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万王之王楚庄王 > 分节阅读 53

分节阅读 5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惭愧,似乎觉得自己这等世家,为锻炼子孙而坚持下来的冠剑远游之礼,只怕也有些流于刻意模仿;论其效果,恐怕未必能完全复现出普通人家小孩,成年累月摸打滚爬的真正神韵。看着看着,王孙满忽然又觉出一样奇事:原来那小童的坐姿,居然还很象是一种能让人长久不怠的武功坐姿。

第一卷碧血痴心 第 七 回 惊魂屡现莲花村二

一直等到金乌将坠,红霞乱飞,那小童才终于收好书卷,招呼牛群归队。王孙满再也等不及,慢慢走将出来笑道:“小哥请了。小哥还在此地,那真是好极了。在下贪游景致,乐而忘返,不知可否在贵府借宿一宿”

那小童见他还没走,微微一奇,但随即道:“贵客驻足,不胜荣幸,岂有不可之理客人稍待,我喊几声,让家人们先准备一下。”说着三两下爬上一棵大树之巅,朝说远不远处的一座朱漆大门、红墙绿瓦的庄院喊了几声。那里顿时有人声隐约相应,大致都是少爷吩咐有人要借宿,好好准备招待之类的话。王孙满看在眼里,听得明白,心下更是感慨。

那小童一溜烟下来,似乎下来得急了些,书卷啪地一下掉了下来,幸好被王孙满一手接住。王孙满瞟了一眼,见那文甚是熟悉,似乎就是自己小时候念过的国策中的一篇,心下更是一动。

要知那国策一书,乃是纵论天下列国大势,教人如何看清各国利所在、如何利用,以求国势平稳的一部书。这种本事,对于自己这等通使世家来说,自然可说是看家本领之一。也因为如此,自己直到现在,都还能勉强记得出原文来。但这小童身处山野,却习此道,莫非也是有意仕进么若是有意,自己岂能不把他父子双贤给抢先拉到周王庭来当年秦穆公因百里奚之谏,得蹇叔父子三人,一相二将,称霸西戎,天下敬畏。如今衰周若能多得豪杰,就算中兴周天子威望实在无望,但起码也可以令周室比现在安全些、有尊严些吧

王孙满心念电转,立刻自报名姓,道:“在下本姓王孙,单名一个满字,但亦有人觉我姓王。小哥随意称呼便是。不知小哥姓甚姓屈名何”那小童伸手接过书卷,眨了眨眼睛,笑道:“我在下我姓屈名元。”他年纪太小,似对“在下”之类的大人称呼还很不习惯。王孙满笑道:“原来是屈兄弟。在下游览时,已随口问过屈兄弟的几位同伴,得知屈兄弟之家是本地的大富之家。可屈兄弟既是富室,不知何以还牧牛马之属,不能专心学业”

屈元望了望那渐渐聚集起来的牛群,忽然如背诵一般,朗朗道:“天下以农为本,而农以牛为本,炎帝甚还以牛首为首,力戒后人当重农重牛。况且当年百里奚以牧牛拜相,伯乐以相马而相人,皆是名动天下,岂可以牧养牛马为贱役当今天下,牛更已被称为文兽,乃是兽中之君子,其沉稳、忍耐、善良、奋发、坚韧等等,哪一样不是应为世人所模仿所叹服我之牧牛,一来是体验艰辛,知粮米不易,发家之难,二来亦可潜移默化,自文牛处得其君子之风感染。客人周都,怎会不知此道”

王孙满微微含笑,道:“看来令尊和令先生真是高瞻远瞩,目光深远。”要知几十年前,洛阳有王子颓爱牛逾命,称牛为“文兽”。其家中蓄牛千百,皆批以文绣,饲以膏梁美谷之属。便是出行,也必以牛代马,巍峨壮观,用以夸耀时人。但凡名流有其所好,下面之人必然争相推崇。王子颓本来地位尊崇,如此喜好,自然带动了整个周都的人。一时之间,无数富户也都竞相比拼尊牛,天下贩牛至周之人,大多获厚利。当年的弦高,亦是因贩牛至周,才意外发现秦军要偷袭郑的。后来王子颓虽因牛亡命,但此尊牛之风,毕竟消褪尚慢。此等之事,虽然可能人人知晓,但一个小童,却是绝不可能把文兽之德说得如此顺畅文气。因此,王孙满也就直言,大敬屈元之父之师。

屈元慢慢道:“王大哥说的不错,这是拜我先生所训的。爹爹常叹当年家里太贫,亏待了我的童年,现在家富了之后,想要尽量补回来,是以从来都舍不得要我做什么事的。这牧牛之事,是我得先生所训,萌发所想,先生又请于爹爹,才得准的。”

王孙满点了点头,暗道:“原来是新富之家,怪不得还没忘了艰苦传统。”他心念电转,更想先和小童多多攀谈,以在其被其父告诫之前,就尽可能多地知道些他们的事。否则的话,若是到时候自己表明真实来意,他父亲如果本来就特别想仕进,或者本来就特别不想仕进,便可能会故意夸耀什么或者掩藏什么。那样的话,自己就不易看清楚他们的真实才华了。王孙满想到这里,便又道:“小哥今天读书许久,不知是否已能背颂”那小童见群牛还没完全归队伍,眼前既有人来帮忙检验自己是不是能背,便想了想,道:“似乎是能,让我试试。”

那小童背了一会,果然基本上背了出来,却也有几十个字模糊不清。王孙满笑道:“小哥果然记忆力不错。在下久闻多数先生都是以书读千遍,其义自现来教人的,不知道小哥现在已多少遍了可已明白了这其中的意义”

那小童脸上微红,道:“现在也没读几遍。或许明白了一点罢。”王孙满目光闪动,微微笑道:“当年有传说,说姜太公会保周之社稷八百零八年。但周之太史又曾占卜,却卜得周有世三十,有年七百。你觉得哪样更可信呢”

这题目其实乃是一个极难、或者说根本就是故意刁难人的题目,本没有什么一定的答案。王孙满提了出来,自然也是根本就没指望他回答什么,而主要是想看看这小孩面对疑难时的基本反应和态度。这原因自是依当年父亲所训,要选拔做大事的人才,最重要的往往是此人的基本毅力、智力和处世方法,而并非看其现在是否在做该行、做到什么程度。那小童一听,却是满脸疑惑:“既然你也知道他们只是传说和占卜,那又为什么要去认真呢”

王孙满一怔,想了想,道:“这等传说和鬼神之事,虽是不可全信,但亦不可不信。当年晋献公嫁女伯姬于秦时,曾令太史占卜,卜词甚佳,有世为甥舅,三定吾君之语,后来果然一一如卜之言。十几年前秦三帅图谋袭郑,晋有太史卜曰有鼠西来,越我垣墙;我有巨梃,一击三伤之语,后来秦军果然三败于晋。如此准确,怎能说不应认真对待”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