作得准”忽又道:“不知令尊是何名姓族支何来说不定也能上溯一些,看看渊源。”屈元道:“我父亲叫屈明德,好象是从齐国移居过来的。但再往上,就不知道了。”

王孙满默念了几声,但觉“屈明德”这名字似完全没有听说过。他知道楚国姓氏中屈、景、昭等好多的姓氏,皆是楚国王姓之后,国中这些姓都是大姓,官员亦多出于这些姓氏。几百年来,各国都是无数宗族移居他国,分别仕进,是以各姓各氏都是遍天下。若再加上许多人改姓交叉,就更是复杂。是以有屈氏之人居于齐国,又移居郑国,实在并非奇事。因此,如果光从这来看,可说完全看不出什么来。若要真正探源的话,只怕还是得请教屈老爷,或许才有点眉目。

王孙满想了几想,忽然心头一动,故意笑道:“令尊虽然没有多论楚国,我们两个还不是可以略作探讨比如说先前,我在周都也曾偶尔与人论及此事。当时有人认为以为楚之未能霸于中原,其主要原因乃是因为楚人与秦人一样未习王化,不得中原诸侯相认。”

屈元奇道:“爹爹说楚人亦是周初封之国,还说其王化已久,衣裳教化皆与中原无异,那人怎说未袭王化”王孙满道:“那人是如此说,我亦有些不以为然不过你对楚人为何未能称霸,有何看法”屈元想了想,呐呐道:“爹爹没说。”王孙满笑道:“没关系,我们就是在这里随便说说,反正又不会让别人听见笑话。”说着紧紧盯着他面容。

屈元听他不会笑话自己,登时胆气一壮,想了想,道:“我觉得楚国虽然尚未称霸,但其实小霸已久,假以时日,亦会有大成之日。便说现在,当今诸侯间,只有楚国敢于称王,虽然也是占了地远之利,但国势不强的话,也是绝不可能。其称王之际,江汉诸国皆曾遣使相贺,后来齐桓公伐楚,也故意对此大事视而不见,等于默认。后来楚虽曾在城濮之战中大败于晋,但实力并未深损。况且这许多年来,其地越来越广,民众也渐渐繁衍增多,日后天下第一民口大国,肯定不会再是晋。当今天下皆苦于民口不足,民口多,则国力大,那时自然其力大强,韧力最深。那个时候,只需一二英明之主当政,争霸之事只是时日问题。”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