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一品江山 > 分节阅读 390

分节阅读 39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年关少有奏事呢。”看出他的心思,胡言兑笑道:“多的时候,十几盒子也是有的。”

“那就开始念吧”赵宗绩咽咽唾沫,心说早知就不吃这么咸了。

胡言兑笑笑道:“其余五个不用看,只看第一个盒子便可。”

赵宗绩知道,这是官家在指导自己练习政务,自然有疑必问道:“这是为何”

“百官的奏章有两种封装方法,一种是实封,一种是通封。凡事涉机密者,如急事、狱案、灾难、或臣僚对中枢命令有异议,或奉旨等用实封,其余用通封。”胡言兑详细介绍道:“实封的应当第一时间看,通封的可先交殿学士预览,由其择要事禀报,然后下给两府,待其处理后再送回来,由陛下决定可否即可。”

“老胡,你这是误人子弟,”赵祯一直安静的听着,此时却开口道:“寡人也不是一直这样的。”

“是老奴糊涂了,”胡言兑陪笑道:“官家当年的确废寝忘食,事必亲躬。”

“当时寡人以太宗皇帝为楷模,每日都要视朝,退朝后则夜以继日的批阅奏章,一应所呈全都亲自过目。”赵祯自嘲的笑道:“结果不到一年就差点累死”

赵宗绩知道,官家说的是景佑元年八月那次昏厥,人事不知长达数天。开封城里鸡飞狗跳。若非魏国大长公主推荐了一位胆大包天的神医,给他在心口位置来了一针,赵祯能否醒过来都是问题。

“但寡人并不后悔,大宋朝太大了,事情太多了。你没有这样一段时间的勤理政事。是没法全面认识国事。更别说提纲挈领,分别主次了。”赵祯缓缓道:“当皇帝其实是天下顶顶辛苦的活计,因为这天下所有人都在算计你。一刻偷懒,大臣们便会欺上瞒下、蒙混过关。结果百姓遭殃、朝廷受害,皇帝也就成了昏君。”

赵宗绩又咽了下口水,这种话题他只能默默的听着,不管说什么都是非分了。

“幼时观史书时,总觉着史上那些昏君真是笨的可以。任由大臣愚弄。”赵祯却一反常态的打开话匣道:“但亲政后才知道,其实很多时候,不是皇帝笨,而是大臣太聪明。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想要保持英明、不被愚弄,实在是太难了。”

“比如这批奏章,就大有学问。”赵祯面露苦涩道:“当年我年少气盛,想效仿太宗皇帝励精图治,一振国家颓势。然而太后垂帘多年。奉行无为而治,导致两府大权在握,因循少事,见我事事过问,乾纲独断。自然心中不爽,你知道他们怎么对付我么”

赵宗绩虽然猜到了,却依旧摇头。

“就是用奏章淹了我。”赵祯自嘲的笑道:“起初,银台司每日进呈的奏章不过一二百份。寡人亲政后,却激增到一千多份可笑我以为是自己的诚意打动了百官。因此人人言事呢,后来才知道,这是几位宰相授意的结果,目的就是吓住我。我当时不信邪,便日以继夜的看,但还是昨天的没看完,今天的又来了,结果把自己活活累倒了。”

“结果相公们得逞了”赵宗绩难以置信道。

“虽然不想承认,但确实如此。”赵祯苦笑道:“不过这也没什么好丢人的,人家那边是百官,我这边却只有孤家寡人,又不过是中人之姿,不管斗智还是斗力,都有所不逮。每每这种时候,寡人便能理解古代的皇帝为何倚重外戚、宦官,跟老奸巨猾、人多势众的士大夫斗,实在太需要帮手了”

“但是倚重他们的风险太大了,大宋朝好容易才将他们排除在权利之外,决不允许出现外戚、后宫、宦官、武将干政,此皆乃亡国之因也,”赵祯沉声道:“所以还得找文官帮忙,因为他们的危害最小。”

赵宗绩听着有些头大,心说斗不过文官,还要找文官帮忙

“一是制衡,此乃我大宋官员体系之精髓所在,无处不制衡,便无处可擅权。你得让大臣对立起来,他们才没法合起伙来欺瞒你。”赵祯毫不遮掩道:“所以在皇帝的眼里,大臣不该有忠奸之分。黄河之水浊兮,长江之水清兮,皆可滋养一方,亦能为祸一方。更重要的是,你得让他们没法结党,这样你才不会势孤。”

赵宗绩用心的听着官家的每一个字,这是老皇帝在教自己帝王心术啊

“二就是要选一些有才华又忠心的官员在身边了,祖宗设翰林学士殿学士,是给子孙作机要秘书的。馆选出来后,还得长年观察,只有真正忠心者才可命其入内随侍,以备顾问。”赵祯道:“这么多奏章,你只能先拣出紧要的看,大部分都得他们替你看。”

说了这么多,赵祯有些累了,便呷一口茶,淡淡道:“看看今天有什么要紧事儿吧。”

言兑便把装着实封奏章的匣子打开,不禁一愣道:“今天这么多”

赵祯却毫不意外,微闭上眼睛道:“念”

“王爷,”胡言兑便拿起最上面的一份,拆开封皮,掏出里面的奏本,递到赵宗绩面前,小声道:“那些歌功颂德的废话就别念了,从正经处开始。”

“嗯,”赵宗绩点点头,看了看封面道:“这是天章阁待制胡宗愈的奏章君者口含天宪,言出必践,否则何以威四海、服八方嘉佑四年九月,陛下承诺两年内必立太子,今已期满又三月亦臣虽小臣,大臣不言,自当言之,伏请年内择贤立储,万不可再失信于天地祖宗,臣民百姓”

赵祯的眼睛早睁开了,脸色变得难看起来。

胡言兑赶忙另换了一份,赵宗绩拿起来一念,竟又是请年内立储的奏章。

“哼哼”赵祯竟冷笑起来。

胡言兑再换一份,赵宗绩一念,还是,接连念了十几分,都是如此。

“别念了,看看多少位心怀社稷的忠臣吧。”赵祯话虽如此,却带着浓浓的嘲讽之意。

人便一份份的查看清点。

还没数出来,李宪轻手轻脚走进来,禀报道:“方才皇城司禀报,有天章阁待制胡宗愈等三十三名官员,一起到了登闻鼓院。”

“光上奏章还不够,还想敲鼓”赵祯冷笑道:“寡人怎么没听到鼓声”

“这”李宪笑容怪异道:“登闻鼓院的鼓,今早晨破了,已经送匠作司修了。”

“噗”一旁听着的胡言兑忍俊不禁,赵祯也失声笑道:“绩儿的手下损招不少,不像是陈仲方的主意,多半是那王元泽的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